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蒙镇人大主席团2025年工作规划

发布时间: 2025-01-09 16:06 信息来源:溆浦县思蒙镇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思蒙镇人大主席团将严格贯彻落实省委“三会三文”精神,紧紧围绕镇党委的“创建旅游核心镇,打造魅力新思蒙”这一目标,以“广聚民意,反映民声”为主题,开展联系选民活动,深化开展各项社会调研活动,征求选民的看法和建议,促进我镇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讲政治,用新思想引领人大工作新征程。

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依法履职的全过程,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在思想上、工作上、行动上同镇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使人大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努力把镇党委的重大决策意图上升为全镇人民的共同意志,不辜负人民的信任、不辜负崭新的时代。

二、深入贯彻落实“三会三文”精神,夯实履职基础。

一是深化党委人大工作会议实效。每季度召开党委人大工作专题会议,结合“三会三文”最新要求,研究制定乡镇人大工作重点任务清单,细化责任分工,确保党委决策部署与人大工作同频共振。建立“党政领导+人大代表”联学机制,邀请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宣讲政策法规,推动理论学习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二是规范人大主席团会议机制。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主席团会议,围绕乡村振兴、民生实事、基层治理等议题开展专题研讨,形成“会前调研—会中审议—会后督办”闭环管理。建立主席团成员联系选区制度,每人定点包联1个村,定期收集群众诉求并纳入会议议题。三是创新代表履职培训模式。实施“季度集训+专题实训”计划,每季度举办1次政策法规集中培训,重点学习《怀化市县乡人大工作36法》,每半年开展1次屋场会实践教学,重点提升代表在产业发展、矛盾调解中的实操能力。持续更新“湖南智慧人大”法律法规学习板块,定期推送政策解读、履职案例,实现“碎片化学习、常态化充电”。

三、抓实抓细人大常规工作,提升监督效能。

 一是强化重点领域监督。围绕民生大计,把广大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教育、卫生健康、营商环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自建房、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粮食安全等工作作为监督重点。紧盯项目资金使用、人居环境整治、惠民政策落地等环节,完善民生实事项目“代表票决—跟踪问效—年终评议”全流程监督机制,选取3-5项群众关切项目开展专题询问,最终在“智慧人大”平台发布监督通报并限期整改。二是深化执法检查行动。联合镇应急办、市监所等部门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每季度对思蒙镇学校、思蒙镇幼儿园、校园周边商店和思蒙湾村集镇等场所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建立隐患台账并挂牌督办。三是持续开展法治护绿行动。聚焦生态保护红线、河道治理、林地违规占用等问题,组织代表开展《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执法检查,推动问题整改销号。四是持续开展法治护企行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检查惠企政策落实、涉企执法规范等情况,设立“企业诉求直报通道”,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五是开展专题视察调研。组织代表实地查看视察桥思公路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及资金使用情况,针对征地拆迁等矛盾召开现场协调会,推动项目按期竣工。围绕乡村旅游发展,深入调研思蒙镇景区规划、文化资源挖掘、配套设施短板等问题,形成专题报告并提出“文旅融合”发展建议。六是优化议案建议办理质效。实行代表建议“分类分级”办理机制,对跨部门复杂问题由主席团牵头协调,确保办结率、满意率“双提升”。设立“优秀议案建议奖”,每年评选2件“金点子”并纳入政府重点工作清单。七是常态化人大代表走访群众。推行“代表走访月”活动,每月组织代表深入农户家走访群众,建立“走访日志”制度,确保每名代表全年走访选民不少于12户。针对走访中收集的民生痛点,梳理形成“急难愁盼”问题清单,通过“代表直通车”向党委政府反馈并跟踪督办。八是加强人大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乡镇人大及其主席团“两规则四办法”。建立健全乡镇人大议事规则、乡镇人大主席团议事规则以及执法检查、听取和讨论专项工作报告、视察调研、工作评议等4个办法。完善代表履职档案管理和量化考核机制,加强“智慧人大”平台建设,实现会议签到、建议提交、民意收集“一网通办”。实现议案提交、执法检查数据录入、走访记录归档等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四、提质升级代表联络站,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是推进联络站标准化建设。按照“六有”标准(有场地、有标识、有制度、有台账、有活动、有实效),打造1个县级示范“代表联络站”,配备专职联络员,开通“民情直通车”热线,确保群众诉求“24小时内响应、5个工作日内反馈”。二是扩展“智慧人大”功能。拓展开展“代表驻站赶集日接待”活动,每逢农历“四”“九”固定接待选民,同步推行“预约接待”等便民模式。组织代表围绕征地拆迁、留守儿童等痛点问题,开展“微调研”“微协商”,年内形成2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三是构建线上线下联动体系。推行“码上提建议”功能,扭转“代表码”形同虚设的局面,实时收集群众意见,定期开展“云端议事”,扩大群众参与覆盖面。建立联络站与信访、综治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对高频诉求进行大数据分析,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

初审:罗立庆 复审:梁伟 终审:石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