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组织引领持续强化,自身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突出政治引领,强化理论武装。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第一议题”制度,以支部集中学习为载体,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引导全体党员紧跟形势学,结合岗位学,联片领导、驻村干部、支部书记讲主题党课128次。学习资料纳入中心组学习的第一议题,围绕“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开展4次专题研讨会。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二是加强党的建设,切实筑牢基层堡垒。逐个对全镇村“两委”班子分析研判,加强对村干部配备指导管理,全力培养35周岁以下村(社区)后备干部。一年来,87名通过统一审查合格、补选上岗村(社区)干部42名,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21名,确保村(社区)两委班子的完整性、年轻化,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更趋合理性。三是弘扬清廉文化,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铁腕”手段拔掉作风建设“软钉子”2023年我镇共收到信访件和问题线索7件,已办结5件,还有2件正在办理中,党纪处理2人。四是坚持多措并举,提升意识形态把控能力。开展中心组理论学习13次,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0余件,在中央省市县各类媒体发出“桥江声音”80余篇。
(二)乡村振兴全面发力,产业经济有效推动。一是产业发展来势喜人。全镇红糖年产量达900吨,年产值1800万元,像蛇湾村“溜之湾”糖坊2023租金收入可为蛇湾村村集体经济净收入增加5万元,提供就业20余人;章池村农业产业园已与企业签订了15年的协议,每年村集体经济带来20余万元;河上坡借鉴独石村柑橘基地成功经验,对标精品化市场路线,发展优新品种,预计收入可达20万元。二是加大产业“带头人”引进扶持。积极开展“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今年来,已落地2个项目,预计投资3.5亿元。目前还有3个项目正在洽谈。三是组织培训增强村级发展经济能力。常态化组织村级培训学习,增长见识、拓宽思维。今年来多次选派村支两委外出参观学习。
(三)民生福祉切实增进,社会事业稳步发展。一是攻坚成果持续升级。现我镇监测对象人口共有124户318人,涉及27个村,其中风险已消除36户93人,风险未消除88户225人。2023年度新纳入监测户24户58人,对监测户“一对一”制定帮扶措施,坚持未消除风险的勤“谋划”勤“落实”,已消除风险的常“回头”常“巩固”,构建组织严密的动态防返贫监测体系。二是民政事业更有温度。精准落实政策,全面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截至十二月,已发放低保金388万元;特困供养待遇243万元;残疾人补助92万元;退役军人优抚金375万元。累计救助临时困难群众28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急难救助金共35.7万余元。三是治理效能更进一步:不断健全依法行政,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全年,处罚野外用火10余人次;开展非法捕捞、毒鱼、电鱼等日常巡查10余次,对不合规垂钓劝导教育30余人次;开展违规建房大清理,对全镇范围内共查处房屋40余栋,对其中20余栋进行立案查处罚。四是党管武装成效明显:2023年完成征兵工作数19人,远超全年任务数。推进“一部一站”建设,作为全县第一批试点单位,实现了入伍到退役、惠兵也用兵的“全链条”服务保障。扎实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利用“八一”、“春节”等节日到辖区部队进行走访慰问。五是退役军人事务妥善处理。完成547名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年审工作,为900余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申办优待证。统筹安排9.8万元对220名退役军人进行“春节慰问”“八一慰问”。常态化关注9名涉军信访人员动态,定期入户走访、做好思想劝解。六是教育职责认真履行。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在第39个教师节召开表彰大会,对29名桥江镇优秀教师进行了表彰。开展“利剑护蕾”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加大对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秩序整治力度,全年组织相关安全隐患排查10余次,开展常态化护学岗执勤及初中毕业会考护考行动,保障校园周边环境安全。
(四)多路并进全力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1.严守安全生产底线。一是强化宣传,提高人民思想认识。深入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家庭组织开展安全知识讲座10余场,在集镇及各村主要路口张贴标语100余副、横幅40余条,利用赶集日及“安全生产月”活动散发资料4000余份,全方位宣传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及案例教训。二是开展隐患排查,消除安全隐患。树牢“隐患就是事故”的安全意识。开展安全生产巡查55次,排查发现安全隐患11起,皆已完成整改 。三是严厉整治违法行为,保证企业不越红线。查处4起违规零售烟花爆竹,对违规商品全部没收;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劝导整治,对406辆骑摩托车未戴头盔行为进行了处罚,查处报废车辆1辆,超载车辆20辆。
2.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成常态化摸排和宣传工作,参与开展反有组织犯罪宣传活动,反间谍法的学习,累计发放宣传资料40余册。累计完成4起非法集资案件受损人的稳控,完成5起新起非法集资的宣传,累计发放非法集资宣传册2000余册。
