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省厅、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省市自然资源工作会议要求为指导,强化措施,夯实责任,树立自然资源新形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9年工作情况
(一)围绕中心服务,保障县域经济有力。征收土地489.6211亩,完成全县54个生活垃圾中转站规划设计、全县225个村庄规划编制和全县黑臭水体调查摸底及核实工作,获省厅批准建设用地项目11宗,面积25.3972公顷,办理设施农用地备案47宗,面积15.0433公顷,受理农村居民建房占用农用地245户,面积约2.7733公顷,有力保障了溆浦县芙蓉学校、城南医院等县重点、民生项目的用地需求。争取土地储备债券资金3700万元,出让国有土地231宗,面积45.7558公顷,土地总价款6.1071亿元,较好的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二)狠抓外业攻坚,三调工作进展顺利。根据国家、省、市三调办统筹安排,自4月1日起我局组织基层所对辖区内的国土调查成果开展全面内外业检查,确保调查成果的真实性。目前三调工作已完成全野外核查、内业建库等工作,数据初步成果已于10月8日提交给国家三调办,我县将按时保质完成三调工作。
(三)坚守耕地红线,增减挂钩推进有力。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层层落实考核性管控,签订2019年度县、乡(镇)耕地保护目标管理责任书。高质量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耕地占补平衡,依法引进4家社会投资商为投资主体。截至目前,总投资5850万元的溆浦县2018年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已全面完成,建成高标准农田3.9万亩。省厅确认2017年度增减挂钩指标面积77.9621公顷,2018年度增减挂钩指标面积74.0839公顷,2019年度增减挂钩一期面积54.3473公顷,二期面积66.8996公顷。全年累积销售增减挂钩指标1.83亿元,其中,2015年度、2017年度增减挂钩指标销售1.38亿,2018年度增减挂钩指标销售0.3亿元,2019年度增减挂钩第二期指标销售0.15亿元;确认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指标304.7364公顷,销售指标收益0.5437亿元,已到账0.1亿元。
(四)加大执法力度,国土秩序良好向上。进一步健全土地动态监测与监管系统,严格落实《溆浦县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办法(试行)》,扎实推进“大棚房”整治和违建别墅清理,处理12336平台举报违法线索30起,处置闲置土地9宗;拆除违建别墅5宗,4宗违建别墅已处罚到位;上报自然资源领域扫黑除恶线索12起,其中县法院依法判决2起,移送公安机关侦查3起,移交其他部门处理7起;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和非法开采行为共计84件,扣押挖掘机及生产设备21台,遣散生产人员12人,封闭关停非法采矿点2个,收缴罚没款734.85万元,其中砖瓦窑罚没款418万元,非法矿山罚款60万元,违法用地罚没款256.85万元,结案率100%,做到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立案查处。
(五)强化矿政管理,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完成全县6个探矿权、88个采矿权储量网上报备和公示工作,制定并发布了溆浦县采矿权市场基准价格标准,协助省厅对各类省级发证矿山涉及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红线内的3个采矿权、4个探矿权的清退和避让工作,配合地勘407队开展全县矿石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研,为第四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做好前期准备。积极申报绿色矿山建设,牵头实施水东镇江东湾锑矿区污染风险管控工程,组织部门力量和技术专家对生产矿山定期现场检查,各矿山在矿山破碎点、运输通道、堆料场进行大规模植树绿化。目前深子湖镇福耀、民福福利两家硅砂矿复绿面积2.48公顷,龙潭镇、黄茅园镇8家花岗岩矿山企业复绿面积4.81公顷,矿山地质环境状况逐步好转。
(六)狠抓地灾防治,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全面开展地质灾害汛前排查,确定2019年县级以上隐患点84处,省级灾害点2处,市重点灾害点2处。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值守制度,发放隐患点明白卡1100份,发放宣传资料1600余份,开展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培训1次,组织乡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20次,编制了《溆浦县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预案》,投资200万元对中都乡长丰村进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加快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程进度,总投资245万元的九溪江乡光明村、黄茅园镇油麻村9组滑坡治理工程和总投资528万元的观音阁镇警予村、龙潭镇红岩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及总投资256万元的卢峰镇团结街荆家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已完工,正在验收结算;总投资340万元的龙庄湾进马江村和祖师殿令吉冲村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已动工。同时积极争取地灾治理项目,争取到观音阁镇观音阁村地质灾害治理项目270万元。
(七)推进放管服改革,提升民生幸福指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大数据平台”建设和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出台了《溆浦县国有土地上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办法的通知》(溆政办函〔2019〕19号),投入298万元专项资金整合存量数据,“外网申请,内网审核”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措施进一步优化,实现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路”,民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共清理完成县城城区土地登记数据31126笔,整合房地数据52265笔,受理解决城南银信步行街、县建筑公司、北岸华景等项目小区历史遗留问题512个,办理不动产登记证书证明16054本(份),其中不动产权证书7361本,证明8693份,群众满意度大幅提高,县不动产登记中心荣获湖南省“青年文明号”光荣称号。
