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积极履行“管好‘锄头’植树造林、管住‘斧头’封山育林、管死‘源头’防火护林、管活‘山头’产业兴林”的工作职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绿色溆浦。目前,各项林业工作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实现了年初拟定的工作目标。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实施植树造林。我们始终将造林绿化摆在首要位置来抓,在造林的关键时期,局领导和林业技术人员全部下达到造林现场,全面负责种苗供应、技术指导及进度督促。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山头地块,从林地清理、整地挖穴到苗木栽植全程跟踪指导并严格把关,对不合格工序坚决返工,有效确保了造林质量。去冬今春,全年共完成各类造林5.925万亩,其中“裸露山体”生态修复6750亩、退耕还林17800亩、欧投油茶3700亩、毛竹基地1.1万亩、优质高产油茶新造7000亩、优质鲜食枣栽培基地3000亩、木本药材基地1万亩,且苗木长势良好,成活率在90 %以上。
(二)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初以来,我局切实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与衔接,为争取更多项目在溆浦的立项和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切实抓好思蒙国家湿地公园、穿岩山和威虎山省级森林公园建设与管理。其中思蒙湿地公园在重要路口设立了公园标牌和地标景观石、制作了《烟雨思蒙碧水丹霞》宣传片、完成了公园动植物资源本底调查、完成沿河造林补植及12.9km柔性水岸修复、修复河滩沙洲(鸟类栖息地)16.68公顷、新建巡护码头1个、新建风雨廊亭1座、依法全部取缔沿河采砂挖沙船只。威虎山公园新造“纪念林”30亩、川黔紫薇350亩,“三边”植树2万棵,绿化道路30公里,设置固定性宣传标牌43块(处),并制作了专题宣传片,建立了校史陈列室和公园网站,全方位、立体式地进行宣传。穿岩山公园累计投资870万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成功晋升为国家3A级景区,并于10月18日开园纳客。二是积极推进圣人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溆浦国家森林公园申报工作。县委、县政府对申报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整合威虎山省级森林公园、穿岩山省级森林公园、龙泉山森林资源合并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予以全力支持。目前,已完成圣人山自然保护区晋升省级的项目申报、前期可研,并按程序上报送审,计划在年底前通过省级评审。国家级森林公园已完成申报的机构组建、资源普查、项目可研等工作,并于11月26日至27日接受了国家林业局专家组的现场审查。
(三)切实强化资源保护。我局结合溆浦实际,立足部门职责,扎实开展封山育林宣传发动、护林员培训、日常监督管理、考核评比等工作,实现全县持续封山育林253万亩。并严格森林采伐管理,对生态脆弱地区、主要交通干线两旁第一层山脊内、景区及上型水库周边及生态公益林区的林木,一律禁止采伐;积极实施《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全县实施禁伐253万亩、实施减伐117万亩;加强资源监管,预计全年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3万立方米,在省厅下达的限额之内;强化经营加工管理,对所有木材经营加工单位进行了年检,对现有的28家木材经营加工厂加强了管理和监督,继续实行对加工厂的定员定点管理,规范了我县的木材经营和加工行业的管理。同时,林业执法人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严厉打击各类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全年共办理各类林业行政案件82起,刑事案件16起,使我县的林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扭转,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四)持之以恒抓好防火。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逐步完善森林火灾防控网络,不断巩固完善县直机关单位联乡防火责任制、干部职工防火承诺制、乡镇坟山责任登记制,全面强化各级各部门及护林员的工作责任。在防火关键期,我们组织开展了“生态文明政策法规进万家活动”,林业局机关100余名干部职工全部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开展广泛的宣传活动,并协助当地村支两委开展森林防火工作。防火措施的全方位深入推进,使我县广大干部群众爱林、护林的热情进一步高涨,实现了“人员管得了、野火防得住、火灾扑得灭”的工作目标。全年仅发生森林火灾1起,过火面积202.5亩、受灾有林地面积22.5亩。并创造了连续4个清明节 “零森林火灾”的历史记录,工作成效得到各级领导及广大群众的广泛好评。
