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镇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2-07-25 13:24 信息来源:溆浦县龙潭镇

半年来,龙潭镇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省、市、县党代会精神为导向,以建设“千年古龙潭·抗战决胜地”为战略目标,实干担当、精准发力,保证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现将2022年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半年的工作计划简要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着力强化党建组织引领,堡垒作用实现新增强。

1.乡村基层党建再见真效。一是大力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健全责任体系,促进“一岗双责”责任落实。逐级明确党建工作任务,推动党组织“触角”延伸至村(社区)、网格、户头,将党的工作细化到户到人。二是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狠抓纪律促作风严实,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加强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不断运用正反典型教育警示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底线。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三会一课”、专题学习研讨等规定动作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通过“微宣讲”、参观“红军墓”等实地教学等自选动作,用思想武装党员促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地落实,全镇党员干部聚焦民生实事,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党史学习教育质量,提升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实际效果,助推乡村振兴。

2.意识形态阵地持续坚守。镇党委把意识形态作为党的建设重要篇章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中,并与其他重点工作同步开展、同步落实。在深入传达学习贯彻意识形态相关文件基础上,组织全体党政领导参加理论学习中心组共6次、撰写学习感言30余篇,坚定“四个自信”,坚持“两个维护”。严格落实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严把宣传报道关口,半年来,在各级媒体平台发布新闻稿60篇,其中省级媒体10篇,市级媒体2篇,县级媒体48篇。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敏感时期、特殊事件舆论管控,切实将意识形态工作落到实处。半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负面舆情和意识形态领域事件。

3.党员管理方面更加严格。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半年来接收预备党员30人,转正25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6名;开展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五个到户”工作,1860名党员干部对全镇18030户进行全覆盖走访,收集问题1273个,召开民情化解会670次,解决问题1273个,调节矛盾纠纷150个。

(二)着力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全面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新落实。

一是聚焦中心,强化监督检查。加大公务接待、财务管理、机关作风和工作纪律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着力解决“四风”问题。严肃问责,深化作风建设。

二是全面全面从严治党,严肃执纪问责。半年来,共受理信访举报0件,办结3件,上级交办问题线索5件,其中立案8起,已办结3件,约谈1批次,提醒谈话1批次,在全镇范围内释放了执纪从严的强烈信号。

(三)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实施,统筹融合实现新跨越。

一是持续高质量壮大村集体经济。16个消薄村都确定了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截至目前,所有项目均已开工,综合完工率达到90%以上。一是虎岗等10个村与湖南雪峰山高铁索道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溆浦县高铁索道项目产业资金协议书,各村产业入股资金15万元,项目收益分红采取年底固定分红模式,年分红兑现按入股资金的10%予以支付。二是红岩村新建山银花加工厂一家,云盘村新建室内篮球场一座,均已完工,每村可增加村集体经济4万元以上。其他各村项目均在实施,确保2022年年底能如期完成任务。

二是严格排查监测,确保应纳尽纳。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6月10日开始,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问题排查整改专项行动,对于存在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逐一整改销号。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切实加强扶贫资产的管理、维护和监督,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截至目前,全镇现有监测户279户692人,其中风险已消除182户464人(边缘易致贫户109户287人、脱贫不稳定户37户94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6户93人),风险未消除97户228人。

三是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在各村(社区)开展“美丽庭院”评比活动,逐步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以庭院之“小美”助推乡村之“大美”。开展“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妇联清爽行动等120余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志愿服务队的示范引领作用。

抓实“拆旧”行动。按照“全覆盖、找问题、抓整改”的原则,对影响容貌的废旧建筑摸排,逐一登记建档,并将拆除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逐一进行销号。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危旧房屋进行重点拆除,全镇共拆除危旧房屋13栋,确保村庄整体空间布局趋于规范化。

抓实“示范”行动。着重打造示范区域,对区域内的农户庭院、立体墙面、公共道路进行示范创建,突出文明乡风元素和稳定主题。着重创建一批“示范户”“示范路”“示范庭院”等,同时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员户作为“示范户”的精品户进行创建。通过示范带动效应,逐步吸纳群众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

