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自然资源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4-12-31 09:07 信息来源:溆浦县自然资源局
溆浦县自然资源局

(2024年12月28日) 

2024年,溆浦县自然资源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自然资源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立足“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力以赴做好自然资源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不断加强党建统领,夯牢夯实政治基础。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把基层党建工作贯穿全县自然资源管理工作全过程,党员、支部、机关党委年初逐级逐层签订《公开承诺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今年以来召开党建工作专题部署会4次、意识形态专题会议4次、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4次、中心组理论学习12次。党组书记、联点领导、支部书记各上党课1次,接收预备党员、正式党员2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印发督查通报2期,处理干部职工43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坚持突出规划统筹,空间战略落位实施。2024年共召开县城乡规划委员会会议8次、县规划技术评审会9次、局规划例会13次,审议项目61个。《溆浦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成果获省政府批复并纳入湖南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张图”管理。争取省厅村庄规划质量提升财政奖补资金325万元,卢峰镇红星村等18个省级重点村、大江口镇小江口村等29个市县级重点村村规成果以及25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通过市级审查,已启动全县城镇开发边界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为城市建设管理和土地出让提供了规划依据。

(三)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担好耕地保护责任。县政府已与各乡镇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全力推进2024年耕地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完成2024年耕地恢复数1778.47亩,完成21个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新增耕地175.7117公顷,其中水田规模15.0141公顷,新增粮食产能14.8472万公斤。制定出台了《溆浦县落实田长制严格耕地保护等五项配套制度》《溆浦县乡镇田长制工作绩效考核暂行办法》等六项配套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和监管,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耕地质量不降低,连续第19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不减少。

(四)坚持高效配置土地,强化空间要素保障。获省政府批准项目用地21宗、面积49.8914公顷,市政府批准项目用地2宗、面积1.7236公顷,县政府批准集体建设用地4宗、面积1.6027公顷,36宗设施农业用地上图入库面积4.3297公顷,完成新一轮城镇基准地价成果更新工作,供应国有建设用地135宗、面积18.088公顷,成交土地总价款0.86亿元,保障了县第二消防站、华能江口风电场(溆浦段)、桥江至思蒙公路二期等重点项目落地,有力保障了县域经济平稳发展。

(五)坚持逐绿向美发展,夯实绿色生态本底。申报启动矿山地质勘查项目7个,整治关闭砂石土矿3家,注销采矿许可证11家,采矿许可证延续登记4家,新增办理2家,完成探矿项目2个,调整扩界花岗岩矿1家,提前2年取得深子湖合家冲硅砂矿采矿许可证,成交金额7.35亿元,创历史新高,全年收取采矿权出让收益(采矿权价款)和采矿权使用费共计0.61 亿元。全面完成裸露山体修复及销号工作以及湖南湘桂岩溶地湖南沅江、资江上游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办结中央、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5件,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任务27.04公顷,超额完成省下达20.83公顷任务。

(六)筑牢地质灾害防线,扛牢安全稳定责任。全年扎实完成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工作,摸排出全县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共254处,中高风险切坡建房4468户,高中风险斜坡沟谷单元722个,临坡临沟临崖住户156户。开展防汛应急避险转移演练311场,参演人员达10027人次,发放隐患点防灾避险明白卡1900余份;三江镇两江村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有序推进,年内有望完工。葛竹坪鹿山村4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成功申报省厅紧急治理项目,预计年底前动工建设。

(七)推进铁塔视频建设,实现重点区域覆盖。争取经费138万元,将农业农村、水利、林业、高速交警安装的60个铁塔视频监测点一并接入到湖南省自然资源铁塔视频监测中心,新建铁塔视频监测点128个,全县现有铁塔视频站点230个,基本上实现城镇周边、重要交通干线周边和集中连片耕地等重点区域全覆盖。

(八)强化执法持续发力,全力遏制违法行为。加大对各类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遏制违法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良好秩序。强制拆除马田坪村慕野星空餐饮店、蝴蝶庄园饭店、乌托邦营地烧烤夜宵店3宗网红违法用地项目、拆除建筑物面积4.94亩,恢复耕地面积14.85亩。截至目前,共立案查处40件,收缴罚没款443.23余万元。其中,查处非法占地案25件,查处非法盗采案15件,查扣非法盗采工具7台。

(九)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和质量,积极贯彻落实不动产登记统一平台和数据库建设工作部署,落实省、市、县三级共建模式,率先在全市启动湖南省统一不动产登记平台建设,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档案移交工作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落宗、登簿任务。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16226本、不动产登记证明4872份,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缮证12万户,协助银行办理抵押贷款约29亿元,全面推进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工作,先后解决了大汉名邸、溆水外滩等项目办证难问题,发放不动产登记证书4396本,有效地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工作成效和亮点

