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县统计局
2018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有力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5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2.6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0.0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3.7亿元,增长9.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20462元(现价)。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构成由上年的22.6%、30.8%和46.6%调整为20.9%、25.6%和53.5%。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1%。
二、农林牧渔业
2018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7.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其中:农业产值28.6亿元,同比增长5.8%;林业产值6.0亿元,同比增长4.3%;畜牧业产值19.4亿元,同比下降0.1%;渔业产值1.6亿元,同比增长4.9%;农业服务业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9.0%。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3.6千公顷,产量34.4万吨,同比增长2.1%;全县油料播种面积17.8千公顷,产量2.8万吨,同比增长1.3%;全县果园总面积11万亩,水果总产量17.38万吨,同比下降16.3%。
全年生猪出栏80.33万头,同比下降6.2%;家禽出笼493.15万羽,同比下降23.1%。全年水产品产量10715吨,同比下降6.0%。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农用机械设备15.2万台,机械总动力达75720千瓦,拥有各类拖拉机1153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家,全年总产值与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14.1%和7.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24亿元,同比增长16.0%;实现利润12435万元,自2013年以来首次扭亏增盈;上缴税金9469万元,同比增长0.3%。
年末县内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10家,实现总产值19.8亿元,同比增长21.45%
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减% |
花岗石建筑板材 |
万平方米 |
28 |
-2.4 |
服装 |
万件 |
66.5 |
6.2 |
锰 |
万吨 |
2.8 |
16.7 |
水泥 |
万吨 |
83 |
12.8 |
工业硅 |
万吨 |
1.5 |
- |
罐头 |
万吨 |
6.6 |
32.0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4亿元,同比增长16.0%。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51.1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37.4亿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5亿元,同比增长9.9%。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4.0亿元,增长10.87%;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4.9亿元,增长9.7%;住宿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5.6亿元,增长7.7%;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0.0亿元,增长10.68%。
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完成10.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3.6亿元,亿元以下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7.2亿元。
2018年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商贸企业29家,同比增长123%。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12.37%。其中:上划中央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6.0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17.21%。全年各项税收收入7.4亿元,同比增长15.61%;财政总支出62.6亿元,同比增长20.23%,其中一般预算支出56.3亿元,同比增长19.73%。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四大民生支出分别为10.7亿元、14.1亿元、6.2亿元和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81%、76.51%、-0.57%和-3.41%。
201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38.1亿元,比年初增加12.3亿元,增长6.96%。其中:居民储蓄余额202.2元,比年初增加19.7元,增长12.08%。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08.6亿元,比年初增加12.4亿元,增长12.89%。其中:中长期贷款94.5亿元,比年初增加9.9亿元,增长11.7%。
全县保险业务总收入20158万元;保险业务总支出5322万元。
七、交通、邮电和安全生产
全县公路总里程为3328.3公里。截至2018年年底县内注册拥有各类机动车82659辆,其中:汽车20782辆,摩托车60908辆,低速货车969辆。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7.79亿吨公里,增长3.1%;公路客运周转量9.18亿人公里,增长4.7%。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年末固定电话用户0.35万户,同比下降41.7%;移动电话用户55万户,与去年基本持平;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11.1万户,同比增长48%。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15756万元,同比增长24.49%。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6起,死亡7人。其中:工矿商贸死亡1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4人;铁路路外事故死亡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起,下降14.2%,死亡人数与去年持平;直接经济损失263.5万元,比去年下降26.9%。全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数为0.038起,全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45人。
八、教育
教育工作稳步推进。2018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1所,小学教学点342处,在校生115971人,其中:小学30所、教学点342处,在校生70289人;初中50所、在校生29664人;高中8所、在校生11239人;职业中专2所,在校生4474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305人;全县专任教师6441人,其中:小学教师2752人,中学教师3437人,职中教师229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23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县有图书馆1个,纪念馆3个,文化馆2个,演剧院17个,电视转播、发射台1个,电视覆盖率达100%。
2018年末全县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为49个,其中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计生综合执法局1个、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皮肤病防治所1个,乡镇卫生院43个。实有床位5060张,其中:县人民医院1249张、中医医院731张、妇幼保健所100张,乡镇卫生院1510张,各类私营医院1436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481名,其中:主任及副主任医师129名、主治医师450名。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公安人口统计年报显示,2018年末我县总户数29.14万户,户籍人口为94.46万人(常住人口76.62万人),其中:男性人口49.75万人,女性人口44.71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2.7%和47.3%。2018年度全县出生人口9245人,出生率为9.8‰;死亡人口5838人,死亡率为6.2‰;全年净增人口3407人,按户籍登记计算的自然增长率为3.6‰。按人口年龄段分:18岁以下22.65万人、18—60岁53.86万人、60岁以上17.95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24%、57%和19%。
据国调住户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78元,同比增加1947元,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94元,同比增加1092元,增长10.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601元。年末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0.5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7.8平方米
全县新增城镇就业374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200人,困难人员再就业84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305人。年末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62万人,征缴基金48125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员4.0万人,征缴基金3066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基金16772万元;生育保险征缴基金593万元。
城乡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升,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提高到323.2元,全年为1913名对象发放低保资金854万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标准提高到184.7元,全年为19646名对象发放低保资金5184万元;认定兜底保障对象4259人,按规定时间发放生活金1807万元,人平达到300元/月;特困分散供养标准维持在400元/月/人,集中供养标准维持在600元/月/人,全年累计发放特困供养及护理费资金4661万元。全年为39789名城乡困难对象发放临时生活救助资金3464万元,为16147人次医疗救助对象发放救助资金1120万元。全县共有养老机构27所,床位6189张。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数。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指标范围为销售产值2000万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指标范围为500万以上项目。
(5)公路里程数口径变化,略有调整;固定电话用户剔除了宽带用户保留固定电话号码且不产生固定电话费用的用户数,故数据变动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