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代表黄茅园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请各位代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2023年工作回顾
一年来,黄茅园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县委“兴工强县、基础提质、文旅融合、统筹城乡”的发展战略,以乡村振兴为抓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全力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更好激发内生动力
1.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科学布局水稻制种、白丝糯、油茶、生猪、中药材五大产业,着力打造万亩优质制种、万亩金银花中药材种植、万亩白丝糯种植等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加快推进中药材、白丝糯等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销售,全力打造生态养殖基地,全镇共有生猪养殖厂12家、特色驼鸟养殖厂1家、生态黑猪厂1家,年出栏生猪8万余头,驼鸟100余头,年产值达2.5亿元。
2.推动网红经济培育开发。立足本地宝贵的文化自然资源优势,依托移动互联网及短视频平台,推动人文与经济融合发展,以“网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通过举办白丝糯文化艺术节、篮球赛、文艺汇演等形式,打通“电商+直播+短视频”新型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销售。
3.推动招商引资取得实效。瞄准优质企业定向发力,因地制宜引进产业项目,引进1家企业完成注册资金2亿元。上海倾技仪表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亿元在金中村建设溆源农业休闲产业园,打造集康养中心、休闲中心、游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休闲产业园,目前已完成住宿、餐饮、娱乐、KTV包房等设施建设,并投入运营,后续项目正在有序推进。2023年,我镇被评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
(二)建设宜业宜居和美乡村,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1.用心做好民生实事。实施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60户,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户,完成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135人次,完成两癌筛查1262人次,康复救助残疾儿童7人,新建农村户用厕所60个,新建停车位30个,安装农村公路安防设备15公里。
2.改善生态人居环境。结合一拆二改三清四化行动,共拆除废旧房屋30余栋,坚持每周五常态化开展集中大清扫活动,清理生活垃圾、沟渠塘坝、农业生产废弃物,统筹做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全镇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7个,市级卫生村6个。2023年我镇被评为全县人居环境先进单位。
3.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机耕道5000米,铺设油砂路面2000余米。完成黄茅园镇中学校门改造,惠及群众4000余人;完成黄茅园镇10千伏高压线路提质改造工作,新建5G通信基站2座,建设千兆宽带工程,惠及群众1万余人。
(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1.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对已脱贫户及监测户开展全覆盖大排查,定期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大排查整改行动,共排查出问题10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对全镇148户405人监测对象进行帮扶,未发生一户一人返贫。
2.坚决保障粮食安全。全面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任务45400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1200亩,旱粮种植面积14200亩。扎实开展耕地恢复,共复耕500余亩,为全年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切实保障。全力抗旱救灾保丰收,投入抗旱资金50余万元,发动2200人次,油、电抽水设施100余台,水管1万余米,确保无一人因旱情缺水断水,农作物实现了稳产增收,平均亩产增收100斤。2023年,我镇被评为全县粮食生产先进单位。
3.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资产优势和政策优势,全力支持大埠村集体经济项目冷链仓储建设,大力扶持中药材、猕猴桃、白丝糯等特色产业,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增产增收。2023年我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30万元,其实金中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大埠村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12个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
(四)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1.做好政务服务。坚持以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着力打造“服务更优、效率更高、为民更便、形象更佳”的便民服务窗口,全年接待群众697人次,指导各村为群众代办事项1193件,办理代办事项727件,办结率100%,代写申请证明27件,免费复印身份证、户口等500余份。
2.做好民生兜底。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急,及时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问题。全年共发放低保资金164.7万元,特困人员生活费110.7万元,特困人员照样费33.3万元,发放残疾补贴71.2万元,新增低保36户,纳入特困10人。全年为340户困难群众发放40万元慰问物资,125位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助29.7万元,发放百岁老人长寿金3.6万元。
3.做好社会保障。全力开展社保、医保征缴工作,完成全镇21610人劳动力的信息核实工作,其中脱贫劳动力1778人,加强动态管理,及时变更、追踪就业人员信息。按程序完成全镇68名特岗人员的聘用工作,灵活就业补贴申报3人,一次性交通补贴48人次。2023年,我镇被评为全县农民工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工作示范乡镇。
(五)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坚决守护群众安宁
1.党建引领展现老干担当。充分发挥“五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五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红色故事宣讲、助教兴学、矛盾纠纷调解等中心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2023年,我镇老干支部被评为湖南省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同时,黄茅园镇关工委还被评为全市五好关工委、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黄茅园镇老科协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
2.有效做好防汛、森林防灭火工作。森林防火期,严禁一切野外用火行为,扎实开展“敲门行动”和“敲锣行动”,与全镇居民签订安全承诺书10000余份,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巡山护林,守好重要路口,严格落实重点人群“一对一”看护管控,切实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制定完善防汛和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组建了20支应急队伍,加强应急处突能力,确保险情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23年,我镇被评为怀化市森林乡镇。
3.社会治理、安全生产取得新成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深入村组排查问题线索、化解矛盾纠纷,全年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社会治安迈上了新台阶。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行动,全年共排查安全隐患227条,整改落实227条,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二、2024年工作任务
2024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真抓实干,踔厉奋发,坚定不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党建引领筑牢基层堡垒。一是持续发挥“三长”作用,完善“三长”考核机制,统筹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乡贤、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全面调动“三长”在基层治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二是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制度,持续建优建强基层党组织,深化党支部“五化”建设提质工程。三是抓好党组织和班子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四是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分析研判,进一步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处置和情况通报机制。
二是聚焦产业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亮点。因地制宜定产业。依托山地海拔优势,鼓励中药材种植大户集中流转土地,种植金银花、黄精、杜仲、玉竹等中药材,打造1个集中连片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依托黄茅园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推动商贸物流业发展,抓好物流体系建设特别是农业、冷链仓储及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四县边境物流重镇。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深入挖掘白丝糯文化,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白丝糯”文化,向社会各界讲好“白丝糯”故事,做好品牌宣传。按照“种植规模化,管理目标化,销售集约化”发展思路,规范行业秩序,进一步壮大“白丝糯”产业。结合耕地抛荒整治,培育种植红高粱,扩宽农户增收渠道。
三是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常态化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排查,加强对脱贫不稳定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工作,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关注度与政策倾斜力度,着重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抓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做到帮扶措施精准、政策落实精准、风险消除精准。持续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四是多措并举抓村集体经济发展。因村制宜,盘活资源,集中力量完成我镇集体经济壮大任务,以调优结构,提高效益为目标,盘活集体资产,对村集体所有土地、林地、水塘等集体资产,通过发包、租赁、参股、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
五是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全面推广“三长四助”新模式,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抓整治。在各村居选择条件成熟的院落作为重点打造对象,由村居出材料,组织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行“一村一景、一院一景、一户一景”,推动城乡环境大改善、大提升。
六是牢牢守住耕地和粮食生产安全底线。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及时耕作,鼓励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措施助推粮食生产。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粮食生产安全底线。
七是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持续巩固提升“溆浦经验”,坚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坐班接访”和“村(社区)干部分片包户服务群众”基层信访工作模式,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强力开展“打非治违”,排查整治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闲置危房、消防等重点领域隐患,突出抓好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学校、食品药品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同志们,征程万里风正举,重任千钧再出发!新征程、新起点,让我们以永不懈怠的精神、只争朝夕的努力、舍我其谁的担当,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代黄茅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