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三季度全县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 2021-10-22 16:46信息来源:溆浦县统计局

溆浦县统计局

(2021年10月22日)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三高四新”战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021年三季度全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主要经济指标

三季度完成情况

与年初目标相比

完成值(亿元)

增速(%

地区生产总值

139.6

9.5

+1.5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7

10.1

+4.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1.6

+3.6

固定资产投资

14.6

+4.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2.6

20.6

+10.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223

9.1

+0.6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396

11.6

+1.1

1.地区生产总值。三季度,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6亿元,同比增长9.5%,增幅比上年同期上升6.6个百分点,高于年初目标1.5个百分点。

2.农业生产。三季度,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48.3亿元,同比增长11.1%。

3.规模以上工业。三季度,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高于年初目标3.6个百分点。

4.固定资产投资。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4%,高于年初目标5.9个百分点。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2.6亿元,同比增长20.6%,高于年初目标10.1个百分点。

6.地方财政收入。三季度,全县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亿元,同比增长10.1%,高于年初目标4.6个百分点。

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三季度,全县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2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70元,同比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9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185元,同比增长11.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状况分析

    前三季度,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政府的全力推进下,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核心,强举措、抓项目、促产业,有力地保障了我县经济运行平稳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在全市排名居中。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短板问题,主要体现在:

1.基础指标下降明显。三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9.6亿元,同比增长9.5%。虽增速较高,但从基础指标来看,普遍较二季度增速有所下降,其中商品房销售面积仍然面临网签数据与上报数据差距过大,上报数据远远大于网签数据的问题,因此为与网签数据同步,近几个月的商销面报数受到制约,严重影响商销面的增长速度。其它指标如: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工资总额、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工资总额、教育工资总额、卫生和社会工作工资总额、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工资总额分别较二季度下降了2.4、6.0、3.4、2.5、7.2个百分点,分别低于市平均水平3.6、7.0、2.1、7.7、4.5个百分点,拉低了我县GDP的增长。

2.农业发展质量不高。一是农业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我县农业过于依靠生猪养殖,占农业总产值的48.6%,一旦受非洲猪温影响,就会造成农业增速的波动。二是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低,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根深蒂固,习惯小而全,多而杂的生产方式,特别是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不大,带动产业发展能力较弱。三是农业特色品牌较少,不能形成优势产业,农村科技人员少,产品开发能力不足,地域优势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3.规模工业形势严峻。一是全县在库规模工业企业共103家,国家设定免报的企业10家,县设免报企业5家,实际只有88家企业正常报数,因此严重拉低了工业生产增速。二是我县工业产业不强,缺少龙头品牌企业,主要表现是产业集中不够,大型现代企业少,虽然有石材、硅砂行业形成了一定特色,但远远没有达到能够形成一个产业的规模。三是投入不足,企业发展缺乏后劲,中小企业发展最需要的是资金,贷款难,筹资难,已成为制约工业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主要是中小企业起步基础差,特别是财务制度、财务管理相对不规范,不稳定,缺乏透明度,经营风险和人为风险高,使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给企业筹资带来一定的困难。四是新入库企业少,截至目前,全县只新增1家工业企业入库,而退库企业较多,因此新的增长点极其有限,影响工业经济的增长。

4.投资项目后劲乏力。一是项目储备严重不足,1-9月份,新入库项目仅64个,无法支撑投资平稳增长。二是项目入库进度缓慢。今年以来,上级部门对入库项目标准要求更加严格,收集材料困难,规模小、投资少的项目不能及时入库。三是库存投资项目结构不优,对房地产投资依赖程度过大,与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趋势不符。

5.消费市场增长放缓。一是消费市场恢复明显不够。全县消费市场同比虽然持续回暖,但回升力度明显放缓,从所在地来看,城镇、乡村消费同比分别增长20.6%、20.2%,但较上月分别下降了1.5、1.4个百分点;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分别增长18.3%、19.6%、21.4%、26.5%,较上月分别下降了1.5、1.4、1.5、1.7个百分点。二是网络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交易规模日益扩大,涉及领域不断延伸,包括餐饮、家电、服装、数码等多个行业,“线下体验,线上购买”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对传统实体店销售冲击越来越明显,实体企业经营下滑压力较大。

三、工作建议

1.抓好农业生产,优化生产结构。一是切实抓好今年的冬季农业生产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县冬季农业生产种植水平,全面提升今年的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目标,保持明年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重点抓好油菜等其它经济作物的生产,同时做好田间生产管理,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尤其是灾害天气以及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落实各项防灾减灾措施;二是进一步抓好生猪生产,依据养殖规律,细化到猪场、明确到月度目标,同时加快推进猪场项目建设,鼓励养殖大户扩大养殖规模进行规模化养殖。三是紧扣溆浦特色,着力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2.狠抓工业生产,提升产业特色。一是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支持本地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拓宽融资渠道,破解瓶颈难题。做好企业诚信建设,营造诚信环境,把不守信用的企业及法人代表列入黑名单,使之难以在场上立足,同时要激活民间资金,引导民间投资转移到工业项目上来。三是加快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根据园区的功能与特色,突出重点,科学规划,提升园区品位,为民营工业上规模上档次提供一流的设施和一流的服务,明确园区的主导产业,创新机制,加快产业集聚,要充分发挥优势,紧紧围绕已形成的支柱产业,优化整合,形成地域产业链,同时要全方位、宽领域、多形式的招商引资.要立足资源特点和区城优势,认真筛选一些前景广阔、效果理想的新项目,为园区做大做强夯实项目基础。四是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业特色。首先是要抓“原创”,把产品质量搞上去,把品牌树起来,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要主动积极寻找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合作伙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靠大投强,同时,要引进和培养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特色的不断提升。

3.推进项目建设,增强投资质量。一是抓重点投资项目的建设进度和结算进度,主要有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PPP项目、县自来水厂二期、城西北加压站及管网工程、县城供水提质改造太阳山风电场建设项目、晟芯蓝牙智能文化产业基地项目等项目。二是抓重点投资项目入库工作。10月已申报20项目入库,主要有溆浦县便民服务提升改造建设项目、溆浦县灵翠山公园南大门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湘维公司复工复产项目、溆浦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千丘畴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等项目。三是抓建安投资额增速。今年开始建安投资增速参与计算建筑业增加值增速,相关主管部门要指导项目单位准确填报建安工程量。五是督促投资项目单位要按照统计方法制度要求,及时完善工程结算单、付款凭证等资料支撑项目建设进度的填报。

4.挖掘消费潜力,促进经济增长。一是鼓励开展各类促销活动。住宿餐饮业、大型商超等企业要提高服务水平,开展多元化营销活动,特别是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加大促销力度,增加人流商气汇集,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加快线上经济和线下经济的深入融合,进一步拉动商贸发展。二是优化居民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行业恢复发展,培育新兴消费、健康消费等消费热点,鼓励夜间经济、社会生活服务业等加快发展。

5.抓企业项目入库,提升经济后劲。到目前,我县入库的“四上”企业只有2家,其中工业1家,建筑业1家,针对入库企业少、进度慢的问题,建议各职能部门将“四上”企业的培育入库和项目的申报入库工作始终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个转企”、“企上规”、“规入库”工作力度,培育企业、储备项目,夯实基础,增强后劲。从10月份开始,进入成长型企业申报期,建议各职能部门,搞好企业模底,整好资料,抓紧时间入库。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