(一)矿业经济取得新突破。溆浦县谭家湾矿区合家冲矿段玻璃用石英砂岩矿是我县实施“兴工强县”战略、打造“南部硅都”、助力“千亿产业”的重要矿产资源保障基地,2022年开始整合,2022年8月野外工作正式启动,2024年4月1日完成采矿权挂牌出让工作,提前2年取得采矿许可证,成交金额7.35亿元创历史新高。

(二)多项工作受到上级肯定推荐。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治理通过市级验收,2024年1月9日我县在全市生态修复工作视频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2024年12月4日,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调研组一行专程调研我县生态修复工作,对“生态修复+经济林”模式予以充分肯定;龙潭镇红岩村二组山体滑坡精准避险转移经验入选2023年度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典型案例集,2024年3月11日,我县在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工作上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典型发言。

(三)妥善解决混岗混编问题。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负责人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机关混岗混编问题,积极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主动与组织、人社、编办等部门协调沟通,成功得到上级支持,在全县自然资源系统组织公开选调,推动自然资源事务中心成立,并扎实做好相关职工解疑释惑、矛盾化解、稳定人心工作,有序妥善解决了困扰我局十余年的机关人员混岗混编问题。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房地产市场低迷,土地财源显露疲势。近年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土地的需求减少,导致土地出让收入持续下降。2021年土地价款9.06亿元、2022年收缴4.2824亿元,2023年收缴1.45亿元,土地财源难以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二)耕地恢复推进缓慢,后期管护难度大。我县后备资源条件差,其中52%为茶园和盛果期果园,青苗补偿费用高,县级奖补资金无法负担施工费用与青苗补偿费用,上级要求不搞“一刀切”,且恢复的耕地质量不高,难以持续落实耕种,容易造成再次抛荒或非粮化,耕地后期管护难度较大。

(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监督管控执行难。群众法律意识较为淡薄,违法用地、非法采矿等行为时有发生,县自然资源行政执法大队已撤销,其公务员已划转至农业农村部门,目前我局执法人员和执法装备不足,未形成执法合力,难以完全禁止非法占地和偷采矿现象。

(四)高素质专技人才偏少,干部队伍青黄不接。专业技术岗位设置185名,实聘人数仅仅80名,缺少规划、地质勘察等专业技术人才,在防灾、辨灾等方面完全依靠407技术单位支撑。其中乡镇自然资源所核定40个专业技术岗位,实聘8人;县土地测绘队核定专业技术岗位8人,仅聘用1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且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偏高,目前在职干部平均年龄达到了48岁,干部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现象。

四、2025年工作打算

(一)坚持“严”的要求,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全面深化耕地保护策略,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责任体系,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机制,加大力度推进双井、北斗溪全域整治项目,推动“田长制”高效运转,确保年度耕地恢复任务顺利完成。严厉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确保耕地占补动态平衡,为粮食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二)坚持“实”的效果,科学合理谋划布局。2025年2月份完成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的审批和数据库建设,并将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数据库纳入湖南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一张图”管理,实现乡村用途管制和建设管控依据全覆盖,建立完善村庄规划实施管理体制机制,提升乡村空间治理能力和水平。2025年全面推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2026年底将实现全县建设范围内规划全面覆盖和无缝对接。

(三)坚持“绿”的底色,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聚焦矿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科学布局硅砂、石材等矿产资源开发,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力度,推进矿产资源整合,提高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采水平,全力推进“千万吨级”硅材料产业集群和中国“南部硅都”建设。健全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机制,巩固绿色矿山建设成果,进一步加强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促进矿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四)坚持“硬”的举措,深入化解隐患风险。落实“631”叫应和半小时再呼应机制,严防极端强降雨新隐患点、临坡临沟临崖临水住户、高坡切坡建房、在建工程风险,推进地灾点面双控试点建设,推动地灾防控重点由“隐患点”向“隐患点+风险区”转变,积极向省市争取地灾治理工程项目资金,加快监测站台、安装雨量计等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地质灾害防治生命防线。

(五)坚持“稳”的基调,切实维护自然资源秩序。严守“资源生命线”,深入开展存量土地盘活利用攻坚行动,加强对闲置土地、改变容积率等违法违规行为整顿查处力度,依法严格执法监察,对新增违法“零容忍”,严厉打击违法占地、私挖盗采等违法行为,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用实际行动守牢耕地红线、守好资源红线。

(六)坚持“惠”的原则,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和营商环境,大力推进二手房“带押过户”和“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延伸服务,全面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扫尾工作,争取2025年三月底前全面完成农村宅基地不动产证颁发到户工作。全面推进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证”工作,切实解决不动产“登记难”问题,全力抓好房地产遗留问题化解清零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