与此同时,其它工作均取得实效:全民绿化扎实推进,完成义务植树26.5万株,创建“秀美村庄”示范村5个;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全县生态公益林规模达到85.5万亩;石漠化综合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治理任务7427.7公顷;全力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人工地面防治松毛虫3.02万亩,全县未发生重大疫情;积极开展“两学一做”、精准扶贫等活动,系统干部职工工作作风大为改观,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机关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党员干部仍停留在按部就班、等待上级安排的层面,“主动谋事、全力干事”的热情不高,业务工作没有特色、找不出亮点。二是森林资源保护压力还比较大。毁林开垦、乱占林地、乱捕滥猎等现象在各乡镇还不同程度存在;祭祀、农事、取蜂等野外用火屡禁不止,森林防火的形势依然严峻;松毛虫、松梢螟等森林病虫害时有发生,森林保护还来不半点松懈。三是局部生态质量有待改善。“三边”(城边、路边、水边)的森林质量不高,景观效果不佳,还不能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和上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四是林业产业发展仍然较为滞后。林业产业散、小、弱的局面没有根本转变,林产品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不高,还缺乏叫得响的企业和品牌。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强化措施,放眼2017年,扎实开展工作,全面完成任务,争创一流业绩。
二、2017年工作打算
2017年我县县林业工作思路就是紧紧围绕健康森林、美丽湿地、秀美林场、绿色通道和推进绿色富民产业建设这五项工作展开,具体打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展健康森林建设。将持续封山育林253万亩,全面落实《湖南省森林禁伐减伐三年行动方案》;对龙潭石材厂、矿区附近的 “裸露山体”重点区域进行修复,面积0.8万亩;部署好全县46万亩的天然林资源保护面积,把天然林规划到贫困村、贫困户,扎实做好生态扶贫工作;进一步加大第二轮退耕还林力度,2017年计划在坡耕地造林0.2万亩,荒山造林面积5000亩;进一步完善防林体系建设,2017年计划工程面积0.825万亩;在取得国家森林公园批复后,争取再投资2个亿,对公园内的威虎山片区、龙泉山片区进行景区规划建设;规划建设森林抚育工程7.5万亩;扎实抓好森林防火防灾减灾工作。实现森林火灾面积减少、森林火灾起数减少、受灾乡镇减少的“三减少”目标。
二是推进美丽湿地建设。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编制《溆浦县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方案》;加快思蒙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步伐,计划投资1.2亿,按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和总体规划设计要求,完成试点建设任务,做好2018年迎检各项准备工作,以确保2018年顺利验收。
三是强化绿色通道建设。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骨架,以城镇、村庄绿化为依托,以公路、铁路、河渠、堤坝等沿线绿化为网络,以线带面,整体推动全县公路、铁路、江河湖库沿线及两侧的荒山、平原、城镇绿化,把全县通道建设成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的绿化带和风景线。重点完成省道224、332及小北公路绿化。
四是抓好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规划创建生态文明示范村5个,其中卢峰镇1个、三江镇1个、龙潭镇1个、水东镇1个、大江口镇1个。
五是加快绿色富民产业建设。继续推进高产高效毛竹基地建设,计划新造3000亩,低改10000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竹产业精深加工企业;继续推进木本油料基地建设。完成油茶产业基地建设10000亩,油用牡丹基地建设6000亩;继续推进枣子产业基地建设。建设优质鲜食枣栽培基地2000亩,建设高标准科技示范枣园1个,培育高产优质枣苗100万株;继续推进木本药材产业建设。建设以“三木药材”为主的木本药材基地1000亩;继续推进森林旅游产业建设。充分利用林业旅游资源,逐步培育和形成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为主的森林旅游发展格局,加快发展乡村休闲及森林旅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