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怀化市实施开放崛起战略发展规划》(2018-2022)和《怀化市加快推进开放崛起专项行动实施办法》精神,制订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主动对接、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空间,充分发挥溆浦工业集中区的先导示范作用,着力培育具有竞争能力的产业体系,努力提升对外开放载体支撑,不断增强开放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为加快建成新增长极做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2020-2022年期间,全县利用内资年均增长15%以上,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以上,对外投资额年均增长15%以上,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2年,开放型经济主要指标增速力争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与开放型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服务平台基本建成,对外开放度明显提高。
二、开放布局
(一)一个开放核心区。以“一区两园”(溆浦工业集中区、红花园工业园、江口化工工业园)为核心,依托沪昆高铁、湘黔铁路、长芷高速、沪昆高速公路,往东与长三角、长株潭,往南与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往西与贵州、重庆对接,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提高本县对外开放水平。
(二)五个开放支撑点。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基础、现状和中长期规划,以现代商贸物流、生态文化旅游、医药健康、绿色食品、新型工业化五大产业为开放支撑点,围绕各产业链条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五个产业招商小组作用,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全面招商、全线招商,切实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强、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投资伙伴,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发展后劲。
三、主要任务
(一)切实夯实扩大开放的平台基础
1.优化调整园区产业布局。积极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向工业集中区集中,形成产业集聚。坚持面向市场、企业主体,突出重点、聚焦项目,认真对接和落实省“五大开放行动”。 依托我县现有产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等优势,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力有序承接东部沿海地区转移趋势明显的产业,重点发展绿色食品深加工和医药化工两大产业链,全力打造电子信息和服装箱包两大产业集群,建设园区现代物流和现代商贸,促进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县商务局。列第一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2.大力提升园区发展能级。支持县红花园工业园创建国家级工业园,鼓励工业集中区提高园区土地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深化工业集中区管理体制改革,落实集中委托授权等管理权限,建立健全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力争将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为我县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特色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基地和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发改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3.加快提高园区创新能力。积极对接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集中资源向工业集中区战略性的研究项目、前瞻性的科技领域、主导性的重点产业、引导性的龙头企业、示范性的创新基地倾斜,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研发计划,突破一批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取得一批创新成果,把项目转化为新经济增长点。(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二)着力培育扩大开放的产业体系
1.发展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特色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商贸物流、现代中药、机械制造、体育休闲以及出口加工等产业,着力构建以优势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围绕引进龙头企业和完善上下游产业链,精准对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拟引进目标企业,推出一批基础好、前景好、效益高的重大产业招商项目,年均开发包装市级重点产业招商项目5个以上,年均新引进500强企业1家以上。以500强和重点企业为龙头,加快培育形成特色鲜明的产业链,推动产业链上下延伸,培育产业集群。(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工信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2.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冷链物流、文化创意、休闲养生、乡村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着力培育适合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的市场环境。积极发展健康服务、信息技术服务、科技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法律服务、会计服务等其他新兴服务业,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开放型经济的支撑作用,推动我县现代服务业向精细化、专业化、品质化和高端化延伸转变。(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发改局、县文化旅游局、县科技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3.引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改造提升柑橘、硅砂、石材、瑶茶等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形态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低技术含量产品向高技术含量产品转变,推进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向价值链高端迈进,提高传统产业“两型化”高端化、品牌化水平。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支持和鼓励企业上云,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在企业、行业、区域三个层面的应用。(责任单位:县工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4.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现代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设施设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规模扩张和集聚集群发展。抓好工业集中区环保材料、生物制药等项目建设。支持跨境电商来溆发展,鼓励本土电商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业务。(责任单位: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科技局)
