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产业开发区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5-01-15 13:08 信息来源:溆浦县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2024年,溆浦产业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贯彻“三高四新”战略,围绕“兴工强县”目标,以加快创建“五好”园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全力提升园区发展质效。现将溆浦产业开发区202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坚持目标导向,做强园区经济实力。园区签约入驻企业达13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5.3亿元,同比增17.24%;亩均生产总值74.7万元/亩,同比增54.4%,从业人员5600余人。其中: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60.35亿元,占比71%;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32.8亿元,同比增长34.4%,研发费用总额5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 59 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实现税收3.17亿元,亩均税收8.45万元/亩;园内生产总值28亿元,同比增长17.6%;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0.1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0万美元。

(二)紧盯项目建设,增强园区发展后劲。溆浦产业开发区工业水厂及管网配套设施建设和溆浦县硅砂开采及加工建设(加工区配套设施)工程总承包EPC项目于2024年9月14日完成招投标工作,目前已经进场施工。雨溆工业园新材料产业公共检测检验重点实验室项目完成了省发改委“五好”园区发展专项申报工作,申报金额380万元。鸿新实业年产500万吨精制砂项目已完成一期厂房建设,目前正在设备调试。海生、东利、四都、建国、河北沙河压延玻璃等硅砂产业项目正有序推进。怀化国际陆港东部农副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二期标准厂房完成电梯安装76台,完成竣工验收。

(三)突出招大引强,力促项目落地见效。园区主要领导外出赴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招商18次,开展“湘商回归和返乡创业”大型活动5次,实地考察深圳川正电子、义乌市时鸣箱包、金华市美艾斯体育用品等40余家企业。全年共完成22家项目签约,投产11家。雨溆工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5.3亿元,实现税收3.17亿元。共建以来“雨溆工业园”签约入驻企业达到36家,投产达24家,标准化厂房去化率达42%。

(四)加快产业发展,逐步完善产业链条。完成全县硅砂矿权整合并新设新矿权。4月1日,湖南红花园投资开发

有限公司竞得1.2亿吨硅砂矿权,目前正在办理基建批复手续。新引进的体育健身器材产业链项目如星空体育、锦宏科技和金属制品产业链项目,如卓跃金属等正式实现投产,初步形成产业集群。雨溆工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食尚康、翱康生物众创空间3家单位分别被评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新增上市后备企业5家;新增“四上”企业6家。

(五)加强协调配合,不断强化要素保障。一是提供政策支持。修订出台《溆浦产业开发区扶持奖励实施暂行办法》和《溆浦产业开发区标准厂房管理暂行办法》。二是拓宽融资渠道。定期召开“政银企”座谈会,为园区湖南红花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湖南鑫宏德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共发放贷款40笔,融资3.9亿元。三是加大人才招引。联合人社局开展春风行动,在25个乡镇开展了20余次招聘会,为鑫宏德、响当当、瑞丰等企业输送各类人才1500余个。溆浦县返乡农民工创业园获得省级孵化基地称号。四是加快调区扩区。完成调区工作,完成扩区初步范围划线,开始前期相关准备工作。五是完善基础设施。深子湖硅砂基地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已经完成选址和可研编制,完成选址方案论证;省国网公司已将园区110KV变电站列入明年建设计划,并完成了项目选址;辰溪至溆浦段燃气国网干线已经列入2025年建设计划。六是做好园区服务,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和“送解优”行动。加强平安园区、清廉园区建设。

(六)加快园区改革,理顺园区体制机制。落实省、市深化园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开展园区共建、市场化建设运营、岗位聘用制和绩效薪酬等改革试点工作。

二、主要做法及亮点

围绕“五好”园区创建打好组合拳,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快雨溆工业园建设,围绕“一区两园两基地”“一主一特两辅助”,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年行动,开展亲情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主要成效有:

(一)雨溆对口帮扶模式写入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在全省推介。《强化“五共”举措 推动合作共建》在五好园区建设双月通报专刊第3期发表。

(二)溆浦返乡农民工创业园荣获2024年湖南省创业孵化基地称号。

(三)雨溆工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食尚康、翱康生物众创空间3家单位分别被评为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

