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摘要
1、项目名称:溆浦县思蒙健身步道风雨桥项目
2、项目申保单位:溆浦县文化旅游局
3、项目建设性质:重建
4、项目建设地点:思蒙镇思蒙湾村
5、项目建设期限:2年
6、项目建设规模:健身步道风雨桥项目,采用3联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主鼓楼17.8m*17.8m,8跨×8.4m,全长174m。风雨桥上部仿古建筑全长163m,宽7.6m,最宽处16.8m,木质结构分为两个门楼,一个主鼓楼,两个副楼。主楼分为三层,高17.3m。。
7、项目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建设总投资金2038万元,其中中央体彩公益金200万元(用于瓦面铺设和泥塑),自筹1838万元。
二﹑项目依据
1、项目建设理由
原桥为当地居民自建,年久失修,安全设施不完善,且不满足现行技术规范要求。又因近年思蒙国家湿地公园游客逐年增长等因素影响,现有桥面损坏严重,通行严重拥挤,对行人的安全、快捷、和舒适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制约了区域资源优势的发挥、经济的发展及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为了有力维护桥面路况稳定,构建和谐安全的通行环境,有必要对原桥进行拆除重建。
2、项目建设条件和可行性
风雨桥在当代是一座集贸易、旅游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桥。风雨桥也是民族沟通的工具,在一些多民族杂居地区,风雨桥的建设过程促进了民族内部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本工程符合溆浦县总体规划,有利于改善当地的基础交通环境。因此,提出该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三﹑项目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溆浦县思蒙健身步道风雨桥建设项目,项目位于思蒙国家湿地公园内。本项目拟采用3联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桥梁总长174m,总宽8.2m,跨中设景观休息平台,最宽17.8m。风雨桥上部仿古建筑全长163m,宽7.6m,最宽处16.8m。桥梁恒载主要为桥梁自重及上部的仿古建筑。
二、工程地质
整个拟建场地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属于冲淤积平原地貌单元。主要地层有杂填土、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及卵石,下伏基岩为板岩。区域上断层及褶皱构造不发育,场地区域稳定性较好。
三、气象、水文
溆浦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潮湿、雨量充沛、严寒期短等特点。
四、桥梁工程施工工艺流程图
五、开工前准备工作
1、组织准备
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组织机构,配备好各级人员,建立岗位责任制,使各尽其职。
2、物质准备
本工程所需的材料应预先选购,均应有出厂合格证,经过自检,监理抽检,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使用,同时加强材料的不定期动态抽查,确保合格材料用于本工程。
3、技术准备
3.1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了解施工图纸的目的,掌握其具体内容。
3.2 调查分析自然条件及技术经济条件。
3.3 编制施工图预算:作为进行经济核算和加强经营管理工作的依据,编制施工预算,作为控制成本支出、考核用工、用料、制订成本计划,采取降低成本措施和进行成本核算、分析、评审的依据。
3.4 施工放样:首先复核规划部门交付的道路中心位置点、控制点,并对其进行控制、锁定、加固和保护,准备施工时使用。然后进行中线复测,复核原水准基点和中桩地面标高,并测定临时水准基点和加桩的地面标高、水准点设在便于观测和寻找的位置,或永久性建筑等牢固的地方,也可设在埋入土中至少一米深的木桩或混凝土桩上。水准点闭合差满足等级要求,需上报监理工程师,经认可方可使用。
3.5 仪器及工、器具准备:准备齐全工程所有的测量、试化验仪器,并到有关部门校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
4、施工现场准备
4.1 场地清理
严格按图纸所示或监理工程师指示,清理工地范围内阻碍施工的各种构筑物、障碍物等,迁移管线或拆移设施等。
4.2 搞好“三通一平”
项目经理部设在本工程路段南侧, 40米范围内的位置,做好“三通一平”工作,协商解决水、电和施工便道问题。
四﹑组织及管理措施
1、项目严格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内容、规模、标准进行建设,不随意扩大或减少。
2、体彩公益金支持项目建设内容为瓦面铺设和泥塑,财政优先保障支付。
3、做到财务公开、单独建账、全程监管,确保项目资金合理使用和项目建设质量。
4、成立项目建设领导管理小组、为了保障建设顺利进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金中平 溆浦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书记、局长
副组长:吴晓鹏 溆浦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组副书记 副组长
组员:向长春、金克学、张克鹤
五、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改善当地的基础交通环境,同时也将促进思蒙观光旅游,预计每年可新增游客2万人次,产生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
2.社会效益
本项目以社会效益为主,即改善道路质量,优化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休闲健身出行需求。项目的实施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财政资金得到了有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