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县城管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城市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推进精细管治、提升服务品质、增强能力素质”为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实现了城市管理持续向好、法治建设稳步推进、民生服务全面优化、队伍能力显著提升的良好局面。
一、2021年主要工作
(一)从严治党,依法行政,城市管理队伍树立新形象
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开展城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实际工作相结合。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对“三重一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集体讨论、民主决策。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舆论引导、强化阵地建设,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全面开展廉政风险排查,着力健全防控机制,加强日常考评考核,高标准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全力推进作风效能建设。
2、持续加强法治建设。强化法治学习,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法治教育,坚持依法决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定期开展执法案卷评查活动,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认真组织开展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知识学习3次,中层干部和案卷制作人员专题培训4次,全员专业法律知识培训1次,综合执法人员持有执法证率达98%,共办理行政处罚案1157件。
(二)履职尽责,服务大局,重点任务落实展现新作为
1、完成县人大、政协交办的各项建议、提案。我们把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提案与我局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针对建议、提案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我们深入基层现场,通过摸情况、查原因、找对策、抓整改,使办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2021年,我局承办的人大代表建议共2件、县政协提案研办9件,协办3件。通过我局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所有建议、批评、意见已全部按法定时限办理并答复代表,办结率达100%,满意度100%。2021年被县人大、县政协评为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提案办理先进单位。
2、乡村振兴深入推进。我局外抽工作队队长4人,联系扶贫村9个,联系村全部确定党员对口负责,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36名党员下村结对帮扶,联系对象户180户。深入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工作措施,开展易返贫致贫人口常态化监测和帮扶,建立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接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助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会同村干部对联系农户进行走访。做好困难群众关爱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3、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全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百日大会战,对供水、市政道路、污水处理等城市运行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全面检查。坚决贯彻落实防汛排涝“三确保”要求,及时部署汛前准备工作,全面落实城市易涝点排查整治、防汛排涝设施检修、应急抢险等工作,组织各有关部门积极应对暴雨灾害天气,圆满完成城区防汛排涝任务,确保城市正常运行。
(三)完善基础,优化提升,市政公用服务再创新成绩
1、加强市政设施管养。市政道路维护及时有效,全年修复人行道及城南防洪堤游步道近4100余平米,路面维修948平米,道路积水改造10处,修复道路塌陷2处,下水道清淤1300余米,改造新增排水管网81米。维修路灯1600余盏。按照中央、省、市、县有关桥梁安全运营的要求,经认真调研,开展了集中整治,完成了22座问题桥涵的73个隐患整改,确保了市政桥涵安全运营。持续提升城区园林绿化精细化管养水平,不断提升绿化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县城绿化覆盖率,2021年底全县建成区内新增园林绿地284.92公顷,其中公园绿地88.58公顷,附属绿地156.26公顷,防护绿地40.08公顷,达到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标准。
2、城市供水服务有力。一年来,新增用水户5000户,完成销售水746万立方米(含大江口分公司),与去年同期增长28万立方米。在拓展供水市场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为解决城北新区供水困难,改造完善城北新区供水管网,累计铺设供水管网7km,完成直经100毫米以上的供水主管维修70处,。县城自来水厂二期扩容工程及供水提质改造建设工程,12月30日完成设备调试及试运行工作,工程完成后将彻底解决县城城区供水困难等问题,可满足城区今后20年30万人口供水需求。
3、强化城区污水运营工作。加大对破损管网巡查和整改,推进建设领域市政排水网上报装。2021年1-12月份共处理水量766万吨,平均日处理水量为2.1万吨,厂内设施设备运行稳定,水质综合合格率:100%,共处置污泥1598吨,上门服务建筑工地8家,下发《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报装》46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好评。
(四)精准发力,全面推进,城市市容环境呈现新面貌
1、常态治理行业乱象。推行市容市貌网格化管理,11月,修定出台《城区市容市貌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实行“定人、定岗、定责”措施,实现市容市貌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调度”的巡查和处置无缝对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市容市貌整洁有序,全年规范出店经营、流动摊点1.1万起,纠正路口、巷口乱停乱摆车辆5900余次,有力促进了市容管理提升。治理车辆乱停乱放,查处乱停乱摆车辆8000余台次。重拳打击违法建设。对城区新占地违法建设“零容忍”,开展楼顶“圈地占用”专项整治和违法建设“铁锤”行动。今年以来,依法查封违法建设6处,拆除新占地违法建筑3处,面积620平方米;超层超面积违建“即查即拆”,共28处,面积1680平方米;拆除楼顶“圈地占用”钢架棚12处,面积达1000平方米。规范城区户外广告管理。全年规范门店招牌71处,清理城区乱挂横幅300条,拆除户外破损广告12处。圆满完成城区15处大型户外广告经营权公开拍卖。数字城管高效运行。全年受理城市管理问题3267件,完成率100%,满意度99.23%。
