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5-03-05 14:45 信息来源:溆浦县均坪镇

2024年来,均坪镇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揽,以全面振兴乡村为抓手,以美好生活为追求,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全力推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社会治理全面提升,凝心聚力推动均坪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突破。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促振兴

一是稳步推进产业发展。依据农业凸显本地特色,依托自身优势科学谋划,对乌龟山进行休闲旅游开发,配套产业路和附属设施项目推进顺利。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召开本地乡贤、在外能人座谈会,到上海、浙江等地开展实地招商,鼓励大家利用自身优势,助力家乡落地一批定位精准、带动发展、惠及群众的产业项目,目前已有两名在外能人拟在家乡开设一家电子设备加工车间和打造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已达成初步意向。

二是夯实粮食安全责任。主动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大力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2024年,整治耕地抛荒面积400余亩,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000亩,水稻产量高产示范片4个,免费发放油菜种子和硼肥14100包。协助大户、专业合作社操作维护大型犁田机8台,农药喷雾无人机5台,日烘干量达5万斤的大型烘干机2台。

三是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对道路交通、水利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摸底,积极筹资筹劳、主动向上争取资金,全面完成了板溪、明家塘、岩落湾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了烟明坡水库除险加固,板溪村水毁公路护坎建设、渠道清淤维修,向家塘村防洪堤渠道维修、水渠硬化,先锋村水渠新建等项目。

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组织全体帮扶(联系)责任人定期开展摸排,坚决防止出现返贫的情况。引导群众发展种养,鼓励农户自力更生、勤劳务实,根据村落实际和天然优势,积极发展农业种植和家禽、生猪养殖。因户施策帮助就业,摸清村组正常劳动力底数,及时与就业部门对接,帮助农户就近就业、增加收入。

(二)扛起责任保安全,筑牢防线护家园

一是严抓消防安全。发动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力量,以网格为单位,开展“敲门行动”,深入每家每户,宣传消防知识,排查安全隐患,将消防安全知识送到每一户居民家中,确保宣传无死角、全覆盖。组织派出所、应急办、综合执法大队、支村“两委”工作人员对全镇所有重点场所、农村团寨的消防设施、用火安全、农村违规用火、烟熏腊肉等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整治管理,切实从根源上消除火灾隐患,广泛提升群众的消防意识。

二是严抓森林防火。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巡查频次、健全应急机制。在入镇、入村、入山路口设立森林防火宣传点,镇村两级干部和护林员全部参与巡查值守,民众防火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全年共出动森林防火流动宣传巡逻车辆78趟,出动执法工作人员210余人次,发现、制止违规用火行为6起并予立案处罚。

三是严抓防汛抗灾。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值班值守,抓好联防联控,有效构建起分析预警、抢先预防的防汛应急工作格局,以全域联防、多级联动、党群同心的创新举措,切实织密了应急响应“责任网”,筑牢了防汛减灾“安全堤”,今年汛期共转移群众462户1116人,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以人为本惠民生,服务群众暖人心

一是全力抓好民生保障。着眼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帮困救助工作,累计帮扶困难对象282人;落实残疾人“两项补助”637人,完成残疾人无障碍改造10户;送残疾儿童参加夏令营2人次,慰问困境儿童及孤儿40人。全面落实军人优抚待遇,发放特困军人慰问金34人。

二是优化就业服务体系。利用多元化平台广泛发布就业信息,助力求职者精准匹配岗位,全镇共计特岗45人、扶贫车间1个,劳动力就业42人,共完成外出务工推荐8000多人。

三是着力打造和美乡村。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稳步推进文明卫生创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认真落实每周二、周五集中清扫行动,集中攻坚整治清理臭水沟、危旧房屋和露天棚厕40余处,全面宣传动员群众搞好房前屋后“八整洁”,乡村面貌有了明显改观。

四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满足全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文化自信。截至目前,共开展均坪镇和美乡村“中医杯”篮球联赛(村BA),“屈子行吟·诗歌之源”等多场大型活动,参与人次累计6000余人。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握好党建引领“方向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是紧盯“突破点”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坚决防止学习形式化、套路化、表面化,深化学习实效、提振干事动力。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载体,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通过领导帮带、集中培训、实践锻炼、压实担子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年轻干部综合素质能力。

二是坚持“薄弱点”疏通筋骨。持续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加强宣传引导,力戒形式主义,以良好作风保证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同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完成本地区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防止“两张皮”。

