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江镇2022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2-07-10 21:10 信息来源:溆浦县桥江镇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成效:

(一)坚定不移强化政治建设

持续加强理论武装。一是积极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镇党委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和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省、市、县委的部署要求,上半年共开展6次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学习主题包括“十九届六中全会”、两会等重要讲话精神,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等。有力营造了团结和谐的政治氛围,增强了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举办主题党日活动共开展6次主题党日活动,在活动中以打扫卫生、扫黑除恶宣讲、无偿献血等形式引领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提高党性修养水平,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强化担当推动改革发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了激励机制,积极发挥优秀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奋勇当先、实干担当。

积极推进党建工作。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一方面高标准召开民主生活会,会上党政领导按照“红红脸、出出汗”的要求,围绕主题,每位党政领导自身深入查摆问题不少于3个。另一方面各党支部严格按照要求召开组织生活会和“双述双评”会议。优秀支部书记做工作报告,增强学习交流,在全镇营造创先争优的工作氛围。二是开展党员春训活动,通过主题宣讲、业务学习、民主测评的方式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让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学习党员权利和义务。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从年龄、学历等方面从优吸收入党积极分子51人。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落实“导师帮带”和“跟班学习”制度。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经验丰富的“老乡镇”“老支书”和各类专业技术能手等群体中择优推选导师,健全完善导师库,对新任、集体经济薄弱村、矛盾复杂村、软弱涣散村、整建提质村党组织书记“一对一”结对帮带,每周入村指导1次、每月集中开展1次工作会商、每年组织帮带对象到先进村考察或跟班学习1次。有计划地安排村书记到县乡部门及先进村跟班学习。四是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摸底。根据《湖南省常态化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施办法(试行)》文件精神要求,认真排查,认定蛇湾村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召开1次高标准组织生活会.计划培养1名优秀青年为入党积极分子,储备村级后备干部2名。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是落实主体责任,镇党委书记伍巍卿带头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对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其它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层层传导压力,强化责任担当。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新出台《桥江镇2022年干部职工内部管理制度》,严格考勤管理,镇纪委每周随机查岗3次,强化干部职工上下班工作纪律的监督管理,确保干部管理制度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三是开展专项督查行动,成立了镇纪委、应急、执法大队等部门联合执法小组,开展了元旦和春节的“纠四风”专项督查,对安全生产、作风建设、疫情防控等工作进行了专项督查。四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结合全体干部大会,党员大会等形式以会代训,党政领导带头上廉政党课、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加深对干部职工的廉政教育,并要求撰写学习心得保证时刻坚守底线,不越线。五是严抓队伍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党风廉政工作制度,筑牢防腐拒腐防线,严查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惩治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以“铁腕”手段拔掉作风建设“软钉子”,全面提升干部队伍形象。上半年我镇共立案审查4件,已办结3件,党纪处理3人。

(二)多措并举做好各项工作

社会综合治理不断强化。一是强化安全基础保障能力,以为党的二十大创造安全稳定环境为重大政治任务,着力提高本质安全水平,认真开展了烟花爆竹“打非治违”、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和校车及客运车辆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燃气及危险品化学品专项整治行动,落实“路长”、“巡路员”主体责任,每日巡查重要路段路口1次。开展摩托车“一带一盔”常态化行动。一季度累计查处100多起,处罚30多起。打击非法运营车辆,累计查处30余起,处罚7起。确保辖区安全稳定,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二是全面开展农村自建房安全排查。对本辖区内所有自建房屋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区分农村自建房和非自建房、自主和经营两种。全面摸清自建房屋建造年代、结构类型、建造方式、房屋用途、安全状况,重点排查结构安全性、经营安全性、房屋建设合法合规性等情况,对排查发现隐患的房屋,落实所有人权人(使用人)主体责任、实行一户一策、一房一策、先急后缓、分类分级处置,逐一明确整治方案,挂牌督战、清单管理、对账销号。截至6月26日,全镇共完成12399栋自建房普查工作,已扫清全镇所有自建房,目前已在开展全体经营性房屋鉴定工作。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不断推进,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办公室,组织专人严抓各村卫生情况。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上半年对全镇29个村居的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共计进行三次,评出优秀村及最差村。创建了两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独石村与章池村),美丽院落60户(独石村、黄潭村、章池村、罗卜田村四个村)。四是严控信访舆情,两会期间对辖区对象户重点关注,安排专门人员全天值守,每天汇报对象户动向2次。镇村干部积极开展综治走访活动,深入群众填写问卷、宣传政策、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扼杀在萌芽状态。五是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定期报送线索摸排情况,随时报送动态及突发情况,彻底铲除了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深入开展“五个一批”专项行动,切实为社会大局稳定“保驾护航”。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黄潭村、独石村先后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省级文明村”“全国文明村”。

统筹推进社会事业。一是开展耕地抛荒及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工作,粮食稳则天下安,桥江一直素有“溆浦粮仓”之美誉。目前全镇有耕地5.8万亩,其中水田3.4万余亩,标准化水稻良种生产基地3500亩。已完成对全镇27个村抛荒面积的全面摸底,27个村共上报抛荒面积225亩,为下一步抛荒整治工作打下基础。于5月底全面开展对疑似抛荒的13969个图斑具体情况进行逐一核实,共计8432.49亩,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镇27个村的核实工作,共计817.63亩。二是保障农业生产春耕备耕工作。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适度调整水稻播种面积,严格管控区退出水稻种植改种面积345亩。加大优良品种推广力度,免费发放玉米种子700kg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认真落实抗灾减灾工作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降低主要农产品因灾损失。全镇目前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库存供应充足,有力保证了春耕生产。三是农业农村工作健康发展,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推广种植业、养殖业无公害生产技术,加强农业化学投入品的监管,严把化学投入品的污染关口;积极开展动物防疫,召开全镇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会及29个村居的动物防疫员参会,全面落实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全镇规模养殖场达60家,对各个规模养殖场进行宣传、消毒和疫情管控。截至目前无疫情发生。有力推进河长制工作,聚力开展样板河创建,河道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四是防火防汛严阵以待,每日播放“村村响”防火防汛广播,严格火源管理和汛期隐患排查,组织村(居)开展抗洪抢险避灾演练2次。值班人员每日对重点区域及地质灾害点巡逻2次,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和洪涝灾害。

