溆浦县统计局
(2021年7月21日)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1年上半年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主要经济指标 |
上半年完成情况 |
与年初目标 相比 |
|
完成值 (亿元) |
增速(%) |
||
地区生产总值 |
91.9 |
12.3
|
+4.3 |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4.61 |
18.7
|
+13.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14.3
|
+6.3 |
固定资产投资 |
|
20.9
|
+10.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34.1 |
22.2
|
+11.7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4198元 |
10.3
|
+1.8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7677元 |
15.6
|
+5.1 |
1.地区生产总值。上半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9亿元,同比增长12.3%,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10.7个百分点,高于年初目标4.3个百分点。
2.农业生产。上半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28.15亿元,同比增长13.5%。
3.规模以上工业。上半年,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高于年初目标6.3个百分点。
4.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9%,高于年初目标10.4个百分点。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4.1亿元,同比增长22.2%,高于年初目标11.7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
6.地方财政收入。上半年,全县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18.7%,高于年初目标13.2个百分点。
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半年,全县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9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26元,同比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77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36元,同比增长15.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个百分点。
二、主要短板问题
1.基础指标支撑难。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1.9亿元,同比增长12.3%。虽增速较高,但从基础指标来看普遍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下降幅度较大的有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商品房销售面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等指标,分别下降24.7%、30.5%、16.3%、76.4%、23.4%。
2.规模工业发展难。全县工业生产严峻的形势还在持续,9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属于小微企业,没有支柱型和链条型的大中型企业作为支撑点,抗风险能力较弱,增长比较困难。截至目前,全县没有新增1家工业企业入库,而现在已经停产的规模工业达到了7家,这7家企业的同期数比较大,让工业增长背上沉重包袱。
3.项目投资增长难。主要是库存投资项目结构差,对房地产投资依赖程度过大,与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趋势不符;新增项目少,通过多轮努力,符合入库条件的项目都已全部入库,缺少新增项目作为后备补充,无法支撑投资平稳增长。
4.数据质量提升难。质量是统计数据的生命线。国家、省、市各级统计部门十分重视,高度关注,监测严格。但从上半年的平台上报情况看,上级查询多,需要提供佐证材料多。比如商销面,要求统计平台数据与住建部门的网签数据相统一,而我县差距比较大。劳动工资总额涉及的9个行业21家单位,上级要求提供增资凭证,否则不予认定。全县33家商贸企业有19家增长速度都在同一个区间,被省统计局查询,直接影响了评估排名。
三、当前形势
1.从大局看,经济下行的压力不会减。2021年,国内虽然在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中取得重要成效,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经济有足够韧性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激增,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还远未触底。从今年国家公布的统计数据看,虽然增速很高,但两年平均测算,远低于以前年份。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也将继续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风险和挑战。
2.从考核看,经济发展的目标不会低。近年来,省、市将高质量发展列入绩效考核,制订了严格的考核细则,也明确了严格的奖惩机制。从各级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看,增速比较快、要求比较高、任务比较重。此外,随着全面小康的实现,新的一整套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将开始实施,全市奋战开局年的考评、真抓实干的考核等等。各种考核叠加,将经济发展推向了更重要的位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从监测看,数据质量的要求不会降。自2017年4月,国家统计局成立统计执法监督局以来,查处曝光各地统计违法案件20余起,对涉案人员的处理十分严厉。从近两年平台监测情况看,国家、省、市各级统计部门在每个月经济数据上报期,都对平台数据进行实时的严格监测,要求核实、说明、核减的企业比例非常高。去年的统计专项巡视,今年8月份国务院将对湖南开展的统计督察,对统计执法、数据质量都提出了严格要求。这些情况都充分说明,统计数据真实性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4.从县情看,实现增长的困难不会少。近几年,我县主要经济指标运行总体平稳,但由于指标基数较大、增长乏力、后劲不足,加之产业结构极不合理,一产占比居高不下,二产基础比较薄弱,三产总量整体偏小、比重较低、拉动力弱,部分指标质量不高,实现年度目标与提高数据质量的矛盾比较突出,需要各责任部门切实转观念、转方式,全力以赴做实做牢基础工作,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工作建议
1.以大视野转变思想观念。建议各职能部门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谋划意识、发展意识,按照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要求,对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拿出切实可行、具体详细的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把完成经济指标的重心前移,从单纯地抓平台数据上报,向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转变;从机械地分解数据任务,向提前申报、储备项目、挂拍土地,推进项目开工建设转变;从一味地依赖向上对接汇报,向培育“四上”企业、推进产业发展上转变,从源头上夯实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2.下大力气推进产业发展。在农业生产上紧扣溆浦特色,着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在工业生产上,落实领导联系帮扶重点企业制度,稳定现有企业生产,培育支柱企业,新增规模企业,扎实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在刺激消费上,鼓励住宿餐饮业、大型商超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多元化营销活动,特别是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加大促销力度,增加人流商气汇集,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加快线上经济和线下经济的深入融合,进一步拉动商贸发展。
3.花大功夫提升数据质量。坚持一手抓产业发展,一手抓数据质量,多方式全方位夯实数据质量基础。建议各部门从配齐配强分管领导和统计人员入手,加强经济指标统计口径、制度的钻研学习,依法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和档案资料,认真执行联网直报制度,严禁代报、虚报、瞒报、漏报。做到既应报尽报、报实报足、颗粒归仓,又数出有据、匹配合理、真实可靠。
4.用大手笔加快入库步伐。按照“先入库再出数”的原则,把企业和项目入库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不断增强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