三是把好“关键点”夯实基础。常态化组织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回头看”,全面规范提升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乡村振兴发展软实力。完成村(社区)班子运行情况调研,做好支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摸排和培养。

四是守好“落脚点”锤炼队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抓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工作例会”“三谈”等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学习典型案例,促进专项整治工作有效落实。不断强化政治监督,开展常态化日常监督,持续增强镇村干部遵规守纪意识。

(二)做好项目攻坚“大文章”,推动提质增效稳增长。 

一是千万工程再深入。持续探索“党建+项目+产业”发展模式,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把“千万工程”推向纵深。以先锋村“湘西黄牛”为共富先导村,推动全镇植入特色养殖产业,依托专项资金、结对帮扶、乡贤企业等多方力量,实现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富起来。

二是项目落地再提速。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大协调服务和跟踪督办力度,加速助推均坪镇中心小学老宿舍楼、板溪村防洪堤、金溪界村渠道硬化、均坪镇灯光球场项目完工,推进老农贸市场拆除重建项目立项,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对接,争取资金项目,不断完善人居饮水、水利灌溉等项目,为全镇发展赋能等。

三是招商引资再突破。立足我镇区位优势,动员各村党员干部、乡贤名人积极对接均坪籍在外创业企业家,召开座谈会,为均坪发展建言献策,建立招商项目线索库,储备各类招商项目线索,助力家乡落地一批定位精准、带动发展、惠及群众的产业项目。建立“一站式”服务模式,明确服务流程、服务规范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多样化的服务。

(三)奏好乡村振兴“协奏曲”,推动因地制宜谋发展

 一是扎实推进“八大行动”。细化“数据大比对、全员大走访、问题大排查、资金大支付、政策大兑现、政策大宣传、设施大维护、卫生大清扫”工作任务,在责任、政策、工作“三个落实”和脱贫成效“一个巩固”上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坚决守住不返贫不致贫底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提高村民认可度、满意度、幸福度,努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画卷。

二是狠抓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全体镇村两级干部、党员、保洁员带动群众开展一次全镇集中清扫活动,重点针对集中院落、公路沿线、河塘沟渠、房前屋后开展一次彻底清扫。做到“扫干净、摆整齐、有精神”,促使乡村整体环境卫生进一步提升,群众环境卫生意识进一步提高。

(四)念好平安建设“三字诀”,推动和谐稳定保大局。 

一是“严”字当头,严密筑牢安全生产之基。持续强化督查检查和隐患排查,严格整改销账制度。紧盯“三小场所”、道路交通、森林防灭火、防汛等重点行业和领域,扎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和隐患治理各项工作,持续跟进自建房建筑安全排查整治,切实巩固安全防治成果。

二是“实”字托底,求真务实推进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加强村里矛盾调解力量,继续发挥基层治理作用,着力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强化领导包案机制,继续丰富“党建+村规民约+幸福基金”的村级治理新模式,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持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使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有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杜绝未成年人涉法问题的发生,确保镇域和谐稳定。

三是“早”字为先,及早谋划部署应急管理。持续推进应急能力、防灾减灾救灾建设,完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强化应急实战化演练,做好应急值班值守,提高综合处置效率,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打好民生实事“组合拳”,提升群众幸福获得感。 

一是全力抓好民生保障。进一步推动精准救助和“政策找人”工作机制的落实,持续完善动态管理机制,确保保障对象有出有进,保障标准有升有降。持续完善主动发现机制,主动落实保障救助政策。让民政救助政策惠及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让民生保障工作更有力度、更有温度、更有深度。

二是担起粮食安全责任。切实担负起保障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形成工作合力,切实解决制约粮食生产的突出问题。立足我镇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的基本市情,坚持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围绕稳粮增长,全力以赴抓好粮食种植、高标准农田建设、抗旱节水等各项工作,为全年粮食丰收打牢基础,全力保障粮食安全。

三是优化就业服务体系。不断强化就业优先工作主线,运用各类政策、措施和服务内容,全力助推就业工作有效提升。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数据化赋能、智慧化支撑的基层就业服务格局,把“家门口”就业服务建成群众想要的、愿去的、解决实际就业需求的港湾,打造成为暖人心、聚人气、有温度的服务平台。

四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进一步丰富文体活动内容、扩大文体活动影响力,打造均坪镇和美乡村篮球联赛品牌,积极组织辖区居民开展各项体育健身活动,搭建展现风采、交流共享的互动舞台,通过活动增加邻里感情,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全镇凝聚力。

初审:向宇 复审:邓丽君 终审:张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