(八)加强队伍建设,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划入承担城乡规划职能人员109人,圆满完成深化机构改革任务。严格干部考勤制度,实行上下班人脸识别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召开全县自然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邀请县纪委常委刘友让上党风廉政警示教育课,层层签订党风廉政主体责任状,认真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和自然资源领域廉洁风险点排查,加强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力度,严格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共办理上级信访交办件77件,办结72件,正在办理5件,立案5件,结案1件,给予政务处分1人。
(九)聚焦党建引领,全力开展脱贫攻坚。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成果,组织开展“不忘初心勇担当,牢记使命抓落实”党日活动。抓党建促扶贫,全面落实“四支队伍集村部,干群同心攻脱贫”行动,297名党员干部分批次到三江镇龙山村等22个村结对帮扶,以“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为标准,坚持支部活动开到项目区,党员干部住进项目区,确保有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解决。截至目前,总投资758.72万元的溆浦县2017年土地整治工作专项资金(中央补助)项目、总投资737.05万元的溆浦县2018年中央土地整治专项资金(用于精准扶贫)、总投资980万元的2018年用于精准扶贫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都已完工,耕地占补平衡及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销售2.37亿元,为全县如期脱贫摘帽、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整治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存在问题
(一)“多规合一”融合艰难。按照本轮机构改革有关规划职能融合要求,“多规合一”是根本目标。但目前由于城乡规划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配套政策未跟上等因素,导致“多规合一”融合工作艰难。
(二)行政处罚落实难。部分村民法治意识淡薄,政策界限模糊,对自己的责任田、自留用地自由支配占用,土地矿山违法案件多,部门联合机制不顺,一些案件移交难,行政处罚执行率低,威慑和惩戒作用不明显,也造成自然资源部门可能面临监管失职风险。
(三)干部队伍管理难。乡镇自然资源所为县自然资源局的派出机构,理应为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但在公务员公车改革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改革中,我县乡镇自然资源所干部未纳入改革范围,待遇未能提高,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我县自然资源工作的长远发展。
三、2020年工作打算
(一)全面开展国土调查工作。按照国家和省三调办统一安排,做好统一时点更新、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永久基本农田调查、农村空心房调查和批准建设未建设调查等各专项调查工作,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基础数据,强化土地资源信息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管理工作需要。
(二)进一步强化党建工作。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加强思想引领,落实好中央、省委、市委、县委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为推进自然资源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三)保障重点民生项目落地。加快研究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多规合一”实用型村庄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溆浦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引领乡村振兴建设。加快土地出让,加大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力度,优先保障县重点项目和民生工程项目用地,精简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努力坚持做到申报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
(四)切实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开展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群众产权利益;认真抓紧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重大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和地质灾害搬迁避让项目,高质量抓好观音阁镇观音阁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最大限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全力维护自然管理秩序。持续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和违建别墅整治专项行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和耕地保护考核制度,坚守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动摇。加强自然资源动态巡查检查,严格卫片执法检查,加大国土空间和自然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开展砂石土矿专项整治和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加快推进各类保护区内采矿权、探矿权的清退工作,为全县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美丽新溆浦作出应有贡献。
(六)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求,全面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营造风清气正氛围;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握法治新规律,持续推动运用法治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决策、办事和破解难题能力。努力建立一支团结、务实、高效、廉洁和全面依法行政的干部队伍。
(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用足用好用活自然资源政策支持,加大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力度,推动“空心房”整治、易地扶贫搬迁和村民集中居住,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建设用地纳入增减挂钩范围拆旧区进行复垦,进一步推动了城乡土地在空间上进行调整和互换,积极争取深度贫困地区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任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2020年全县整体脱贫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