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进办事流程再造和“一网通办”,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解决群众办事流程繁琐、效率低下、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提高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县工信局决定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
一、工作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通过组织行动主体分别以办事群众和窗口工作人员两种身份,走进政务大厅,登录办事平台,全面体验办事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持续营造“开放、廉洁、诚信、公平、高效、温暖”的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行动主体
局机关主要负责人、其他班子成员和行政审批股室负责人。
三、时间安排
(一)组织发动(4月10日以前)。制定具体的“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实施方案,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确定走流程事项,报县政务服务部门备案。
(二)集中开展(4月10日至4月30日)。安排20天时间,集中开展走流程。主要负责人按照县安排的时间节点,原则上到县政务大厅办事窗口开展服务,线上、线下各走一次流程;其他班子成员和行政审批股负责人原则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走流程,做好记录。
(三)问题整改(5月5日至5月15日)。对在走流程过程中发现的堵点、痛点,列明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能立行立改的,立即整改到位,对需系统性攻坚解决的,力争在5月底前整改到位。建立工作台账,认真总结经验,形成常态长效机制。
四、具体内容
(一)“走”的地点。单位主要负责人、其他班子成员和行政审批部门班子成员、股室负责人聚焦重点难点事项,原则上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走流程”;
(二)“走”的方式。分别以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两种身份线上线下走完办事全过程。线上登录“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本部门本行业政务APP办事,线下走进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窗口办事。具体如下:
1、以办事群众身份走流程
(1)模拟走流程。把本人作为办事人,线上线下办一件事,全流程体验办事感受。
(2)帮代办走流程。经有办事需求的群众授权,以该办事群众的身份,通过线上线下,从注册登录、填写填报、提交申报、等待结果,全流程帮助或代表该群众办完具体事项。
(3)陪伴走流程。陪伴办事群众,全环节办一件事,了解办事流程运行情况,听取办事群众意见。
2、以窗口工作人员身份走流程
(4)坐窗走流程。以部门工作人员身份坐在政务服务大厅窗口,面对面接待办事群众,从答疑解惑、直接受理、后台审批、打印结果等,走完审批流程。
(5)“倒推”走流程。对企业群众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好差评系统等渠道反映的不满意事项,从办事结果开始,往前倒推审批流程,查找办事环节的“梗阻”问题。
(三)“走”出特色。走流程过程中,要对照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找出“堵点”、“难点”,分析原因,准确记录,梳理关键环节,优化再造流程,推动重点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形成特色品牌。
1、创新方法举措,让办事服务更快捷方便。聚焦民生公共服务高频事项,推进“一件事”网上“一次办”、掌上“一次办”。针对企业生产经营、项目立项竣工等全生命周期中的“一件事一次办”要一个堵点一个堵点地疏通、一个系统一个系统打通。
2、认真梳理事项,让办事流程更优化精简。审批事项设置要依法依规,承接下放或赋权事项要接得住,办事指南要清晰准确并与实际操作一致,精减环节、材料、时限、跑动、费用等。
3、融通融合数据,让更多事项“一网通办”。针对线下政务服务多次跑腿、重复登录的问题,要开展政务数据共享,用好数据共享、标准、管理运维“三张清单”,破除数据壁垒,推进网络通、系统通、业务通、数据通,全面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全程在线、“一网通办”。
4、应用电子证照,让告知承诺容缺办理更顺畅。推进电子证照应用,推动实现政府部门核发的证明材料一律免于提交,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于提交实体证照。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推广容缺受理、快审快办、一次办好。
五、到达效果
(一)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满足企业和群众的需求。
(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优化流程和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浪费。
(三)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和针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困难,积极协调资源,推动问题解决,提高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
(四)提升县工信局的形象和公信力。通过“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的开展,提升县工信局的形象和公信力,增强企业和群众对县工信局的信任和支持。
六、总结提高
“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行动是县工信局为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采取的重要措施。通过深入调研、流程再造、建立问题台账、加强协调配合等具体措施的实施,期望能够优化流程、解决难题、提升服务水平,为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和措施,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溆浦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