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黄茅园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市有关决策部署,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决心,用“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全镇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发展。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党建引领,党的建设常抓不懈
1.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首位,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全年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1次。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各项决策部署,及时向上级党组织请示和报告全镇各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和重要情况,确保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种好意识形态责任田。镇党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工作纪律。一年来,党委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4次,网络舆情分析研判4次。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
3.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镇党委中心组围绕学习主题每月开展一次专题研讨。各村(社区)通过“屋场会”、“农家书屋”组织村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动主题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4.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集中整治“四风”突出问题,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通过观看专题警示教育片,以震慑人心的案例教育全镇党员领导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进一步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活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依法依规行使公权力的意识。一年来,全镇开展廉政谈话13场次,批评教育3人次,诫勉谈话1人次,党内警告处分1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1人,目前立案审查3件。
5.深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贯彻落实“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严格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做到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一年来,召开党政领导会30余次,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发展措施,为黄茅园经济社会建设汇聚了磅礴力量。
(二)多措并举谋发展,经济发展形势向好
1.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我镇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主体责任、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清廉建设,积极营造快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全面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一件事”一次办要求,当好企业家的“娘家人”、“店小二”,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在黄茅园发展壮大。
2.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瞄准优质企业定向发力,因地制宜引进产业项目,引进1家企业完成注册资金2亿元。上海倾技仪表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亿元在金中村建设溆源农业休闲产业园,打造集康养中心、休闲中心,以及游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休闲产业园,目前已完成住宿、餐饮、娱乐、KTV包房等设施建设,已投入运营,后续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3.全力抓好农业生产。全面完成粮食播种面积任务45400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1200亩,旱粮种植面积14200亩。扎实开展耕地恢复,共复耕500余亩,为全年的粮食安全提供了切实保障。全力抗旱救灾保丰收,投入抗旱资金50余万元,发动2200人次,油、电抽水设施100余台,水管1万余米,确保无一人因旱情缺水断水,农作物实现了稳产增收。
(三)全力以赴抓衔接,乡村振兴有序推进
1.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积极配合县级有关部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向群众讲解非法集资案例,告知群众非法集资带来的危害,严厉打击非法集资活动,全年未发生非法集资上访事件。
2.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已脱贫户及监测户开展全覆盖大排查,定期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大排查整改行动,共排查出问题10个,目前已全部整改。动态排查摸底,突出因病、因灾等苗头性问题,将有返贫致贫风险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纳入监测范围,做到应纳尽纳,截至目前全镇监测对象共148户405人,其中未消除风险对象75户199人。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统筹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和生态护林员、光伏特岗等政策,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
3.抓实村集体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资产优势和政策优势,全力支持大埠村集体经济项目冷链仓储建设,大力扶持中药材、猕猴桃、白丝糯等特色产业,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增产增收。2023年我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30万元,其实金中村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大埠村集体经济突破30万元,12个村集体经济突破10万元。
4.加强惠民设施建设。实施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60户,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户,完成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135人次,完成两癌筛查1262人次,康复救助残疾儿童7人,新建农村户用厕所60个,新建停车位30个,安装农村公路安防设备15公里,农村新增基站2个,完成农村新增千兆光纤端口。
(四)众志成城守底线,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1.有效做好防汛、森林防灭火工作。森林防火期,严禁一切野外用火行为,扎实开展“敲门行动”和“敲锣行动”,与全镇居民签订安全承诺书10000余份,广泛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巡山护林,守好重要路口,严格落实重点人群“一对一”看护管控,切实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制定完善防汛和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组建了20支应急队伍,加强应急处突能力,确保险情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生态保护屏障高筑。坚定不移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着力解决环境突出问题,裸露山体复绿栽种树木8000余棵。以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助力疫情防控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等300余人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效。
