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溆浦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法治化治理”为导向,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城市面貌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现将半年工作成效、存在问题及下半年计划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治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党组理论学习6次、主题党日活动6次。通过“三会一课”、专题研讨、线上学习平台等形式,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引导干部职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和政治引领。
(二)聚焦市容环境整治,扮靓城市“面子”
1.市容市貌治理。一是持续开展占道经营、流动摊贩、店外经营等专项整治行动,规范出店经营行为3200余起,清理流动摊贩1500余人次,划定便民疏导点8处,针对县城规划不足及自产自销农户进城销售较多的实际问题,县城管执法局科学规划,在城区规定区域内设立七个自产自销区,实现市容秩序与民生需求的平衡。二是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在城区范围内科学划设近8000个摩托车停车位,针对如中医院至一桥路段等因道路建设无法划线的区域,设立临时停车引导牌,明确摩托车及电动车临时停车点,引导市民规范停车,城区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现象明显改善。三是加强机动车公共区域违停整治。加大对机动车乱停乱放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城区主要道路、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进行严管严控。上半年共抄牌违停车辆2968台,处罚1610台,同时2025年2月24日起在县主城区全面推行车辆违停“首违免罚”新举措,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让执法有温度、让执法人性化。
2.环境卫生清理。推进环卫作业机械化、精细化,城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提升至95%以上。一是强化城区清扫保洁。依据《溆浦县城乡环卫一体化特许经营协议》,启城城服公司承担180多万平方米城区区域清扫保洁任务。按道路等级科学配备人员与班次,调配8吨、5吨、3吨清扫车有序作业。同时,实施网格化管理,划分三大网格,配备2名管理人员,通过高频次巡查、工作群即时交办整改,实现作业效率提升、劳动强度降低,城区道路环境整洁有序。二是保障垃圾清运时效。根据清运需求,城区安排35名作业人员、27辆收集转运车辆,乡镇配置14名作业人员、14辆转运车辆。制定《垃圾清运工作管理制度》《垃圾清运应急管理方案》,县城管事务中心依据考核评分细则开展不定期监管考核。各清运班组高效履职,确保城区和乡镇每日270吨左右垃圾日产日清。三是提升街道冲洗质量。为打造洁净路面,公司配备8吨高压清洗车2台、冲洗小水车4台、洒水车3台、护栏清洗车1台,安排35名工作人员。洒水车对城区主要街道每日降温降尘不少于3次,背街小巷不少于2次,高温时全域增加一次作业。冲洗车辆分区作业,每十天完成全城街道冲洗轮回;护栏清洗车每周清洗交通护栏不少于3次。
3. 垃圾中转处理与焚烧发电。1-5月,累计清运生活垃圾44695.15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转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1-5月总入厂垃圾量47272.39吨,总上网电量4324.06千瓦时,垃圾焚烧处理率90%以上。加大垃圾分类宣传力度,通过开展宣传活动、设置宣传栏等方式,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在城区部分小区和公共场所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引导市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目前,已有5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
(三)聚焦大气污染防治,做实城市“里子”
1. 强化道路扬尘治理。我局城市事务中心交办运营公司巡查问题2000余件,督促整改1900余件,依据考核细则对1 - 5月份违规行为扣款27400元。在重大节日及特殊污染时期,强化扬尘污染防治调度,组织8次组合式降尘作业,有效降低垃圾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 。
2.城区建筑垃圾及扬尘管理。一是严控渣土运输污染。开展联合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城区渣土运输、建筑垃圾处置违规行为。督促在建施工单位落实“6个百分百”扬尘治理与安全生产措施,严查车辆冲洗及密闭情况。日常巡查180次,不定时开展夜间巡查3次,开展联合专项整治共计1次,立案查处1起,未覆盖、未冲洗到位的运输车6台次,现场立即整改6台次,对在建工地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怀化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并发放宣传资料。
3. 整治餐饮油烟污染。一是全面排查城区餐饮店油烟排放情况,建立治理台账,督促安装油烟净化设备,明确整改要求与时限,对逾期未改者依法处罚。加强法规宣传,督促已安装设备的店面定期清洗。目前,排查157次,处理投诉件8起,306家餐饮店已登记安装油烟净化设备。二是规范夜市摊点管理。对三角坪等夜市集中区域42户烧烤摊点实施常态化管理,安排专人值班,监督现场秩序与油烟设备运行,确保油烟排放合规。
(四)严格执法监管,筑牢城市“秩序”
1. 广告执法。一是加强对户外广告的规范管理,对影响市容的破旧广告及时清除,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及时拆除,并建立台账。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强化规范管理,完善长效机制,我局对县城内大型户外广告(塔式高炮、电子显示屏、三面翻)下达安全承诺通知17份。三是对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安全隐患进行巡查排查,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改正,无法改正的限期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即查即拆,现阶段,共拆除街道两侧墙体广告10处,布条幅500余条,清除小广告20余处,督促更换陈旧破损门头牌匾10余处,整改3余处,使城区户外广告更加规范、美观。
2.依法整治违章建筑。一是对违建建立违法建设动态巡查机制,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上半年共查处违法建设案件30起,拆除违法建筑17处,保持对违法建设“零容忍”高压态势。二是住建执法。我部门积极响应住建局移送的违法线索,共计7起,各类平台投诉件9起。
