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办精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镇工作的绝对领导,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全力推进全面依法治镇各项工作,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奋力建设现代化新卢峰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举措及成效
(一)聚焦学习教育,强化宣传发动。
1.加强理论学习。多次在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政领导会、干部大会上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省委关于全面依法治省工作要求等,从理论上增加学习的厚度,进一步增强法治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提高依法执政能力。
2.强化宣传氛围。一方面健全拓宽法治宣传队伍。整合吸收村(社区)法律顾问、法律服务志愿者及大学生村官为我镇化解基层矛盾、延伸法治宣传触角、拓展法治宣传覆盖的骨干力量,深入广泛为群众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另一方面开展多形式宣传活动。积极开展社会面宣传和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微信、抖音、电子显示屏、横幅和现场活动等形式广泛宣传国家法律法规,组织开展“3.8”妇女权益保护宣传日、“3.15”消费者权益保障宣传日、“4.15”国家安全日、“6.26”国际禁毒日等法律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全镇公民法律素质,促进公众知法守法。
(二)聚焦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将法治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全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把握好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要阶段,对照职责分工,全力抓好落实。
2.做好政务公开。加强政务公开栏、政府网站政务公开内容的更新与维护,重要信息依法及时公开。
3.做实留言办理。高效推动“百姓呼声”、“12345”热线办理回复。提升办理速度,对热线工单的转办、催办、督办、回复等工作流程再明确再细化,做到热线受理“马上就办”,“一次办好”。提升服务温度,接到派单后,相关责任人第一时间与反映群众进行联系沟通,充分了解难点、诉求,找准问题症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一年以来,我镇积极办理网上工单306件,非常满意率达80%以上。
4.健全法律体系。一是聘用专职律师作为政府法律顾问。在审查规范性文件提供法律意见,法律顾问参与或事前征询重大项目的洽谈、审查,重大合同的草拟、修改、审查,代理行政诉讼等方面,从程序上防范由于不规范带来的风险和损失,促进了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今年以来,政府法律顾问审查合同6份,协助起草合同3份,代理诉讼8次,开展法治讲座4次,接受法律咨询若干次。二是41个村(社区)继续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村(居)委会与律所签订村(社区)法律顾问合同,由律所派遣专职律师协助村(社区)开展各项法治工作,同时为村(社区)群众提供义务法律咨询、非诉讼调解、诉讼代理等法律援助服务。截止2023年12月,村(社区)法律顾问律师坐班长达938余小时,提供的现场法律咨询服务共计达39余人次,解答村(社区)群众咨询381余人次。
(三)聚焦社会稳定,强化风险防范。
按照新时期信访维稳的工作要求,积极发挥各级调解人员在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参谋、助手、引领作用,全力推动依法调解。
1.规范依法信访。抓依法治访,着力把处理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畅通信访渠道,对缠访闹访、越级信访等突出问题开展集中治理行动。实现了今年至今为止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和越级赴省进京上访事件。
2.创新矛盾调处。今年来,我镇为加强矛盾纠纷大调解体系建设工作,创新创立“四联调”工作模式(一是细化网格调解机制,推行“普法+网格调解”,就地化解微小纠纷;二是落实矛盾纠纷责任制,探索“分流+人民调解”,闭环化解一般纠纷;三是落实领导责任制,创新“司法+联席会议调解”,妥善化解较大纠纷;四是成立重大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专班,强化“专班+法律顾问调解”,倾力化解重大纠纷),并通过开展《卢峰镇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切实预防“民转刑”命案专项行动》、《春节期间组织开展走访返乡群众、深入摸排化解矛盾纠纷专项行动》、《卢峰镇婚恋家庭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三大行动,实现了全镇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无“民转刑”案件发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968次,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共380件,其中重大和复杂疑难纠纷共43件,镇调委会调处15件,各村居调委会调解365件。
(四)聚焦以人为本,提升群众满意度。
法治建设群众满意度是衡量一个地区法治建设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要把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满意度的实际行动。
1.深挖存在问题,明确职责分工。按照直指问题、靶向施策、压实责任、层层落实的思路,紧扣法治建设满意度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宣传引导不到位、责任压实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堵漏洞,切实提升法治建设整体水平。
2.建立整改台账,逐项落实措施。确定责任分工,及时制定完善整改方案,明确分管领导和落实责任人,做到职责清晰,任务明确,措施得力,确保在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和为民服务解难题上拿出硬招、真招、实招。
二、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主要安排
展望未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任重道远。2024年我镇将继续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推进法治卢峰建设工作,以全面提升乡镇依法行政能力为导向,创新竞进,勇于担当,大力推动法治建设工作落地见效。
(一)深入总结经验,建立长效机制。以更高的标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持边实践边学习,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提升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全镇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总结工作经验,认真落实全镇“八五”普法规划,从领导力量、工作职责、工作措施、经费保障等方面,全面加强法治工作,将依法行政工作带入法治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完善依法行政,推进政务监督。完善内部监督。进一步发挥好重大决策法律顾问联席制度,通过完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强化决策法定程序的刚性约束。强化群众参与法治建设。发挥好人大代表、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纽带作用,推进群众参与镇法治建设进程。做好镇政务公开工作。通过公共媒体平台等多途径向社会公开本镇的政务,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对各项监督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解决。
(三)推动宣传升级,营造法治氛围。不断提高群众法律意识,围绕中心工作继续探索普法宣传教育的新路子和新方法,创新和丰富法治宣传的形式和载体,大力培育具有本地特色的普法品牌;增强法治宣传教育的针对性,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能力;
抓好青少年法治教育,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渔民及外来人员的法治培训;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单位等活动,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构建民主、和谐、幸福的法治社会。
(四)强化工作措施,筑牢法治根基。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夯实法治建设主体责任。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思想认识再提高、组织领导再加强、具体措施再发力,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切实履行好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二是对标工作要求,凝聚法治政府建设合力。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将法治建设工作主动融入东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三是优化服务供给,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要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便捷化、精准化、特色化,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