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地区生产总值。1-6月,GDP完成101.72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第一产业15.52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25.73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60.47亿元,增长4.9%。三产占比为15.26:25.29:59.45。
2.规模以上工业。1-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较上年同期下降5.2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1-6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4%,较上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月,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7.49亿元,同比增长8.5%,较上年同期提升7.1个百分点。
5.财政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12亿元,增长16.48%,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2.58个百分点;其中地方税收收入3.94亿元,增长12.97%。
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1227元,增长7.2%,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22元,增长5.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89元,增长7.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工业生产明显收缩。1-6月,全县工业用电量当月下滑62.86%,同比下降29.01%。全县24个规模以上工业行业大类中,增加值下降的有12个,占全部行业的50%。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制造业),同比下降63.0%。12项生产下滑的行业增加值拉低了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3.95个百分点。其它12个大类经济在填补下滑的大类基础上,仍然保持了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1.7%的增速实属不易。
2.服务行业空白较多。9个服务业行业全县仅有4项,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互联网及相关服务合计、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均没有企业,严重拉低服务业增速及GDP占比。
3.“四上”企业入库培育缓慢。1-6月。我县“四上企业”入库企业新增3家,净增(不含房地产)企业-1家;其中: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家,净增-1家,;资质房地产企业新增1家,净增1家;其他企业未增未退,净增为0。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一是精准施策推动“四上”企业培育。加快招商工作力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入活力企业激发本地生产动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建立“‘四上’重点企业培育库”,将临规企业纳入“‘四上’重点企业培育库”,为年度重点培育对象,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跟踪在库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积极引导营业收入已达到规模但未“入规入统”企业“升规”,做到应入尽入、应统尽统;建立“退规风险企业库”,将存在退规风险的企业纳入“退规风险企业库”,定期走访调研,及时掌握企业动态,除对产能严重过剩、过度消耗资源、产品档次低等企业通过市场淘汰出清外,对其他有潜力的企业,要整合政策和要素资源,建立问题台账,强化交办落实,推动问题解决,努力稳定存量企业。
二是加快矿产资源处置力度。进一步加快硅砂和石材资源处置力度,解决当前我县硅砂和石材企业经营困境。特别是加大硅砂资源采矿权处置力度,为鸿兴实业按期生产及现有硅砂企业正常生产提供原材料保障,即能推动工业生产,又能提供诸多就业岗业,还能稳固我县硅砂产业重点税源,进一步提升我县采矿业税收。
三是继续推动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抓项目扩投资,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省市重点项目谋划储备和建设。确保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和专项债券项目投资完成率达100%。同时强化要素保障,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确保项目签约一个落地一个,实施一个,增加经济发展驱动力。
四是强化蓄水保供工作。今年以来,我县持续晴热高温,降雨量大幅减,1-6月全县降水量588.5毫米,仅为去年同期的50.24%。降水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同时也会影响规模工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