抓实“共创”行动。在村内召开主题党日活动,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主题进行宣讲。在人居环境整治的大局方向上,村“两委”和乡村振兴工作队勠力同心,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形成人居环境示范村“共创”的合力。

目前龙潭镇贵和村、阳雀坡村、莲河村三个市级人居环境示范村的创建和市级挂牌督办村金牛村都在同步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四是聚焦乡风文明,着力引导移风易俗。一是在梁家洞、贵和、岩板、阳雀坡等四个村召开乡风文明试点培训,做好党性教育培训,带动全镇乡村文明治理。二是常态化开展理论政策宣讲、道德讲堂、关爱帮扶、调解矛盾、义务劳动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20余次。三是广泛开展乡风评议,引导农村群众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树立文明新风。

(四)着力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工作目标实现新突破。

1.稳步推进农业生产,稳固发展根基。农业生产作为农村发展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镇一直将农业生产发展作为工作的重点。在传统水稻等种植业的基础上,我镇已形成楠竹、金银花、油茶等中药材产业,茶叶、金秋梨、猕猴桃、甜脆柿等产业集群,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加快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实施进程。

一是狠抓粮食生产。稳定农作物播种面积,全镇半年来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3万亩左右,平安应对洪灾,确保粮食总产基本稳定。开展秧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6000人次,发放各类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料800余份,使用无人机喷洒去除松毛虫3100亩松林。二是畜牧产业规模发展。全面完成动物防疫工作任务,积为广大农户提供技术扶持。半年来累计出栏生猪7万余头、家禽8万余羽。

2.常态推进疫情防控,创新防控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推进防控落实。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严格落实“五包一”制度,建立常态化疫情防控指挥体系,保证信息排查上报畅通,完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怀化市3月18日出现疫情以来,龙潭镇全体干部职工取消休假,值班值守,全面防疫。并开展疫情防控培训3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1次。二是持续加大境外和风险地“返溆”人员管控。按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严密管控境外滞留人员,“返溆”后实行闭环转运管理,并加大中、高风险地区返怀人员排查管控,返怀后立即按照要求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三是全面开展疫苗接种。为构筑免疫屏障,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政策宣传,加快推进疫苗总体接种率和加强针接种的接种,确保“应接尽接”“能接快接”。四是全面推广场所码的使用,创新疫情防控机制。做到只要进入人流量密集的地区就要落实扫“两码”、测体温、戴口罩等措施。半年来全镇申领场所码3450个。

3.全面开展房屋排查,筑牢安全底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中央、省、市有关建筑房屋安全排查整治的指示批示和会议精神,迅速开展房屋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通过“现场排查+查阅资料+技术鉴定”等方式,严格落实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其他班子成员分片包干、片长包片、驻村干部包村实行分工的责任机制,通过分片包户、包栋、包网格,全面下沉开展“敲门行动”,做好房屋安全信息采集和政策宣传等工作,及时上报相关问题,最大限度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坚决做到“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

龙潭镇共有房屋建筑17305栋,其中农村房屋15514栋,城镇房屋1791栋。截至目前,发现存在风险隐患37处,整改37处,拆除危旧房屋13栋。

(五)着力落实惠民实事政策,幸福指数实现新提升

1.城乡居民就业更加充分。全力收集就业信息,拓宽培训就业渠道,帮助群众80余人解决就业问题,推荐入职比亚迪等企业。2月16日,开展“春风行动”招聘会,共有500余人参加应聘,90余人填写了求职意向登记表。

2.文教卫生服务更加细化。协助开展校园周边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禁毒和“反电诈”等工作,对中小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消防安全、防震减灾等应急演练。

(六)着力强化社会综合治理,安全基石实现新稳固

1.安全生产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化烟花爆竹、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建筑施工、人员聚集场所、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检查,半年来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检查30余次,持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示范创建,共计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8余次,努力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重拳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常态化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专项治理客运车辆超载、摩托车非法营运及无牌无证驾驶,查处报废摩托车60台,查处无证驾驶64人,查处非法营运8起,查处未戴头盔198余起,查处非法安装遮阳伞100余起,开展交通劝导人数1000余人次。

