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切实落实普法责任制,履行普法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现结合工作实际,特制定黄茅园镇2025年普法宣传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基层治理,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完善和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等普法责任制,把全民普法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依法治理效能,通过深入持久地开展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普法宣传内容
(一)加强重点法律宣传
持续深入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同时加强对民法典、劳动法等基本法律的宣传解读,提高公民对基本法律的知晓度和运用能力。
1.《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核心内容。宣传宪法有助于树立宪法权威,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和法治观念,是一切法治宣传的基石。
2.《民法典》: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它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宣传民法典能让公民更好地了解自身权益和行为规范,有效处理民事法律关系。
3.《劳动法》:在劳动就业关系日益复杂的今天,劳动法规范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涉及工资、工时、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关键领域。宣传劳动法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加强重点对象普法教育
1.领导干部与公职人员:通过组织专题法治培训、法律知识考试、法治讲座等方式,提高领导干部与公职人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例如每年举办一次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邀请法学专家授课。
2.青少年:在中小学设置法治教育课,配备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法治主题班会、模拟法庭等活动,从小培养青少年法治观念。例如每学期开展一次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司法审判过程。
3.法律明白人:邀请法学专家、法官、检察官等专业人士,以定期集中授课的方式,对法律明白人进行系统培训,组织法律明白人到法院旁听民事、刑事庭审,到人民调解委员会观摩调解过程,到法律援助中心了解法律援助案件办理流程等。实地教学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通过真实案例场景,增强其法律实践感知和应用能力。
4.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针对企业特点,开展企业合规经营、劳动法律法规、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培训与宣传活动,促进企业依法依规运营。例如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合规经营法律培训。
三、普法宣传形式
(一)开展主题活动
1.结合“法律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组织法律讲座、法律咨询服务、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的线下普法活动,根据不同受众特点制定针对性普法方案。例如进学校开展“法治小课堂、法制讲座”,进企业开展“合规经营法律讲座”等。
2.抓住“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全民国家安全宣传日、农村法治宣传教育月、“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节点时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二)创新宣传方式
1.利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定期推送法律知识文章、案例分析、短视频等内容,以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形式传播法律知识。
2.打造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法治公园、法治长廊等,将法律元素融入公共文化设施。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科学制定法治宣传教育实施方案,把普法工作纳入综合绩效考核评价内容,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普法相关重大问题,及时总结推广经验。
(二)压实工作责任
根据工作职能职责,积极配合法规督查科落实普法责任清单,积极参与学法考法活动,切实提升法治素养,推动普法与执法有机融合,确保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溆浦县黄茅园镇人民政府
2024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