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党史学习教育 > 学习动态

【致敬百年•党史天天播】曾武: 陈赓护卫金沙江皎平渡口

发布时间: 2021-12-28 10:13信息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讲述者溆浦银珍水电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曾武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的丰功伟绩,这里是溆浦人民广播电台FM104.7溆浦之声《党史天天播》栏目,我是主持人舒秦。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溆浦银珍水电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曾武同志来到我们录音间,为大家讲述党史故事。曾书记您好!

曾武: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党史天天播,今天我来讲,我是曾武。新中国十位开国大将之一的陈赓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13岁的他就入伍参军。1922年12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踏上了革命道路。他一生身经百战,智勇双全,具有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是的长征路上陈赓护卫金沙江皎平渡口的故事。

1935年4月底,中央红军为渡过金沙江,摆脱敌人追击,命令干部团迅速抢占云南省元谋县和四川省会理县之间的皎平渡口。为快速抢占渡口,干部团分成了先遣营和后梯队。 先遣营由干部团第三营组成,在团政委宋任穷的带领下充当先锋,前去控制皎平渡口;后梯队由干部团的主力组成,在团长陈赓的带领下,负责保卫红军大部队渡江。这是长征以来陈赓领导干部团进行的第一次独立作战。

先遣营不负使命,火速赶到皎平渡,控制了渡口和渡船。很快,陈赓率领主力也赶到了渡口。在他的指挥下,干部团出动了一个排,乘坐仅有的两条小船,渡过金沙江,成功抢占了北岸的滩头阵地。

由于金沙江水流湍急,不能徒步涉水,也无法架桥,于是陈赓就命人在沿岸仔细搜寻渡江船只。经过一番搜寻,我军共掌握了7只小船。由于金沙江的龙街渡和洪门渡不具备渡江的条件,军委最终决定红军全部于皎平渡过江。这样一来,陈赓承担的护卫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红军要想顺利渡江,必须提防北岸敌人奔袭。陈赓在控制住皎平渡后,便率领两个营的兵力,赶赴前方的通安州小城进行阻击。陈赓部队走的山路崎岖,其中还有一段很长的悬崖峭壁,掉下去就会粉身碎骨。部队快到达山顶时发现了一股敌军,双方展开激战。

由于敌人兵力超过我军六七倍,加上我军所处位置不利,我军一时间陷入被动。关键时刻,陈赓仔细观察地形,发现有利我军隐蔽的“死角”。他马上命令部分兵力在迫击炮和重机枪的掩护下,抓紧向“死角”集结,同时我军一个连的兵力则翻过了山峰,找好了有利的地形。等到两边准备好后,陈赓命令战士发起猛烈进攻。我军转守为攻,敌人很快抵挡不住,四散逃走,我军乘胜追击,将敌人追赶至通安州。

就在此时,追击残敌的陈赓部队遭遇到了刚刚从西昌、会理方向赶来的国民党军,双方在通安州展开了激战。 宋任穷立刻带兵前去支援陈赓。这样一来,我军在通安州的兵力大增,陈赓指挥作战更加得心应手,最后俘虏了敌团长以下600多人,占领了通安州。

通安州战斗为红军巧渡金沙江提供了安全的环境,也打开了红军北上的大门,意义十分重大。红军仅靠着7条小船,经过9天9夜连续不断地运输,最终全部渡过了金沙江。今天的党史故事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

主持人:谢谢您的分享。长征途中,陈赓先后担任红军干部团团长和红十三团团长等职务,坚决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与战士们一起冲锋陷阵,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为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曾武:陈赓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在长期而艰难的战争岁月中,他表现出的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胜利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他身上所具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高尚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主持人:谢谢您来到我们的录音间讲述党史故事,接下来请推荐一首红色歌曲和听众朋友们一起分享吧。

曾武:好的,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首刘一祯演唱的《永远跟党走》,希望大家喜欢。

主持人:谢谢推荐,也感谢您来到我们录音间做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红色歌曲《永远跟党走》。

【音乐】《永远跟党走》

主持人:这里是溆浦人民广播电台FM104.7溆浦之声,为您带来的《党史天天播》栏目,我是主持人舒秦,本期栏目已经播送完了,制作戴伟,责任编辑周树华,监制刘达,总监制陈勇,更多资讯请关注红网溆浦站、溆说手机APP视听广播栏目。感谢您的收听,再会!

溆浦人民广播电台.jpg


来源:溆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溆浦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肖孝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