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县科技局2022年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2-12-30 12:25 信息来源:溆浦县科技局

2022年是喜迎二十大和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与加快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关键之年。科技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阔步新征程、奋力闯创干、喜迎二十大”目标任务和市局、县委、县政府绩效考核要求,立足工作实际,我局今年早谋划、见行动、重落实,通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今年所做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引领,凝心聚力闯创干。

针对去年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局党组组织开展了党建提升行动。认真落实政治理论学习“第一议题”制度;践行“清廉机关”“清廉科技”,开展“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创建“党员学习微阵地”和“读书思廉 ”区域;规范机关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常抓不懈。截至目前,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6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6次、支委会4次、党员大会及上党课各4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创新发展,为推动全县科技工作“阔步新征程、奋力闯创干、喜迎二十大”提供政治和组织保障。推动了人大、政协、统战、工青妇等工作齐头并进,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危房排查、耕地抛荒清理等应急工作责任,促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综治维稳、生态环境、征信体系建设等行业工作创先争优。

(二)早谋划、勤调度,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今年出台新一轮《溆浦县“十四五”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以实实在在的奖补举措,引导全社会不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截至11月,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总量累计4.68亿元(月报),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占比明显提高,达到2%以上;2021年研发人员数为1599人,万人研发人员占比0.45%同比增长0.3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51.46%,几项指标均有明显提高。二是科技创新产出量质齐升。以创新链引领产业链走向价值链高端,加速科技成果培育与转化。今年获省厅中央引导地方资金项目2个资金130万元,高新引领计划项目1个资金50万元,省级特派员乡村振兴专题项目1个,市级科技市院合作项目2个,正在组织县本级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技术合同交易完成83项数4.62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2%,完成项数和总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3%、135%。三是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明显。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量达88家,同比增长率21 %,入库总量在怀化市排名第一。新入统高新领域企业9家,推荐两批共19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已认定6家,第二批已公示11家,力争实现保有量达39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8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0%。

(三)精准服务,科技创新生态不断优化。

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积极融入“怀化国际陆港建设”,大力推进兴工强县,深入开展联企帮扶活动,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一是项目资金支持。完成2021年度全县研发经费加计扣除2400万元;发放2021年度研发经费奖补50.75万元。落实省市已实施的5个科技计划项目资金,在全县财政资金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资金全部拨付到位。二是集聚科技人才。今年共争取省级科技特派员6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0名、“三区”人才16名来我县指导帮扶工作。组建25个乡镇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组织下派县级科技特派员144名,实现科技人员指导帮扶乡振兴产业发展行政村全覆盖。由省科技厅大力支持、我县与湖南农大合作,开展为期4天的科技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暨“三区”科技人才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培训班,为全县乡村振兴工作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邀请湖南农大博士团队、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林业科技大学等多个人才团队来溆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助力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三是营造创新氛围。承办了全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统筹全县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创新要素集聚,组织3家企业申报省级众创空间和省级孵化器;组织8家企业申报市级创新平台建设;组织10家企业参加市县创新创业大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且怀化市九天界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功闯入2022年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半决赛获得小微组优胜奖。四是助力乡村振兴。深入贯彻落实毛伟明省长调研溆浦的指示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县域产业集聚。与湖南农大、湖南农科院、湖南中医大等院校专家学者一道组建省级特派员工作站,推出中药材和特色水果产业品牌。申报立项乡村振兴计划项目1个;推荐申报4个省级特派员乡村振兴专题项目和红花村、双井镇中心小学两个省级科普专题项目。

二、主要成效及亮点工作

(一)获湖南省第五届科学素质网络大赛优秀组织奖,获省级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品牌项目2个,分别为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继承者”关爱留守儿童成长项目和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帮扶“溆浦山银花”特色产业项目。我县北斗溪“科普小镇”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成功承接并举办了全市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活动周以“走进科技 你我同行”为主题,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科技规划政策扎实落地,以创新创业成果一条街展览广泛宣传科技创新成果,开展科学普及惠民活动,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建设“三城一区”新怀化,着力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阔步新征程、奋力闯创干、喜迎二十大”目标任务完成来势很好,11月底,我县全社会研发投入R&D经费支出完成4.68亿元(月报),超额完成全年市定任务数。企业申报2022年湖南省企业财政研发奖补资金为50.75万元,经过审核已公布7家企业享受了湖南省企业财政研发奖补资金22.54万元。落实高企认定县级奖补资金260万元。研发年报认定反馈(上年度数据):2021年度认定研发经费支出1.42亿元,增幅排名全市第二;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投入比重3.33%,排名全市第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占比51.46%,排名全市第一;研发人员占比0.45%,排名全市第二。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优不多,自主创新意识不浓,创新体系不完善,产业结构总体水平不高。