(三)全力以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是以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以章池村大棚蔬菜、水果基地集体经济为切入点,带动周边果蔬产业发展。围绕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扩大柑橘、油桃、无花果等示范区种植面积,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发展模式,致力打造精品水果之乡。将通过资金资源入股分红、固定资产租赁收益、为企业提供服务性收益,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双赢”。二是以产业发展助推基础提质。通过创建产业示范区,进一步改善农田耕作条件,兴修机耕道、田间渠道、铺好乡村产业路,有效解决农民出行和耕作不便等问题。加大山塘水库修鄯加固,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三是以传统古法工艺做大红糖产业,将红糖产业融入地方文化特色,优化资源整合,进行精细加工和精品包装,致力将“老字号”品牌宣传好、传承好,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在大湾、蛇湾、兴旺等村的沙土地带进行了甘蔗种植,总种植面积达1600余亩,其中又以“蛇湾片糖”、“大湾红糖”风味、销量最为突出。蛇湾村共有3家红糖作坊,年产量约20万斤红糖,年收入200万元左右。大湾村土地总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80亩,甘蔗种植达到500余亩,年产红糖60万斤,现有红糖生产企业7家,大湾古方,楚之古味持有QS质量认证和商标。其余5家为中小型作坊。红糖工厂采用电锅炉制糖,每锅可熬制20斤红糖左右,可制成重约1斤的红糖20包,每包售价20到25元不等,年产值达千万元,目前已销售至全国各地。四是以桥思公路为契机积极推进文旅融合产业。S249桥思公路全长23.6公里,是我县的一条黄金旅游线,途经我镇5个村,依托辖区的田、渠、河、岸打造旅游产业和户外运动、体育产业融合的“骑游小镇”。拉通建好菜园村到联合村4.5公里河堤两岸油沙路和防洪大堤,打造大堤沿河风光带和美丽河湖水域线,建成城市中心的“后花园”。五是聚焦基础提质,推进村庄规划建设。严格按照县乡两级国土空间级规划中确定的用途和管理要求,对灶坪、楠竹坑、紫荆、白岩冲、等村进行了村庄规划。同时,对镇区大桥西北处51.94亩规划用地进行了设计。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并积极配合县职能部门完成征地拆迁和土地储备后续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前期江景小宗地转让拍卖,新城建设周边设施配套齐全,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在致力打造“一核三级七星”明星城镇建设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二、存在问题及不足:

我镇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思想觉悟不够高,创新思路不够宽,发展还有阻力;

二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经济发展总量不够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各种社会矛盾依然部分存在。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桥江镇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对照“生态立镇、产业兴镇、工业强镇、旅游富镇”的发展定位,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使命感,发扬“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的精神,有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坚持高站位推动,严党纪、抓基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一是提升班子自身建设。按照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的原则,深入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始终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汲取奋进力量。二是强化党员干部管理。强化党员干部模范意识,积极发挥优秀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以正视听、明导向。深入开展“宣战庸懒散,提振精气神”作风大整治行动,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完善奖罚机制和履职责任,让有为者有位、让实干者实惠,争创学习型、实干型、服务型、亲民型干部队伍。三是着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预防为主”的方针,集中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坚持高质量发展,稳增长、扩产能,全面增强发展后劲。一是做强支柱产业。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工作,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坚决整治耕地抛荒乱象,大力促进粮食生产、扩大种养殖产业规模、提高抗灾避害能力,不断稳固“溆浦粮仓”地位。不断加大对红糖产业的生产科技研发和资金投入力度,持续扩大甘蔗种植面积。积极依托原产地优势资源,孵化红糖种植、加工一体化龙头企业,优化加工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扩大红糖品牌效应,实现由特色产业原产地资源优势向产业融合发展优势大转变。二是推进潜力产业。依托我镇生态资源优势、劳动力富余优势和毗邻县城、高速出口所在的区位交通优势,结合辖区群众种植蔬菜的传统习惯,在章池村试点反季大棚蔬菜种植产业,目前产量效益均反响良好,下阶段计划在高速口周边罗卜田、大湾等村大力推广,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三是创新发展方式。引进云南沃丰农业与进驻我镇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实行清单式、计划式的“定单农业”生产项目,确保农产品收购有保障、农户种植有盼头,有效激发农民群众产业种植热情,拓宽增收方式。同时,鼓励村民积极参加技能培训、学历教育,提升自身素质。

坚持高标准治理,定规划、优环境,全面加快乡村提质。

一是持续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继续“铁腕”手段查处“空心房”“大棚房”及违规乱建等行为。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继续配套完善灌溉、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配合县职能部门做好沙湾新市场建设的征地拆迁和土地储备后续工作,拉通建好河堤两岸油沙路和防洪大堤,打造防洪大堤沿河风光带。进一步健全完善集镇治理体系和管理长效机制,做到城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三是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推进源头分类减量、资源化处理利用,深入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

同时,练好“十指弹琴”本领,统筹做好各项重要工作,坚持优服务、惠民生、保安稳,全面提高民生福祉,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实现桥江镇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中国溆浦县桥江镇委员会

2022年6月27日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