3.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深入村组排查问题线索、化解矛盾纠纷,全年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社会治安迈上了新台阶。坚持问题导向,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行动,全年共排查安全隐患227条,整改落实227条,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县应急管理局向市里推荐我镇参评2023年怀化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二、主要成效及亮点
1.发挥“银发”力量,创建湖南省示范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选优配强退休老干党支部班子,同时把老年学校、老科协、关工委等涉老组织职能进行整合,充分发挥“五老”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引导“五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红色故事宣讲、助教兴学、矛盾纠纷调解等中心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今年,黄茅园镇关工委还被评为全市五好关工委、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2.因地制宜定产业,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力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全镇金银花、玉竹等药材种植规模达10000余亩,金银花加工厂6家,年产值达2200万元,金秋梨年产值达500万元。全力打造生态养殖基地,全镇共有生猪养殖场12家、特色驼鸟养殖厂1家、生态黑猪厂1家,年出栏生猪8万余头,驼鸟100余头,年产值达2.5亿元。全力打造白丝糯产业,全镇白丝糯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产量达100万公斤,白丝糯糍粑年产值达2000余万元,白丝糯产业被湖南卫视、怀化电视台、边城晚报等新闻媒体推荐报道。
3.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一是打造亮点。投入200万元打造合田村、金中村市级人居环境创建示范点,在大埠村、杨家山社区、爱家等村道路两边菜园和裸露空地搭建竹篱笆,描绘出一幅乡村美丽田园画卷。二是以活动促成效,以农村爱国卫生运动助力疫情防控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等300余人开展环境卫生大清扫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成效,目前全镇有省级卫生村8个,市级卫生村13个。
4.乡风文明走出示范。以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阵地,38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和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美化家园”“爱满四方”等志愿活动,群众之间互帮互助,互相监督的良好氛围蔚然成风。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虽然今年镇党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党建工作整体推进还不平衡,个别党支部工作质量不高、抓党建引领各项工作成效不明显;二是产业发展单一,没有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群众参与度不高,有效约束群众行为的措施方法尚未形成,基层治理成效仍需深化。
四、2024年工作打算
1.强化党建引领,不断筑牢基层堡垒作用。一是持续激发网格能量。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制度。持续建优建强基层党组织,深化党支部“五化”建设提质工程。落实镇党委主导、村(社区)党总支(党委)牵头、片长负责、微网格长直管等方式,统筹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乡贤、志愿者等各方力量,进一步优化架构,厘清“微网格”脉络,按照“一个网格一个群,每户至少一个人”的要求建立微网格群,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担、劲有处使。
2.聚焦产业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亮点。因地制宜定产业。依托山地海拔优势,鼓励中药材种植大户集中流转土地,种植金银花、黄精、杜仲、玉竹等中药材,打造1个集中连片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依托黄茅园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推动商贸物流业发展,抓好物流体系建设特别是农业、冷链仓储及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打造四县边境物流重镇。打造特色农业品牌。深入挖掘白丝糯文化,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白丝糯”文化,向社会各界讲好“白丝糯”故事,做好品牌宣传。按照“种植规模化,管理目标化,销售集约化”发展思路,规范行业秩序,进一步壮大“白丝糯”产业。结合耕地抛荒整治,培育种植红高粱,扩宽农户增收渠道。
3.精准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常态化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排查,加强对脱贫不稳定人口、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工作,加大对重点人群的关注度与政策倾斜力度,着重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抓住产业、就业两个关键,做到帮扶措施精准、政策落实精准、风险消除精准。持续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4.多措并举抓村集体经济发展。因村制宜,盘活资源,集中力量完成我镇集体经济壮大任务,以调优结构,提高效益为目标,盘活集体资产,对村集体所有土地、林地、水塘等集体资产,通过发包、租赁、参股、联营、合资、合作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
5.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抓整治。在各村居选择条件成熟的院落作为重点打造对象,由村居出材料,组织群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行“一村一景、一院一景、一户一景”,推动城乡环境大改善、大提升。
6.牢牢守住耕地和粮食生产安全底线。以“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耕地,组织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动员群众及时耕作,鼓励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措施助推粮食生产。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牢牢守住粮食生产安全底线。
7.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持续巩固提升“溆浦经验”,坚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坐班接访”和“村(社区)干部分片包户服务群众”基层信访工作模式,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强力开展“打非治违”,排查整治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闲置危房、消防等重点领域隐患,突出抓好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学校、食品药品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态势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