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背景:什么是“一件事一次办”
“一件事”是指企业、群众需办理的一个事项,既可以是单独的“一件事情”,也可以是需到多个部门办理或多件相关的“事”“一揽子事”,经过梳理整合、流程再造后,变成企业、群众眼中或窗口统一办理的“一件事”;
“一次办”是指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办好,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2019年4月9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及首批100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目录表,标志着湖南省正式启动“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溆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市政府要求,加强调度协调,锐意改革进取,扎实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落地落实,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实施2年多来,溆浦县“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成果丰硕。2019年,溆浦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经验被市政府在全市推荐。2020年,政务服务指标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全省第8,全市第1。2021年,各项工作又实现了新的突破。
一、企业开办审批改革进展
按照“一窗受理、一单告知、一表申报、一站办结”要求,完成企业开办营业执照、公章刻制、发票申领、银行开户导办、社会保险登记、失业保险登记、工伤保险登记、劳动用工备案、医疗保险登记、住房公积金登记10个环节“一窗通办”。特别是从今年11月以来,全面实行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公章,预计每年可为各类市场主体降低审批成本30万元以上。
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进展
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专区,开设“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和公共设施报装6个综合受理窗口,将住建局、发改局、自然资源局行政审批股室和环保、林业、水利、城管、财政等部门审批窗口整体入驻。制定出台《项目预审办法》、《并联审批操作办法》、《联合验收实施细则》、《市政报装服务运行规则》、《规范中介服务措施》、《帮代办服务实施细则》等配套制度,开展重点项目全程“帮代办”,在全市率先实现全过程数据共享和全流程“不见面”审批,审批时限平均提速50%以上。今年1至10月,工改审批平台完成立项审批(备案)106件、规划许可22件、施工许可26件、市政公用服务报装18件,联合验收4件,办件量和办件质量稳居全市第一。2020年在怀化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综合考评中排名第1,获评全省先进单位。
三、不动产登记审批改革进
推进“五个一”改革,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便利度。一是整合职能一站办结,真正实现“一窗受理、一站办结”;二是压缩时限一次办好,“一般登记”法定办结时限30个工作日缩短至仅5个工作日,“抵押登记”缩短至3个工作日,“查封与注销登记”当日办结;三是精简材料一单告知,对于没有法律依据的所有盖章、证明、备案、告知、确认等一律取消,对法律没有明确要求的前置条件全部清理,优化工作流,材料从原来的8项,精减为现在3项。四是优化服务一流标准,规范仪容仪表、文明用语、开展主动上门服务;五是强化支撑一网通办,在全市率先安装了自用服务器,增强数据存储调取能力,办理登记电子组卷提速达30%以上。打通不动产登记平台与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层级“一网通办”。
四、社保登记转接服务改革进展
在全省率先引进开发了“柜员制”服务平台,开展社保、企保、居保跨系统业务整合,实现了“一个窗口”能办部门所有业务。全面压减办事材料,提速办理实现,办理社会保险转接实现“零材料”申报,办理时限从过去几周到目前的即来即办,最多跑一次。
五、其他方面
2021年,溆浦县在全市县级第一个引进身份证补办自助申报机,实行24小时自助服务,群众任何时间都可以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
2021年,全县继续巩固深化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先后举办乡村政务服务人员、系统操作员集中培训29期,培训1100人次,授权村级公共服务事项96项,全面推行生育证、老年证、临时救助、高龄补贴、生存认证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事项“网上办、就近办”。今年以来全县乡村两级网上办件量24万件,在全市领先。
六、下段打算
2022年,我县将坚持以“马上办”的态度、“办上马”的水平,深化拓展“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工作成果,助力“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和高质量发展。一是从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上发力,让“一件事一次办”品牌深入人心。持续抓好县级三批296件“事”落地实施,加大“一件事一次办”小程序推广应用,实现更多事项“掌上办”“指尖办”,争创一流营商环境。二是从健全完善县乡村政务服务体系上发力,以“城乡通办”助力“跨省通办”。高质高效完成政务服务“三化”改革,扩容政务服务“城乡通办”“全程网办”“乡村代办”服务清单,实现县乡村一网通办,助力“跨省通办。三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上发力,不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大对接攻关力度,实现政务服务数据通、业务通、信息通,着力实现证照文(批文)办理结果电子化。继续加强“互联网+监管”平台和“好差评”系统应用,发挥“红黄牌”预警纠错功能,强化个案监管和追责问责,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时效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