2.信访维稳工作。常态化坚持“村级组织书记工作日轮流坐班中心接访”制度,创新拓展基层信访工作“溆浦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妥善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着力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基层治理有序、规范、和谐。半年以来,我镇信访量大幅降低,群众满意度逐步上升,进京访为零。

3.防溺水工作。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属地管理、考核问责”的工作思路,强化全镇各级各部门和学校的工作职责,落实“九长”负责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防学生溺水工作机制,通过宣传车、便民服务群、会议、公开信、村村响广播、树立警示牌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防溺水安全常识及自救知识,教育引导中小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半年来实现学生“零溺亡”工作目标。

4.综治工作。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认真开展综治大走访活动,定期搜集各类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会商反馈,提高群众对我镇平安创建活动的知晓度和参与度。镇级值班人员及周边村(社区)干部组成巡逻队伍,开展夜间治安巡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5.森林防火工作。在清明节等防火“特护期”,驻村干部、村干部分片包保,生态护林员全天候巡逻,一旦发现火情,“打早打小打了”,严防野外用火。半年来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事故。

6.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加强日常巡察,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及时转移群众。3月17日,开展全镇防汛防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落实应急预案。5月-6月,强降雨期间,全体干部值班值守,加强对重点水域的巡查巡视。半年来未发生一起汛期灾害事故。

二、主要成效及亮点

(一)应急转移工作安全高效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职责,切实推进组织体系建设。调整龙潭镇防汛抗旱指挥部,成立党委书记为政委,党委副书记、镇长为指挥长的领导体系。调整完善防汛抗旱抢险应急分队,成立抢险救援组、医疗防疫组、后勤安置组、交通管制组。

二是突出重点,狠抓关键,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坚持把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作为应急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按照“广覆盖、易操作、重实用”的思路,重点强化易发、多发灾害和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着眼于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检验预案、教育群众,从突出演练重点、严格处置流程出发,积极开展了相关应急预案演练工作。

3月17日,龙潭镇镇本级在梁家洞村一、二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报木村水库开展防汛防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其余各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骨干山塘、水库由片区统筹开展演练,全镇共发动1000余名干部群众参与。通过开展演练,进一步增强了全体民众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受到了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5月9日,龙潭镇普降大雨,镇党委、政府以汛为令,迅速行动,落实应急避险防灾措施,启动防汛防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严阵以待防大汛,各村(社区)、各部门坚持24小时轮班值守,加强对辖区山塘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危桥险路、老旧房屋、城区低洼地段、人口密集区域的巡查摸排,全力疏通道路交通、抢修受损电力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疏散转移受威胁群众,确保不死一人、不垮一库一坝一堤。当日安全转移安置群众106人,未造成任何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二)粮食生产及耕地抛荒工作再见成效

1.明确责任担当。半年来,就粮食安全及耕地抛荒治理工作多次召开党政领导会议和村镇干部会议,印发了相关文件,并签订责任状,现场交办了问题。采取党政领导和片长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网格包户头的模式,将粮食生产安全和耕地抛荒治理责任压紧压实。

2.宣传引导并举。充分利用“村村响”、短视频等宣传渠道,发放发展粮食生产政策宣传要点明白纸、《致农户的一封信》、治理耕地抛荒限期整改通知等,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补贴、农机补贴、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农业保险等等相关政策,做到家喻户晓,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截至目前,全镇共制作大型宣传牌5幅,镇村两级宣传横幅和标语200余条幅,流动宣传车120余台次,村村响广播全天候播放。

3. 积极推动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无力耕种的抛荒耕地承包农户采取转包、出租等方式流转耕地经营权。2022年石湾村和中华村分别引进溆浦县徐华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溆浦县刘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农业企业两家,流转农民种植意愿不强的土地面积150余亩,广泛种植白丝糯、魔芋、大豆等优质农产品。

4.台账管理落实。各村(社区)层层建立耕地抛荒治理台账,做到一处抛荒,一名领导、一名负责人、一名技术指导员、一个治理措施,逐处销号。

截至目前,全镇现有耕地面积61886亩,其中水田面积52153亩。已落实水稻种植面积46027.39亩,较去年增加水稻种植面积17%,对水利条件较差的也种上红薯、玉米、黄豆之类的农作物,旱地面积共有17260.91亩,做到不抛荒一丘,不弃耕一分。全镇涌现出种田能手和种植大户4户,其中承包100亩以上的1户。全镇拥有农机26台(组)。治理耕地抛荒面积已完成111.52亩。

