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要求,扎实落实了《2023年全面依法治县工作要点》和《述法内容提纲》确定的工作任务,深入推进法治黄茅园建设工作开展,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组织基础进一步夯实
认真抓实法制机构建设,及时调整镇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主抓法治建设工作,成立镇法制办,配置专职法制员开展具体工作。健全法治建设工作制度,形成法制办牵头,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等多个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法治建设工作覆盖到政府各线。完善法治建设工作自查机制,将法治建设工作例入党政会议议程,每季度听取由镇法制办整理政府各线关于法治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不断改善法治建设工作的各个环节。积极营造法治建设工作氛围,结合普法宣传,通过黑板报、宣传窗、新媒体等载体做好法制宣传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搭建学法、懂法平台,便于更好地监督政府部门法治政府建设。
二、加强制度建设,法治建设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
做好规范性文件管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及县政府法制办相关要求,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核、上报、备案和公开等程序做出明确要求,按要求定期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对镇政府重大决策事项的认定、程序、监督和追责都作了明确规定,今年来,重大行政决策均按要求经过调研论证、公开征求社会意见、合法性审查和镇党委讨论决定等程序后依法公布,不断深化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约束机制。
三、加强队伍建设,法治建设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高
认真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在镇中学、镇小学、合田学校组织法律讲座6次,定期开展机关年轻干部学法用法座谈交流,做好领导干部、公务员年度学法用法培训和考试工作,不断提高机关领导干部法治政府建设的自觉意识。对拟任镇法制办工作人员、司法所工作人员或预申请行政执法证的同志派发《行政许可法》、新《安全生产法》读本、《信访条例》和案例说明,积极参加上级法制办组织的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和乡镇街道行政执法人员专业法律知识培训。加强执法证件的管理,及时做好行政执法证的新证申领、换发登记、年审注册等工作,严格落实执法人员外出执法规范化,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程序合法。
四、创新社会管理,法治建设工作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力服务市县级重点工作和镇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行政决策依法开展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积极服务全镇经济发展,依法调整镇中心区控制性详规,依法推进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的产业边界拓展,为工商个体户提供政策咨询、有效推动“个转企”工作的开展。积极依法开展矛盾纠纷、劳资纠纷的化解工作,搭建法制办、司法所、劳保所、村级和促会等多部门联动的“大调解”工作体系,镇党委政府利用赶集日开展各类法治宣传20次,召集镇村调解员开展业务培训2次;全镇累计受理各类矛盾纠纷80余起,均调处成功,累计处理劳资纠纷2起,涉及职工30人,落实镇村干部坐班接访制度,接受办理基层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和意见投诉,及时处理信访事项10起;各村(社区)修缮《村规民约》,为打造“法治黄茅园”提供了有力保障;创新打造“一件事一次办”综合性公共管理服务平台, 不断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利用镇政府门户网站等平台,今年已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70余条,配合镇纪委做好村级三务公开,有效保证了村级组织的稳定和村级事务公开透明运行。
五、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计划
(一)存在问题
一是法律信仰不够,法律权威不够。目前百姓中还是存在着有事找关系疏通,权力大于一切的现象。采取暴力、非法手段、违法维权事件时有发生。存在打官司就是打关系的思想等等,老赖漠视法律,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等等。这些足以表明法律还没有足够的深入人心,没有树立足够的法律权威。二是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及法律人才建设的不足。我镇现在编的司法所人员及法制工作人员并不多,法院、检察院人少案多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这些都表明了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的不足。
(二)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深入法治宣传,营造浓烈的创建氛围。更大力度的宣传法律,开展法律进社镇、法律进农村、法律进工厂、法律进学校等的各项法律宣传活动。使老百姓知法、懂法、守法、信仰法律,会运用法治思维,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与冲突,提高公民法律素质,营造法治氛围。二是齐头并进,提高依法管理水平。运用法治思维,要在法律允许的框架下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村规民约、财产公示制度、分配制度、任免制度、工作制度等等处理相关事务,做到有据可查,避免一言堂、处事不公等现象的发生。三是利用有效资源,培养好业务法治宣传员。镇村两级发挥好“五老”优势,围绕法治建设,做好法治宣传和人民调解工作。
溆浦县黄茅园镇人民政府
2023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