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1.抓管理提升。一是实行“县领导联点包乡、乡领导联点包村、村领导联点包户”的易迁后扶责任制,即:县领导负责联系乡安置点及该乡重点困难搬迁户结对帮扶工作,乡领导负责联系村安置点及该村重点困难搬迁户结对帮扶工作,村领导负责该村安置点及重点困难搬迁户结对帮扶工作。要求包保干部每月至少入户一次,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实际困难。二是进一步压实职能职责。进一步明确了32个成员单位与25个乡镇各自的目标任务,要求密切配合,认真研读国家政策、正视问题、找准差距、精准施策,积极服务于搬迁群众。三是推广“一站两委四会”党建模式,因地制宜设立安置区群众工作站,发挥安置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领导作用,组织红白喜事理事会、经济发展互助会、关心下一代协会、志愿者协会等自治组织,选优选强负责人,制订管理制度和自治公约,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业主委员会为主体、群众互助组织为补充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通过实行“五个到户”和网格化管理,调动全县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农村党员在安置区全面做好政策宣传、文明倡导、矛盾调解、民情联络等工作,要求干部每月至少1次深入搬迁户家中开展政策宣讲和帮扶活动,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促使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知党恩、感党恩深入人心。
2.抓就业帮扶。一是开展劳务协作转移就业。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印发岗位信息宣传海报、宣传单,通过县乡村三级为民服务微信群、“湘就业”平台等渠道宣传发动,拓宽就业渠道。带领企业招聘专员深入到安置小区,举办现场招聘会,引导搬迁户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全县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每个安置区实现“零就业”家庭清零。二是创新创业提升就业。将培训场地搬到村部实行“送训上门”,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创业带头人的创业培训力度,目前完成培训任务37人。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创业人员的资金支持力度,实施创业担保贷款向易地扶贫搬迁创业带头人倾斜。三是开展乡村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巩固现有乡村公益性岗位,适度开发新的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外出务工确有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就业。2023年4月,已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495个。四是开展帮扶车间就近就业。鼓励企业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发展就业帮扶车间,现有就业帮扶车间9个,稳定带动就业200余人,吸纳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77人。如泰瑞莎皮具有限公司在三江西湖安置点建设就业帮扶车间,吸纳易地搬迁脱贫劳动力就业17人,占安置区就业总人数的28%。
3.抓产业帮扶。全县“十三五”期间实施的5236易地搬迁户产业奖补实现全覆盖,搬迁群众持续享受产业分红。全县统筹整合产业帮扶财政资金2.65亿元,实施“四跟四走”产业项目219个。统筹整合产业帮扶财政资金1.16亿元,用于贫困户、搬迁户、监测户等自主发展产业奖补。在安置小区附近积极引进特色产业项目45个解决搬迁群众就业,积极鼓励搬迁群众自主发展产业。截止目前,全县易地搬迁户已享受产业帮扶政策资金共5184.94万元,人均受益2492元。“四跟四走”项目累计分红771.23万元,人均370元。
4.抓安置点“安心工程”专项行动。根据怀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印发〈怀化市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安心工程”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了《溆浦县高质量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安心工程”专项行动方案》。方案提出,2023年到2025年底,我县99个集中安置区与32个县易迁后扶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以下简称成员单位)开展定点帮扶。因我县集中安置区较多,经研究决定将采取“1对2”或“1对3”的方式,实现99个集中安置区定点帮扶全覆盖,确保安置区产业更加兴旺、就业更加充分配套更加完善、服务更加优质,实现有就业意愿的搬迁家庭“一户一稳定就业”、安置区“一区一后扶产业”、搬迁户”一户一增收项目”,让全县5236户20806名易地搬迁群众“安身”更“安心”。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们将以推进安置点“安心工程”专项行动为契机,进一步抓好各项帮扶工作:
1.进一步抓好就业帮扶。加大岗位开发力度,引导企业到集中安置区开办扶贫车间,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吸纳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针对市场需求,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行理论授课、实地操作、参观学习、经验交流等多种方式教学,提升搬迁群众就业技能,助力稳定就业,保障收入来源。
2.进一步抓好产业带动。落实集中安置区“一区一方案、一户一项目”产业发展方针,扶持搬迁群众自主发展产业或参与产业发展,积极发展搬迁对象集体参与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探索搬迁对象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新方式新途径新办法,确保每户搬迁户产业后扶项目全覆盖、产业后扶收入可持续。
3.进一步抓好返贫监测。充分发挥国家防返贫监测帮扶信息平台、国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调度信息平台和省易地搬迁大数据管理平台作用,安排专人持续跟踪搬迁群众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及时更新平台数据,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
4.进一步抓好后续管理。推广“一站两委四会”党建模式,落实“五个到户”和网格化管理,动员全县镇村干部、农村党员定期走访,宣传政策、回应诉求、开展帮扶,着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5.抓好后续维保工作。通过我们积极向县人民政府请示汇报,同意从县整合资金中划拨一部分用于安置区后续维保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组织力量对确需维修或更换的安置点进行摸底,争取尽快完成维修或更换工作,确保提升搬迁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