2、持续防治大气污染。狠抓渣土运输、餐饮油烟污染以及露天烧烤清理行动,依法查处抛洒滴漏、带泥上路等违法违规运输车辆230台次,整改230台次,立案查处46起,处罚扬尘污染15起,处理扬尘污染交办件、投诉件共8起。开展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治理行动,对露天烧烤经营活动进行全面清理,对城区餐饮店实行常态管控,定期检查排烟设备运行情况并建立台账,对城区餐饮店未安装油烟净化设备下达整改通知96家,已整改82家。加强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对施工工地、拆迁工地开展巡查,督促安装喷淋雾炮等抑尘降尘设备。持续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工作,制定建立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联席会议的工作职责、成员单位、工作要求。12月3日,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研建材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溆浦共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心”。2021年共处置建筑固体废料18000吨,其中利用处置后的骨料生产再生混凝土约10700吨、生产环保砖320000块、生产商用陶料1321吨。
3、狠抓城乡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置。进一步细化环卫网格管理,对所辖区域的路面卫生质量、垃圾清运、街道冲洗、洒水降温、公厕、中转站管理及环卫设施设备损坏等工作进行监督考核,对市民不文明行为耐心做好劝导,对破坏环卫设施的违法行为配合执法部门予以处置。截至目前,网格人员共巡查发现问题共巡查发现问题7232余起,整改处理问题4378余起,劝导市民不文明行为4300余起,扣分240分,扣款22.6万余元。持续加强餐厨垃圾收转运处理,对新增餐饮店及时收纳,做到应收尽收,防止餐厨垃圾外流。按序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中转站项目建设, 覆盖22个乡镇。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规范安全有序运营,全面完成环保反馈问题整改,投资91.8万元,实施发电厂与填埋一区之间区域防渗处理,截止到11月底,共完成10.3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处理率100%,完成7.7吨渗滤液处理,各项指标均达到达标排放。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责”的问题。主要是指执法职责不够明晰。执法机构方面。目前我局只有公务员编制7个,领导职数配备4人,只能内设三个机关股室。县城管执法大队、县城市管理事务中心尚无明确的“三定方案”,还在延用原执法大队和原环卫所的“机构”“职能”“编制”。随着工作职能职责的增加,监管任务的加重,现有局内设股室和二级机构的人员专业能力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管理工作新形势、新任务。规划执法方面。“法无授权不可为”,2019年机构改革“三定方案”中未明确继续由我局行使,应明确规划执法主体单位。建工执法方面。“法定职责必须为”,根据《湖南省城市综合管理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城市管理部门集中行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行政处罚权。但在机构改革中,我县此项执法职能未按法定程序移交,导致日常工作中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的问题时有发生。
2.“事”的问题。垃圾处理的问题。垃圾填埋场容量饱和,垃圾堆放过高,雨污不分流,存在环保风险和安全隐患;县城部分拓展建成区和背街小巷尚未纳入清扫保洁范围,屈原大道二期、舒新城路、警予路花箱等清洗清扫工作,未纳入财政付费范围,影响城市整体形象的提升。污水集中收集率低的问题。目前我县城区污水管网约49公里,现有管网年久失修,雨污不分流,造成进水浓度偏低,与省里要求达还有很大差距;城区污水日排放量近4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厂日处理2万吨,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我局从10月份开始通过每天增加3000吨污水处理量、重新核实城区人口等措施,污水集中收集率从11.19%提升到12.38%。要从根本上完成指标,需待污水处理厂二厂建成、城区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完工和“一厂一策”方案落实。诉讼赔偿高的问题。群众法治意识越来越强,法律程序等方面稍有不慎,县执法局就会成为“被告”。为保障重点项目尽快落实落地,未到法定时限进行强制性执法案件多,导致赔偿率高。综上所述,城市管理执法难以“让领导高兴,让干部顺心、让群众满意”。
3.“钱”的问题。机关运行经费缺口大。辅助执法人员92人,财政只安排2000元每月人均工资和社会养老保险金。其年终绩效奖金、津补贴等都由行政经费承担,缺口达200万元以上。行政经费缺口致使现有人员基本执法装备配置更新无从解决,特别是执勤服装系2019年配发,按照《城市管理执法装备配备指导标准(试行)》规定,2022年需统一换装,缺口达100余万元。市政设施管护资金紧张。财政拨付经费从2015年的230万下调至2020年的200万,并将2020年之前每年拨付的500万市政小型建设经费从财政预算中剔除,市政设施管护难以为继。同时,还有环卫经费拨付不及时等问题。
四、2022年工作计划
1.夯实基础,锻造和谐文明城管队伍。狠抓党建工作,从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四个方面加强对队员的思想教育和依法行政能力的培养,强化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践行城市管理“721”(7分服务,2分管理,1分执法)工作法,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积极探索和谐执法新思路。
2.守牢底线,不断强化城市运行安全。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城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确保城市运行安全,严防发生安全事故。致力保障城市公共供水水质安全。继续加强城市市政道路桥梁风险点排查与整治,确保城市桥涵设施安全运行。继续加强日常监管,确保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稳定达标排放,完善相关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强化管理,积极改善县城人居环境。坚持以干净、整洁、有序、安全和群众满意为目标,聚焦城区重点区域,持续开展控违拆违、市容市貌专项整治行动,努力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示范引领,强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抓实扬尘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和相关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工作。突出警予路、义陵大道等“三横两纵”城市主干道路维护重点,不断提高日常维护质量。继续加强城区易涝点的局部维护改造,不断加大污水外溢点治理力度,持续加强道路临时破道管理。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提质提标工作,提升污水处理厂BOD进水浓度。
4.严格执法,加大综合整治力度。一是全力开展“强基础 转作风 树形象”专项行动,不断巩固扩大整治成果,推动城市执法管理向纵深发展。二是狠抓城市两违建设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常态化巡查机制和部门联动机制,以“长牙齿”的硬措施遏制新占地违法建设。三是大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工作,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空气清新”的城区生态环境。
新的一年,全体城管人将继续秉承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持续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城市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全力以赴为溆浦高质量发展贡献城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