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文明创建工作的各项政策要求,始终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明创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突出重点,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统筹抓好全镇文明创建工作。
一、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突出文明创建工作的思想保障。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在接受新思想上还有较大进步空间,所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首先就要推动群众的思想建设,始终把思想建设摆在第一位,通过多种形式组织群众学习,例如村民会议、院落群众聊天发言、微信平台网络学习等,鼓励群众多学习多思考,不断接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洗礼,进一步巩固思想建设的成功,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障。
二、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比活动。“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是全体村民代表在会议上投票选出来的,代表了村支两委及广大村民群众的认可,鼓励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尊老爱幼、与人和善、家庭和睦,努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周围邻居树立榜样,争当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三、切实开展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围绕改作风、树新风、促民风的工作思路,着力开展了一些贴近群众美好生活愿望,满足百姓精神食粮需求的活动。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我镇三个文明精神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镇村两级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强化组织领导,搭建了六个平台,开展三项活动,建好三类队伍,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序开展。江溪垅村、顿脚水村配合县文明办开展演出活动2次,镇村两级组织各类文明实践活动100余次,购置志愿者服装120余套,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评选。加大宣传力度,制作宣传栏10副。特别是2020年以来,为了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全镇文明实践志愿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以身作则、不怕牺牲,冲锋在一线,为全镇群众树立了榜样。
四、结合实际,打造特色亮点。进一步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改善群众精神风貌,提高村镇文明程度;加强乡风文明宣传普及,加大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发挥村规民约的约束力,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倡导婚事新办、白事简办、他事不办,引导村民不奢侈浪费、不盲目攀比;通过举办农民运动会、文艺晚会等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自觉远离打牌赌博、地下六合彩、黄赌毒,从而改变陈规陋习和不良风气。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宣传和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助推乡村振兴。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持续开展,要制定详尽的实施计划,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切实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抓实抓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