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达资金是特殊时期党中央出台的特殊财政政策,为基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建立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根据直达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要求,溆浦财政牢固树立“一盘棋” 观念,加强对直达资金的分配、下达、使用和监督等各项工作,实现直达资金全过程在阳光下操作,充分发挥中央直达资金兜底线、促发展作用,助力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直达资金收入情况
2020年,我县共收到直达资金75710.08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债券2200万元,正常转移支付29396.9万元,特殊转移支付33420.04万元,抗疫特别国债10693.14万元。
二、直达资金分配情况
所收到的直达资金指标已全部分配到相关单位或项目,其中:
1.地方一般债券2200万元分配用于雅堂芙蓉学校建设;
2.正常转移支付29396.9万元,分别分配用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补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补助、人员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缴费、住房公积金配套、重点生态功能区、革命老区转移支付用于学校建设、基本公共卫生建设、退役安置补助、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扶贫资金等;
3.特殊转移支付33420.04万元,主要分配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禁捕退捕补偿、职人员工资、医疗保障和机关养老保险补助、住房公积金配套、村级组织运转、职业年金配套、医疗救助补助、新冠肺炎防控、困难群众救助及价格临时补贴、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等;
4.抗疫特别国债10693.14万元,主要分配用于乡镇卫生院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仓库建设、工业园产业链升级、垃圾处理场提量改造及应急设施建设、支持减免企业房租、保市场主体(疫情期间购房补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补助、人工繁育的野生动物退养补助、疫情期间菜篮子专项、预留抗疫特别国债机动资金等。
三、直达资金支付情况
截止2020年12月底,直达资金已支付71228.11万元,占直达资金指标总额的94.08%,
四、具体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小兵同志为组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舒再生同志为副组长,各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直达资金监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资金直达基层、有效使用的监管工作机制。在日常工作中,预算、国库、支付、业务股室各岗位工作环节及时对接和反馈,确保直达资金在分配、下达、安排、使用和监控各环节专人负责管理。保证了财政直达资金监控工作规范有序。
(二)精准分配,服务“六稳”“六保”。根据直达资金使用规定,将直达资金全部安排用于“六稳”“六保”特别是保工资、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方面等方面,主要有用于人员支出43704万元、困难群众8739万元、购房补贴1627万元、疫情防控1614万元、防疫物资1613万元,减免企业房租1700万元等。
(三)精准监管,确保资金安全。一是明确专人,收到每一笔直达资金下达后,均在第一时间接收确认,及时将指标信息导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及时分解下达,加快资金下达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每一笔直达资金均列示资金来源,打上标识,并且贯穿于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环节,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根据资金文件、项目、功能分类、金额、受益企业或个人等将资金支付到最终收款人。三是依托监控系统建立直达资金台账,建立定期对账机制,做到账目清晰、账账相符,反映直达资金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尤其是做好资金调拨,财政预算、国库和业务股室内部之间以及财政与相关预算部门之间对账工作,确保账帐、账表相符,确保资金流向明确、账目可查。
(四)精准使用,绩效明显提升。一是县级部分重点项目及时获得资金支持,及时开工建设,保证了项目建设进度。我县通过直达资金支持公共卫生建设、教育设施建设、垃圾处理场提量改造及应急设施建设、应急物资保障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助体系、产业链改造升级等项目建设,积极发挥资金对产业链、投融资的撬动效应,有力推动了溆浦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民生事业建设。二是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我县财政直达资金及时拨付企业和个人账户,支持了企业经营发展,改善了民生福祉。全年直达资金安排惠企利民12323.91万元,其中惠企资金1725万元,惠及企业26家,利民资金10598.91万元,惠及94588人27562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