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贯彻“三高四新”战略,围绕“兴工强县”目标,加快创建“五好”园区、以“雨溆工业园”建设为抓手,推动硅砂产业发展,提升园区发展质效。现将半年度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5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要经济指标。截至6月底,园区签约入驻企业达13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2家。1-6月预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6.5亿元,占比22.6%;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实现税收1.6亿元,同比增长6.8%;亩均税收4.27万元/亩,同比增长6.8%;园内生产总值9亿元,同比增长5.7%。亩均生产总值360万元/亩,同比增长5.7%,从业人员5800余人;实现进出口总额5.1亿元,同比增长6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60万美元。
(二)招商引资情况。上半年,共开展外出招商活动9次,接待来访企业26次,园区新引进项目9个,投产5个,签约总投资52.85亿元,在谈项目6个;另上报湘商回归项目3家,计划总投资6.2亿元;完成省外境内到位资金4.2亿元。硅材料精深加工方面,成功引进了投资52亿元的溆浦新万润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绿色低碳再生材料硅砂高值化产业园项目。
(四)产业发展情况。2025年1月4日,“雨溆工业园”14家入园企业集中投产,文创体育和金属制品产业初步形成产业集群;组织编制完成了《溆浦县硅产业发展规划》。上半年,园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家;“四上”工业企业2家;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
(五)要素保障情况。一是拓宽融资渠道。定期召开“政银企”座谈会,帮助湖南晶科晶体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鑫宏德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等22家园区企业成功申请了潇湘财银贷白名单企业。二是加大人才招引。联合人社局开展春风行动,共举办40场招聘会,为湘维公司、煜江电子、响当当科技等企业先后引进各类本科以上人才140人,招聘职工1400余人。支持园区企业在乡镇设立帮扶车间30余个,实现400余名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近就业,人均年收入4万余元。三是完善基础设施。深子湖工业污水处理厂项目、创新创业产业孵化基地项目两个项目申报专项债,已完成前期相关工作。四是做好扩区工作。完成开发区公告目录修订第一阶段工作任务,同时核对园区统计数据,如税收、产值、三类低效用地的处置、闲置土地、僵尸企业处置率等争取开通扩区路条开展扩区工作。五是做好园区服务,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和“送解优”行动。加强园区意识形态管控和平安园区、清廉园区建设,组织召开2025年一、二季度安全生产例会,深化安全责任体系建设,与园区87家企业签订了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责任书。
(六)园区改革情况。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机构编制调整方案已经县委编办正式下文批复,园区内设机构和人员已经调整到位;剥离和保留社会事务清单已征求相关单位意见,于6月30日前印发;取消行政审批中心,完成组建专班代办和开展上门工作,为40家入园企业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安排专人跟踪服务项目建设进度。
二、主要亮点成绩
主要亮点有:
(一)雨溆对口帮扶模式写入2025年省政府工作报告。
(二)2025年1月4日,“雨溆工业园”14家入园企业集中投产。
(三)总投资52亿元的湖南新万润绿色低碳再生材料硅砂高值化产业园项目落户溆浦,中试基地于6月9日投产。
(四)组织编制完成《溆浦县硅产业发展规划》。
(五)完成园区机构编制调整和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更加聚焦招商引资、经济发展等主责主业。
三、存在问题
(一)雨溆工业园建设进度不及预期。2025年需要完成“515”目标任务,因园区骨干税源企业少,硅砂企业未全面实现复工复产,上半年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3亿元,实现税收1.6亿元,指标完成情况不及预期。
(二)园区扩区工作推进难度较大。扩区方案初步审查对园区符合条件、经济数据、三类低效用地处置等前置条件审核较严格。目前园区亩均税收等硬性指标条件达不到扩区要求,且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基数较大,省厅2025年下发批而未供土地658亩,闲置土地15.32亩,低效用地125.9亩,因财政供地资金不足,土地征拆难以完成,批而未供处置难度大。
(三)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进度不及预期。因园区产业配套不完善,用地指标、能耗指标、排污权指标不足等原因,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和项目的引进。目前我县深子湖镇符合规划的建设用地只有200亩,湖南新万润项目总体需要用地1000亩,加快其余硅砂产业项目的推进,整体土地指标的缺口较大。
(四)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未完成。园区岗位聘用制改革和绩效薪酬改革还没有落实,对于高层次高技术人才缺乏吸引力,难以招聘到与主特产业相适应的高技术产业人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快矿石开采,全面复工复产。全力推进溆浦县谭家湾矿区合家冲矿段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硅砂矿权办证,今年内可产生约300万吨矿石,推动我县硅砂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加快完成产业六路招投标工作,年底前完成硅砂道路工程的土石方及基础工作。
(二)加快“雨溆工业园”建设,全力以赴招商。加强招商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围绕硅砂精深加工、文创体育用品集群、金属制品等方向,力争再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同时,加强与已签约项目如湖南海生集团、德豪显示等企业的沟通联系,做好后续服务工作,促进项目顺利加快落地实施。按照制定的任务分解表,以月包季,以季保年,确保2025年完成“515”任务。
(四)围绕发展要素,做好服务保障。做好《溆浦县硅产业发展规划》报批工作,争取将硅产业发展规划纳入省政府“十五五”规划,为后续硅砂产业项目用地、用能提供依据;加快污水处理厂项目和创新创业产业孵化基地项目建设,争取在8月进场施工,完成专项债发债工作;加快扩区工作,
与县自然资源局对接计划年底之前完成285亩三类低效用地处置任务,已利用国债资金收回166.4亩。在指标未达标的情况下,已向省、市人民政府请示,争取开通扩区路条开展扩区工作;加快园区110KV变电站土地报批工作,争取在10月份开工建设;常态化开展“送解优”行动,加快存量奖补资金兑现。
(五)加快园区改革,理顺体制机制。推进园区岗位聘用制和绩效薪酬改革,在年底前完成园区体制机制改革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