3.提升群众满意度。强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严抓信息采集工作,接收噪声污染、环卫、绿化、市容市貌等工作来访来电投诉工作,解决疑难杂症。其中业务咨询2100余次,投诉类690余件(政务热线210余件,百姓红网50余件,城管热线430余件),信访件10余件。上半年城市管理投诉件结案率达到100%。
(五)推进民生工程,厚植城市“温度”
1. 市政设施维护。为落实为民办实事,达到“路平、沟畅、灯亮”的目标,对城区破损路面、人行道、路灯等市政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和维修。砌筑片石挡土墙4处564立方米;路面维修5处3180平方米;下水道维修及清淤15处853米;维修或更换各类检查井或井盖105座次,更换雨水箅子26座,疏通雨水井267处次;铺设人行道板砖480平方米和修复人行道板砖3250平方米;安装护栏5处150米和护栏维修170米;安装遮阳篷24个235平方米;安装挡车器125个250米;路灯维修850盏,路灯线路维护3处2100米,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便利。2. 城市绿化建设。实施城市绿化提质工程,上半年城区绿化累计补栽苗木150000余株;修剪绿化带面积160000余平方米、修剪乔木20000余棵;城区更换花卉2次,1000多箱,做到时花鲜艳,杂草清理干净;清理绿地杂草3次,草坪修剪2次,修剪面积60000余平方米;施有机肥、复合肥及尿素20余吨;除虫防治2次,使用防虫剂500余瓶;清理绿化带枯枝等垃圾50余吨;及时处理指挥中心下发的交办件8起,较好地完成了处置工作,为市民提供更多休闲娱乐空间。
3. 优化营商环境。严格遵循政务服务中心规范要求,按期完成湖南省电子印章系统网上延期工作,通过将业务工作全面整合至湖南省一网通办平台,实现政务服务质效的全面提升。截至6月4日,累计受理行政审批事项240件次,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持久战工作部署,截至6月9日,累计完成助企纾困案例报送51件次,切实履行服务企业职责。
(六)严守安全底线,确保城市“安全”
我局紧紧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安全强基固本攻坚”为主线,扎实开展城市管理领域安全生产大检查,着力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共发现一般隐患100处,重大隐患2处,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及时化解隐患风险。消除城区绿化安全隐患共计20次;清除安全隐患广告牌13处,使城区户外广告更加美观、安全;对城市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共维修主管22次,换新消火栓1个,更换井盖4个,确保城市供水安全;按照《溆浦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工作方案》要求,联合县交管中心对环卫、渣土运输企业负责人和驾驶员进行系统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对环卫、渣土车辆进行摸底和隐患排查,确保安全生产零事故。
(七)强化队伍建设,锻造城市“铁军”
一是开展执法业务培训2期,邀请法律专家、业务骨干授课,重点培训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执法技巧等内容,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二是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制度和流程,统一执法服装、标识和装备,规范执法文书制作,确保执法行为合法、公正、文明。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政警示教育2次,签订廉政责任书120份,强化干部职工廉洁自律意识,杜绝执法不公、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
二、存在的问题
(一)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区域市容问题反弹现象突出,网格化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部门协同联动效率需进一步提高。
(二)垃圾分类推进滞后。居民主动分类意识不足,前端分类准确率低,分类运输、处理设施配套不足,尚未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
(三)执法保障能力不足。执法人员数量与城市快速发展需求不匹配,智慧化执法手段应用较少,应对复杂执法场景能力较弱。
(四)城市运行基础薄弱。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城市运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特别是城市供排水管网,雨污分流,道路提质改造,市政设施维护等方面资金不足,诸如城市道路坑洼路段较多,窨井盖安全隐患较大,桥梁维护养护需进一步加强,排水管网特别是雨污分流需加快建设完善,地下地上管线管理需进一步规范,建筑物外立面安全隐患需进一步排查消除。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强化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效能。一是积极争取编制和人员,充实执法和环卫作业队伍,缓解人员不足压力。二是持续加强业务培训和廉政教育,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活动,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
(二)完善基础设施,夯实管理基础。一是加快推进老旧垃圾中转站、公厕升级改造工程,提升环卫设施服务水平。
二是规划建设一批公共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车棚,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强市政设施日常维护和管理,及时修复破损设施,保障城市设施正常运行。
(三)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治理水平。一是推进智慧城管平台建设,整合视频监控、执法数据、市民投诉等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实时发现、快速处置、高效反馈。二是推广“721工作法”(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坚持服务为先、管理并重、执法托底,提升城市管理人性化、精细化水平。
(四)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与公安、交通、环保、住建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解决城市管理难点问题。二是强化街道、社区属地管理责任,推动城市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提高市民城市意识和法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