3.创新信访工作模式。不断深化运用“溆浦经验”制定了《桥江镇村(居)支部书记、党政领导坐班接访制度》,周一至周五每天安排一名党政领导在信访接待室坐班,赶集日增加一名村支部书记,负责接访工作。2023年结办“12345”市长热线案件46件,有效化解了一批涉军、积案、缠访闹访等历史遗留问题,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五)人居环境全面提升,耕地红线坚决守牢
1.乡村面貌持续改善。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一是明确整治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形成整治台账,督促人居环境凸显问题整改。二是开展“周五大清扫”活动,建立长效机制,让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开展农村“问题厕所”排查整改专项行动,争取专项资金11.8万元,对85座“问题厕所”完成了全面整治。2023年全镇完成户厕改建109户,超额完成年度改厕任务。四是开展黄潭村农村人居环境和美乡村示范片创建,改善村容村貌,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扎实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2.生态建设更加和谐。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是加强林长制队伍建设。严格落实“一长四员”制度,完成了林长制办公室“六化”建设,更新全镇护林员网格化管理公示牌40块、村级林长公示牌24块,定期对全镇40名护林员进行培训,增加巡护力度,提高防火效果。二是推进森林防灭火工作。全面管控火源,防范森林火险,深入田间地头和林区开展流动巡查,全年出动宣传车巡查200余次,对违规野外用火劝导教育150余人次。定期组织森林防灭火演练,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今年全镇未发生一起大的森林火灾,确保了广大林农的生命、财产安全。
3.耕地红线牢牢守住。一是打好“粮食安全”保卫战。适度调整水稻播种面积,严格管控区退出水稻种植改种面积345亩。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免费发放玉米种子700kg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全年开展技术推广6次。2023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60560亩,其粮食总产26700吨;油菜播种面积26300亩,预计油菜籽总产3400吨。柑橘种植面积4300亩,甘蔗种植面积1800亩。蔬菜种植面积7000亩。二是强力推进耕地恢复。会同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自然资源所等部门下沉到村组一线,了解地块情况、推进复耕复种,今年,全镇耕地恢复任务数577亩,实际完成646亩,超11.9%。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全镇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二是产业引进思路不够活跃;三是经济发展总量不够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四是各种社会矛盾依然部分存在;五是干部思想建设仍然不足。面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全力解决。
三、2024年工作打算
(一)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奋斗合力。一是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强化班子担当作为,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政治能力建设带动履职能力提升。深入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调动班子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二是统筹党员干部管理。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三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工作制度,加强了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廉洁自律意识,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筑牢防腐拒腐防线,以“铁腕”手段拔掉作风建设“软钉子”,全面提升干部队伍形象。
(二)狠抓乡村振兴,推进产业发展。坚持以“十六字”为指导,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群众富裕富足。一是做强支柱产业。加大红糖产业的生产科技研发和资金投入力度,扶持种植、加工一体化龙头企业,由特色产业原产地资源优势向产业融合发展优势大转变。二是推进潜力产业。加大对章池村反季大棚蔬菜种植产业扶持力度,持续跟进大棚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和配套冷链冻库建设。三是强化招商引资的意识和力度。对有在本镇投资创业意愿的企业家做好跟进服务,争取在谈的牛蛙养殖饲料厂、冷冻库项目、纸箱厂、牛交易市场等项目早日谈妥落地,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加快乡村提质,提升民生“三感”。一是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算好经济账,聚焦补短板、强弱项,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持续用力提高镇、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二是继续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督促群众进行房屋“八整洁”自查自纠,进一步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三是继续发展社会事业。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学生防溺水、森林防灭火、耕地恢复等专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