(四)新引进的体育健身器材产业链项目如星空体育、锦宏科技和金属制品产业链项目,如卓跃金属等正式投产,初步形成产业集群。

(五)完成硅砂矿权的整合,4月1日,湖南红花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竞得1.2亿吨硅砂矿权。

(六)引进怀化国际陆港东部农副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为市重点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主体建设。

(七)完成调区工作,调出面积240.71公顷,调整完成后保留面积249.86公顷。

三、存在问题

(一)园区规划存短板,亩均效益低。一是扩区工作还未完成,红花园工业园、北部硅砂基地和南部石材基地部分预留用地虽已纳入城镇开发边界范围内,但还未纳入园区范围内,造成部分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困难。二是园区亩均效益低,骨干税源企业少,税收增长乏力,亩均税收8.45万元/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三类”低效用地处置进度慢,2024年完成供地8.82亩。还有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待处置,影响后续扩区工作。

(二)招商引资难度大,产业配套少。制造业实体企业总体投资意愿减弱,现有标准厂房与主导产业导入的门槛及匹配度有差距,各地招商政策的激烈比拼下,招商引资落地不及预期,项目落地速度慢。二期标准厂房去化率42%,实际利用外资仅10万美元。

(三)产业集聚程度低,创新能力弱。园区落地产业大杂烩、小散弱,产业散而不强,现有规模工业集中度只有45%左右。硅砂矿石还未开采,过渡期内硅砂矿石供应难以保障,主导产业短期内难以形成产业集群。湖南湘维公司PVB产业还在推进中。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为8%,新增“四上”企业6家,增长乏力。园区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32.8亿元,占比较低。

(四)要素保障不到位,资金缺口大。目前深子湖硅砂基地只在建国硅业旁预留约240亩发展用地。硅砂开采及加工项目需办理约500亩土地农转建手续,资金缺口大。深子湖硅砂基地还需完善配套道路、电力、自来水厂、燃气、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新矿权基建工程还需投入大量资金。

(五)体制机制不健全,改革进度慢。园区绩效薪酬改革还没有落实,对于高层次高技术人才缺乏吸引力。园区社会管理职能未能应剥尽剥。

四、2025年工作打算

(一)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

2025园区计划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0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主导产业达60亿元,占比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5亿元,同比增长50%;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产50亿元,同比增加50%以上;实现税收5亿元,同比增加50%以上;实现进出口总额1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纳税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房地产企业除外)达5家以上。

(二)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

1.建设“五好”园区,开展扩区工作。加快盘活闲置资产,完成三类低效用地处置,在完成调区工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园区扩区工作。

2.加快“雨溆工业园”建设,全力以赴招商。围绕主特产业,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2025年计划引进项目25个,招商引资总额50亿元,力争2025年完成“515”工作任务。

3.抓好项目建设,凝聚发展动能。一是加快工业水厂及管网配套设施和溆浦县硅砂开采及加工建设(加工区配套设施)项目进度,力争2025年6月工业水厂及配套道路投入使用。二是要尽快获取新矿权基建批复,进场开展基建施工,加快实现硅砂矿石开采。三是围绕主特产业发展,推动湖南新万润、海生、东利、四都、建国和河北沙河压延玻璃等硅砂产业链项目开工建设,积极推动湘维化工监测点申报和PVB产业发展。四是推动怀化国际陆港东部农副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建设项目尽快投产。五是推动星空体育、锦宏科技等体育器材产业链项目早投产早达效,加快延链强链补链。六是完成雨溆工业园新材料产业公共检测检验重点实验室项目建设。

4.加快园区改革,理顺体制机制。落实省、市深化园区管理制度改革,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完成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开展园区共建、市场化建设运营、岗位聘用制和绩效薪酬等改革工作。

5.做好梯度培育,支持做优做强。力争2025年内新增规模工业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加强园区骨干税源企业的培育,年内纳税100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房地产企业除外)达5家以上。

6.围绕发展要素,做好基础保障。推动深子湖硅砂基地建设,加快前期手续办理,积极申报污水处理厂专项债项目;做好银企对接,加大主特产业发展金融支持力度。推动110KV变电站、辰溪至溆浦段燃气国网干线建设进度,不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

初审:姚继雄 复审:田小龙 终审:孙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