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系统性推进“三大工程”开局之年,做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意义重大。为全面系统精准谋划2024年工作,推动溆浦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再添新活力,再出新成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住建工作会议部署要求,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夯实基础、深化改革为主线,强力推动保障房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力做好稳支柱、防风险、惠民生各项工作,让人民更宜居、让设施更完善、让生态更绿色,让生活更美好,奋力开创溆浦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努力打造清廉住建,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促进学习实践常态化长效化;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继续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应改尽改,动态清零。不断完善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示范建设,完成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建设;守好安全底线,全县住建领域不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工程质量问题;全县城镇化率力争提高到33%;确保完成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建筑业总产值等经济指标任务;完成城镇棚改项目454套,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400套,发放租赁补贴1400户;完成上年度61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15个;推进全县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力争污水处理率达到90%;全县城镇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比例达50%,全县建筑业增加值同比提升14%,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5%以上;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调处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集中化解房地产办证信访突出问题,加大个别风险隐患突出房地产项目问题处置力度;完成省、市下达的其他各项任务。
三、工作内容
(一)巩固支柱产业地位,全面服务高质量发展
创新发展模式,积极适应房地产市场变化新形势,统筹完善“保障+市场”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建筑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1.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以“保民生、稳市场、防风险、促转型”为主线,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是继续延续房地产刺激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房交会、住房团购等活动,确保商品房销售面积与去年持平。二是精准发力保交楼,提高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使用效率,确保“保交楼”工作圆满收官。三是健全房地产企业主体监管责任,加强房地产市场动态监测,加大预售资金监管力度,制定风险处置的管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及时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四是开展住房品质提升工程,从管理、产品、市场、服务等角度入手,全面提升住房整体性能和综合品质。五是有序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计划筹建保租房400套,发放租赁补贴1400户。
2.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壮大本土建筑业企业,培植壮大建筑业企业税源,完成建筑业主要经济指标任务;继续推动落实质量安全手册制度,加强工程建设各环节质量管控,着力提升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持续开展工程质量安全巡查和专项治理检查工作,加强工程主体结构验收和竣工验收及住宅分户验收工作的监督管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积极引导社会投资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提升装配式建筑占比;加快发展绿色建筑,提升绿色建筑占比,强化建筑节能、无障碍设施管控。
3.强力开展招商引资。培养3-5名具有招商引资能力和专业素质的人才,赴全国各地开展招商引资洽谈。立足实际,在现有基础、发展所需、群众所盼的基础上,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适度超前谋划一批满足城市未来发展和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项目。主要涉及市政道路、防洪排涝、管网改造、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全年计划储备项目5个,引进产业项目1个。
(二)聚焦能级内涵提升,不断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提升建设品质,统筹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一是加快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我局作为业主的中心城区市政道路、“断头路”等项目建设,打通“堵点”,畅通民心。开展污水、供气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排查,摸清现状,建档立册。二是有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强统筹调度,完善改造模式、方案、标准、内容,突出基础类、改善类项目改造,打造亮点特色,选树一批改造效果明显的老旧小区,扩大社会效果,提升满意度,抓实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研究盘活存量资源、金融支持改造措施。2024年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5个。三是强化住房保障力度。强化公租房后续分配入住管理,扩大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和租赁补贴发放人群覆盖面,提高入住率,严格审批把关,及时清理不符合条件对象,着力解决城镇住房困难人群和新市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问题。全年计划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400户。立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探索集体土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快推进454套棚户区改造进度,力争在年底完成主体结顶,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0套。