5.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全面深入贸易、金融、投资、通关等领域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入融合。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吸纳粤港澳大湾区溢出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实现与大湾区在产业链、人才链、信息链、资金链上的深度整合。(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商务局、县人社局、县科技局)
(三)努力强化扩大开放的载体支撑。
1.建设对外开放通道。依托沪昆高铁、湘黔铁路、长芷高速、沪昆高速等主要通道,向西打通连接渝新欧大通道,打造内陆地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际贸易主通道,增强与俄罗斯、欧盟的经贸交流合作。向南打通连接东盟自贸区大通道,积极参与东盟经济圈,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格局。积极争取溆新、溆洞高速纳入十四五建设规划,优化全县交通布局。(责任单位: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县发改局)
2.深化区域分工合作。主动对接成渝城市群,全面落实湘渝两省市《关于加强湘渝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参与成渝城市群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大力推动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合作共建。全面落实湘黔两省《关于建设高铁经济带的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农业基地、精品旅游线路。强化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的协作和发展,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领域的深度合作。(责任单位:县发改局等县直相关部门)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东盟博览会、中非博览会、怀化健博会等产品推介、展览展销市场开拓活动,带动我县特色农产品开拓国家市场。重点支持企业开拓欧盟、俄罗斯、东南亚、中东、非洲农产品市场,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及劳务合作。积极引导城乡劳务输出,有效开拓城乡劳动力境外就业市场。到2022年,年均新增外派劳务100人次,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达到200万美元,年均增长20%以上。(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工信局、县公安局)
(四)不断提升扩大开放的活力动力。
1.加速科技创新。重点支持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落实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加大对现有创新平台的政策扶持力度,依托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采取对外引进和合作共建等方式,新建一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
2.推进产品创新。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在现代制造、生物医药和健康养生产业等领域,着力培育一批知名度大、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的区域品牌。培育创新人才。围绕我县特色优势产业培养和引进素质较高、布局合理的产业人才队伍。建立健全人才管理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激发各类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科技局及相关县直部门)
3.推动溆商回归。积极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活动。力争每年引进“老乡”企业项目2个以上,到位资金1亿元以上。引导在外溆商将总部整体搬迁回溆或在溆设立综合性、地区总部。利用贫困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政策,支持溆商将总部注册在溆浦上市融资。(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工商联、县财政局)
(五)全面优化扩大开放的营商环境
1.创造宽松有序的投资环境。学习北上广深的开放理念和创新精神,借鉴好做法好经验,全面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落实中央、省、市减税降费一揽子政策,在权限内给予顶格优惠,坚决不收“过头税”。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着力规范公共服务和行政执法行为。(责任单位:县效能优化办、县发改局、县税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市场监管局等相关县直部门)
2.创造高效务实的政务环境。按照《湖南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推动互联网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依托“智慧溆浦”建设,坚持管理创新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建设智慧公共管理服务体系。推进“三网融合”,统一建设标准,开放数据接口,建设全县一体化应用平台。(责任单位:县政务中心、县工信局等县直相关部门)
3.创造快捷便利的贸易环境。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建立网上政务服务和电子监察系统,投资、建设等领域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现“横向联通、纵向贯通”。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建立以备案制为主的境外投资管理方式。落实“三单融资”政策,在县工业集中区设立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国际贸易发展。(责任单位:县政务中心、县发改局、县商务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及县直相关部门)
4.创造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创新和开放。大力实施对外对内开放执法和司法建设,不断强化涉外法律服务。严厉惩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的监督检查,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建立统一规范、权责明确、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体系。(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市场监管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发改局、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工信局、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县科技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地点设县商务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责任单位:县商务局)
(二)强化督查考核。把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评估范围,纳入全面小康和全面深化改革考核内容,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县委、县政府督查重要内容,完善考核评价体制和激励与约束机制,引导树立正确政绩观。年度考核由县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会同县绩效办组织实施。对推进不力的部门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问责。(责任单位:县绩效办、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商务局)
(三)强化财政支持。设立开放型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招商引资、开放平台建设、产业园区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和开拓国际市场等给予支持,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投入增长机制和财税金融支撑体系。(责任单位:县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