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位女中央委员,被誉为“我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就是“中国无产阶级永远的爱人”,一生致力于“为女界大放光明”的向警予。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出生在湘西(湖南溆浦县)一个富裕、开化的家庭里。1912年,她以优秀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两年后转入周南女校并将名字改为向警予,表示对封建势力的高度警惕和反抗。在这里,向警予认识了蔡畅,并通过她结识了蔡和森和毛泽东。
1916年夏,向警予从周南女校毕业,回溆浦创办男女兼收的新型学校——溆浦女校,以“自治心,公共心”为校训,重视新思想的传播,尊重学生个性,反对“驰骤之若牛马”的奴向。
1919年秋,向警予加入毛泽东等人创办的新民学会,成为最早的女会员。同年10月,向警予与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成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
1919年12月,向警予和蔡和森一起启程赴法勤工俭学,志同道合的两人爱情愈加浓烈。1920年6月,这对恋人在蒙达尼举行了简朴的婚礼,他们的自由结合被称为“向蔡同盟”,轰动一时。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同时,向警予、蔡和森也积极联合留法的周恩来、赵世炎等人,一起筹建起中国共产党旅欧的早期组织,领导妇女运动和革命事业。向警予领导成立的妇女解放协会会员达30万人,汹涌澎湃的妇女解放运动,成为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革命运动中的一支生力军。
向警予有一对儿女,长女蔡妮和儿子蔡博,但为了革命,她只能忍痛将儿女送到湖南老家托亲戚照顾。1927年3月,向警予回到湖南长沙,看望多年不见的一双儿女,照了一张全家福。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成为向警予与儿女最后的也是唯一的一张合影……
两天后,她再次离家奔赴武汉工作。在白色恐怖笼罩下,很多革命志士都牺牲在国民党的屠刀下。中共中央三次命令向警予尽快撤离,但她都拒绝了。她说:现在是党最困难的时候,组织上和工人群众的联系几乎中断,多留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绝不能让工人群众失望,绝不能向敌人示弱。
1928年3月20日,由于叛徒出卖,向警予被捕,面对敌人的严讯逼供,向警予始终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在同敌人斗争的同时,向警予也常常想起自己的孩子。向警予曾给儿女留下儿歌:“小宝宝,小宝宝,妈妈忘不了,希望你像小鸟一样在自由的天空飞翔”。为了天下的儿女都能生活在平等自由的社会里,向警予抛下个人的幸福用一生追求着理想与光明。
1928年5月1日,向警予被杀害于余记里空坪刑场,年仅33岁。多年后,毛泽东在跟埃德加 斯诺追溯这段历史时明确指出:向警予是我们党唯一的女创始人。
为党的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牺牲一切是向警予铭刻进生命的誓言,她生命的印迹刻在大地上,她精神的光芒写在苍穹间,永远激励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