四是不断优化物业服务。完善物业服务等级评定和信用评价制度,积极探索“智慧物业+增值服务”发展模式,研究制定《溆浦县物业企业管理办法》,积极引进品牌物业企业,继续推广“红色物业”试点,提升物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五是有序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持续做好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整治,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加强动态监测,精准组织实施,常态化解决农村低收入群体住房安全保障问题,实现应改尽改、动态清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年计划完成133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六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深化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农村住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管和共同缔造两个示范建设,丰富和完善“溆浦经验”。七是加速推进乡镇管道燃气建设。完成龙潭、观音阁、桥江镇、祖师殿主管网、支线管网铺设等。
(三)树牢底线极限思维,切实筑牢安全发展基石
守牢安全底线,深化居民自建房、城镇燃气等安全专项整治,不断完善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模式,探索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一是打好自建房专项整治收官战。围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收官开展一系列攻坚工作,开展回头看,确保攻坚效果,进一步总结成效,转成长效机制。二是夯实农房质量安全监管基础。完善农房建设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乡村建设工匠培育和管理,提高农房建设品质。全面落实房屋安全常态化巡查,细化分类整治措施。三是持续抓好既有建筑安全管理。强化房屋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切实落实房屋安全责任人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行业主管部门指导监管责任、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及时排查消除隐患,不断提升既有建筑安全管理水平。四是持续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扎实下沉工地一线开展施工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特别是针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项目要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形成排查、跟踪、整治、消除隐患的工作闭环。狠抓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狠抓季度督查和标准化考评符合性检查,常态化开展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五是深入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巩固提升集中攻坚成效,组织开展“回头看”,全面完成已排查的风险隐患整治,构建燃气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筑牢燃气安全底线,加强对燃气经营企业的安全生产督促检查,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力度,推动监管工作常态化、日常化,进一步规范行业经营行为,确保行业运营安全;按照“管用、管住、管好”的要求,聚焦管道燃气全场景、瓶装液化气全链条,构建“人防+技防”“监测+监管”的城镇燃气安全防控体系;加强燃气安全宣传教育,进一步浓厚“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氛围。六是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对于检查发现的问题,不搞变通,不打折扣,依法依规进行查处,确保隐患及时消除。
(四)高度警觉履职尽责,坚决防范化解行业风险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严防风险演变、隐患升级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全力保障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可控。一是抓环境整治,防范化解城乡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风险。持续做好建筑工地扬尘治理监管,确保项目严格按照“六必须、六不准、六个百分百+2”标准进行作业;督促参建单位加大文明施工投入,保障项目环保工作有效开展。加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和设施运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按照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加快推行“厂网一体化”,补齐管网短板,提升进水浓度,确保设施建得起、用得好、能达标。二是抓信访维稳,防范化解住建领域信访维稳风险。建立和完善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应急预案,扛牢信访维稳属地责任,落实“四方见面沟通”机制,及时防范化解群体性上访,严防出现赴省进京和集访群访事件。持续开展房地产项目风险排查行动,摸排扫黑除恶线索,排查非法集资情况,落实重点企业样本监测制度,建立问题台账,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搭建平台做好沟通。积极搭建企业-业主-政府沟通平台,督促开发企业履行主体责任,及时回应业主关切,同时定期接访业主代表,积极主动做好疏导、解释,耐心解答业主疑问,取得业主理解。三是抓作风建设,防范化解住建领域廉洁风险。坚持文化“宣廉”、教育“筑廉”、制度“固廉”、监督“促廉”,以过硬作风跑出溆浦住建“二次创业”加速度,在全力建设现代化新溆浦中勇当先锋。
(五)改革创新以“优”解“忧”,打造住建一流营商环境
坚持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以“让企业群众满意”作为“唯一标准”,以改革提升效能,以服务护航发展,以实绩展现作风,争做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排头兵。一是优化提升施工许可审批。通过并联办、网上办、豁免办、分段办四项举措对施工许可审批流程再优化,不断提升施工许可办理效率、压缩办理时限,打通项目落地前的“最后一公里”。二是提升用气报装便利度。进一步优化用户用气报装、缴费、查询、维修、投诉、过户、销户等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掌上办”一站式服务体验,实现用户“零跑腿”。三是优化提升建设工程消防审验质效。进一步提高对项目和企业的业务指导能力和审批效率,持续优化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审批流程。探索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参与模式,实现过程提前介入,检查共同落实,逐步实现消防监督与日常监督从并行到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