(三)网民留言工作保持先进

一是深化思想认识,强化舆情管控。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网络强国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宣传部的帮助指导下,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不动摇,把网络舆情管控和引导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一项重要抓手,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以机关干部和村级网络信息员为首的“转发队伍”、以青年干部为首的“网评队伍”。

二是积极回应诉求,重视网民留言。坚持还原事实、公正透明,问题导向、对症下药,高度重视网民留言办理工作,2021年,共办理网民留言32起,其中人民网领导留言1起、问政湖南7起、知乎网1起、红网百姓呼声23起,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夯实网评网宣基础。建立健全了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机制、互联网舆情信息监管和处置、网评员队伍建设机制等,为网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将网络安全宣传、党史学习教育、建党百年主题宣传等有机结合。推行微信群“网格化”管理,安排专人担任舆情信息员,对一些苗头性问题努力做到早预见、早发现。加强对政府网站的维护,及时引导发布实时信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网上舆论航向,创新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网络环境。

(四)其他表彰和荣誉

2022年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单位、怀化市2021年度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先进单位、2021年度溆浦县动物防疫站工作先进单位。

三、存在问题及不足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镇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对照县委、县政府工作要求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一是特色亮点工作彰显不足,“一村一景”特色村居打造力度不够,特色产业相对薄弱,产业链条较短。二是社会矛盾隐患依然突出,历史遗留信访问题较多,信访维稳工作创新需要继续增强;三是自身建设仍需加强,镇村两级干部攻坚克难、创新能力和公仆精神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2022年下半年龙潭镇总体工作思路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实施“兴工强县、基础提质、文旅融合、统筹城乡”的工作要求,紧扣“千年古龙潭·抗战决胜地”战略定位,以坚定“两个决心”,培育“三大品牌”,打好“五个基础”为主线,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奋斗姿态,砥砺前行、拼搏实干,奋力谱写龙潭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担当战略使命,坚定“两个决心”。坚定干事创业的决心,紧扣“千年古龙潭·抗战决胜地”战略定位,通过转变工作作风、提高队伍素质、提升服务水平、提振干事激情,坚决完成各项工作目标。坚定服务群众的决心,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健全激励措施和容错机制,让干部勇于干事担当,将为群众排忧解难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手段。

2.坚持党建引领,培育“三大品牌”。持续推进亮点工作建设,打造具有龙潭特色的品牌。一是培育“特色产业”品牌。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继续壮大旅游、种养、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做大做强猕猴桃、金秋梨、茶叶、油茶、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繁荣村集体经济。借助南航、雪峰山旅游和各大电商平台扩大销售渠道,带动农产品推广,扩大乡土品牌影响力及辐射面。二是培育“过硬党员“品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和重点任务,以实干为导向,凭实绩论英雄,培育“信念、政治、责任、能力、作风”全面过硬的高素质党员队伍。三是培育“网格服务“品牌。以党组织阵地为核心,大力发展“融入式”党建,建立“党建+微网格”等基层治理品牌。

3.注重统筹兼顾,打好“五个基础”。一是打好人居环境基础。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总抓手,按照“六无一全”要求,扎实开展“五治”行动,着力推动打造“一村一景”,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努力打造实力龙潭,提升活力龙潭,彰显魅力龙潭,构建幸福龙潭。二是打好安全生产基础。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宣传教育和监管执法,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进行不间断排查整治,推进应急能力建设,提升应急排险的能力。三是打好民生保障基础。全面落实就业保障政策,依托社会救助保障,实行项目化帮扶,同时做好退役军人就业扶持、帮扶解困、权益保障等工作。四是打好党风廉政基础。深化“廉洁村务”“清廉溆浦”“洞庭清波”等专项行动,夯实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基础,努力提升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职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强化制度约束和执行。五是打好社会治理基础。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以社会治理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零上访”“零事故”“零发案”创建,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龙潭镇人民政府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