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 2023-05-05 11:20信息来源:溆浦县政府办

2023年,全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深学深悟中落实上级要求,在夯实基础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在改革创新中破解发展难题。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开局、起步良好,主要经济指标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持续恢复、逐步回升态势。我县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提振信心,多措并举,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平稳增长。一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1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一产业完成5.86亿元、增长2.2%;二产业完成11.27亿元、增长2.7%;三产业完成31.47亿元、增长7.0%。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1%、23.2%和64.7%。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4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3和1.1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二)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一季度,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6.56亿元,同比增长2.5%;蔬菜产量43316.2吨,同比增长9.0%;水果产量400.6吨,同比增长335.4%;生猪出栏32.31万头,同比下降6.1%;家禽出笼160.79万只,同比下降3.1%;禽蛋产量300吨。

(三)工业保持持续增长。一季度,全县10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分行业大类来看,有12个行业实现正增长,增长面达52.2%,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分别增长27.45%、28.65%、20.10%、24.80%,拉动规模工业增长3.8个百分点。

(四)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7.7 %。分领域看,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34.5 %,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5.1 %,拉动投资增长有力;民间投资增长 20.1 %。

(五)消费呈现恢复势态。 一季度,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带动下,居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6%。其中:批发业增长3.6%;零售业增长7.5%;住宿业增长5.3%;餐饮业增长8.2%;分行业来看,10个呈现正增长,增长面达62.5%。

(六)市场活力稳中有增 。市场主体扩量提质,截止到目前,我县市场主体新增1501户,其中企业新增385户,个体工商户新增1116户;四上”单位动态趋增,一季度,我县“四上”企业入库新增2家((还有一家工业企业正在申报)),分别为规模工业企业1家,资质房地产企业1家。

(七)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季度,全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49元,同比增长4.6%;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08元,同比增长5.4%。一季度,我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收入0.8个百分点, 城乡收入比为1.66倍,比去年同期降低0.01倍,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工业发展势头回落。我县制造业虽然企业较多,但体量小,拉动力有限,总体上我县制造业增长相对缓慢。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下降明显,分别下降58.83、51.34、60.93个百分点。

2.消费市场提升疲软。房地产不景气,建材、家具、家电销售没有好转,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严重下滑。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仍然下降,机电产品及设备类比同期下降24.2%。经济复苏的趋势不明显,人们收入趋紧、消费意愿趋于保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消费同比下降17.6%。

三、下阶段工作建议

1.加快企业(项目)入库,夯实经济基础。今年以来,各职能部门对企业培育工作较为重视,“四上企业”入库起步较好,已入库企业2家(还有一家工业企业正在申报)。经摸排,“四上企业培育库”在库25家企业,其中规模工业有12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12家,房地产业1家。按部门分农业局3家、住建局4家、商务局10家、工信局2家、产业园区管委会6家。各主管部门因紧盯企业发展,做到达标1家入库一家。

2.强化部门协同,补齐短板弱项。发改、商务、工信、财政、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税务等经济部门要加强沟通协商。形成工作专班结合税收、电力、能耗等数据,入企调研,深入了解企业运行状况,强化信息共享。对短板行业及企业存在问题形成清单,由行业主管部门牵头逐一对照形成帮扶措施,切实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强化部门间要素保障,促进项目、企业尽快落地,为溆浦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3.促进消费提升,拉动经济增长。一是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深入开展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招商行动,以商招商、亲情招商、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二是释放潜力促销费。加大力度举办各类节庆展会等一系列促销费活动,拉动居民消费升级,扩大大宗商品消费,持续开展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和新能源汽车推广活动,推动家电、成品油、特色农副产品等消费增长。撬动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三是加大外经外贸工作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网上华交会、第4届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各类国际性展会。积极扩大进口规模。组织进口企业申报扶持项目,支持企业进口扩大产业升级所需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及资源性原材料进口项目。加大跨境电商支持力度,鼓励外贸企业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实现外贸工作转型升级。

4.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尤其加快承接长沙雨花区与产业园区产业转移,提升产业园企业的整体质量。对于部分企业规模小,产品比较低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需加快推进企业升级改造,提高产品质量;针对环保不达标、能耗超标的,企业设施升级、技术改进、压减节能等方面进行科学整改,加快绿色提升改造。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