(二)国省级创新平台建设少。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制约,我县大部分企业体量不大、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研发人员不够,产学研合作不深入。

(三)上年度研发指标认定增幅难。我县上年度研发经费投入认定数据基数太低,受统计部门认定规律规则牵制,短期内实现年报数据大幅提升太难,难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以上。

四、形势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大势所趋。县政府印发《溆浦县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溆浦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溆浦县“十四五”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大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县科技局作为国家科技发展的服务部门,面对大好形势,应当奋发作为,为实现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一份力量。

由于我县属内陆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激励政策和措施力度无法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导致高科技人才短缺;且我县没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无法为专家们提供必要的工作环境,留住人才更难;企业受资金所限,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方面投入不足,特别是在引进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方面,积极性不高,科研创新方面很难产生重大成果。

同时我县是农业大县,农业占比较大,工业基础相对较薄弱,研发投入不足,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基数低,与兄弟县市区相比过低,(2022年沅陵为2.82,辰溪为3.12,中方为2.48,我县为0.71)后续发力困难。导致我县的研发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常年在全市排名靠后,且很难在短期内有突破性跃升。科技项目申报,科学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均受一定的影响,考核压力很大。

五、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我们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及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及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创新。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继续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部署及使命任务,以科技创新助力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一)目标任务

 2023年力争实现全社会 R&D 经费投入总量达到2.5 亿元,研发强度达到1%以上;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5家以上;引进科技创新人才32人;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4.5亿元;创建省级以上研发及创新创业服务平台2个;上报科技宣传及政务信息18 篇以上。

(二)重点工作

1、激发企业创新意识,实施研发经费投入提升行动

(1)狠抓科技政策落地见效。重点推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高企认定以及省级研发财政奖补等政策。(2)实施溆浦县《十四五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加强全社会持续增强研发投入的意识,推动市场主体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全县财政科技支出“只增不减”。(3)发挥科技金融杠杆作用。加强与金融办的协调,落实企业与金融机构战略合作,探索设立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金,推动“科技贷”落地,畅通交流合作渠道。

2、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

(1)梯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组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层级培养计划,建立健全分类指导、精准培优的梯次培育机制,力争明年新增高企4家以上。(2)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形成30家以上的具有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后备企业。(3)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支持指导企业与科研院所专家主动对接,开展全方位合作,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3、打造科技创新驱动引擎,实施创新平台提升行动

(1)围绕“一特两辅”建好创新链。与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引进院校专家团队,组建溆浦县脐橙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山银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工作。支持企业申报各类国省级创新创业平台。(2)加快推进规上工业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全县工业特色主导产业“一主一特两辅助”布局创新研发机构平台。启动县级研发平台建设,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团队能力水平。(3)以平台建设助力“五好”园区建设。

4、提升科技承接能力,实施创新成果转化行动

(1)精心凝炼一批科技项目。谋划实施一批国家、省级、市级项目,积极指导企业向上争资立项,精心组织实施好县级科技计划专项。协调做好重点攻关技术项目“揭榜挂帅”工作。(2)统筹社会民生领域发展。实施好本县级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安全发展、医疗健康等领域改造的科技攻关。(3)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领域产业,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助推产业提质升级,加速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4)切实强化科技成果意识。加大科技成果奖励的培育和推荐力度,促成一批科技成果在溆高质量转化。

5、强化人才引培,实施创新人才培养行动

(1)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实施省、市科技创新人才项目,以县政府与湖南农大县校合作为依托,围绕我县特色支柱产业发展,争取省级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团队项目2项以上,引进科技创新人才(团队)32人以上,以引促培、引培结合,不断壮大创新人才队伍。(2)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加强人才队伍作风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3)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认真落实推进科技支持乡村振兴创新发展工作要求,抓实科技专家服务团工作,实现科技专家对行政村全覆盖式对口服务。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