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溆浦县民政局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聚焦主责主业,有力有序推进民政各项工作。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焦困难群众,基本民生保障更有力。一是办好重点民生实事。我县现有农村低保18070人,城市低保1038人;城乡特困供养对象5195人;孤儿110人;事实孤儿238人;重度残疾人15035人,困难残疾人6556人。今年来,按照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要求,建成老年助餐服务点7个,受益老年人1270人;完成481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完成率100%;建设公办养老机构护理床位150张,完成率100%。对城乡低保、孤儿基本生活费、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三项困难群众救助保障进行提标,共发放低保、特困等各类社会救助资金1.01亿元,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是深化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开展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动态监测分散特困对象4386人。持续推进我县“党建+社会救助”工作,推动社会救助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行业部门数据共享,协同教育、医疗、乡村振兴等部门开展困难群众救助工作,动态监测低边家庭1143户4092人。三是认真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围绕养老机构、殡葬服务和社会救助领域以及惠民资金评定发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全面开展自查自纠,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坚决维护群众利益。截至目前,已自查问题线索20条,整改落实15条,向县委纪委移交社会救助领域问题线索2条,养老领域线索1条,已追缴社会救助领域违规资金 21601元,正在追缴资金24191元,健全工作机制7项。同时,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59件。如针对困难群众制定殡葬服务救助政策,即对特困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在县殡仪馆集中治丧3日内(含3日)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费用全免,超过3日的,其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费用减免50%。4月以来,减免政策惠及群众138人次,减免金额15.93万元。
(二)聚焦基层基础,基层社会治理更有效。一是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主动履职,配合县委组织部开展村级组织规范挂牌清理整治,共清理室外标牌457块、室内标牌952块。落实“三长制”,开展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全面构建“片—组—邻”组织架构。开展整治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赋能,在412个村(社区)张贴《不应由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指导目录》800余张,现有村级事务主要为2大项49小项,村级组织不再出具规定以外的证明事项。推广幸福基金经验,全县幸福基金金额达1271万元,服务会员13000余人次。二是狠抓未成年人保护。持续开展“利剑护蕾”专项行动和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治理工作,积极抓好源头治理,强化宣传预防作用,依法严厉打击,筑牢安全保护防线。截至2024年9月25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发案13起(现行案件7起,补立6起),其中现行案件(去年同期12起)发案数下降41.6%。今年来共组织召开调度会、专项会议等15次,制定《溆浦县特殊未成年人干预救助工作机制》,加强特殊未成年人的干预救助。开展重点人员监测管控,落实包保责任,加强未保政策宣传,印发宣传手册15万份,签订公职人员承诺书2.7万份,开展教育培训414场次、宣传活动559场次、发布媒体宣传33条,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三是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全县干部群众破除铺张浪费、婚丧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全县25个乡镇412个村居均成立红白理事会,现有理事会成员3170人。今年来,共开展活动4002次,劝导婚事新办2231次,丧事简办1346次,其他事不办425次,为村(居)民节约资金616.2万元。
(三)聚焦为民服务,基本社会服务更有温度。一是加强殡葬管理工作。加强殡葬管理,规范治丧活动,县城区内全面实行集中治丧,今年来县殡仪馆集中治丧320例,其中火化64例。同时,积极推进殡仪馆及公墓一期项目建设。该项目建设申报地方专项债券资金2.5亿元,由县城投公司为项目建设业主单位,位于溆浦县的哑塘村(原黄花坪村),总用地面积6.9万平方米,殡仪馆区占地面积为4.5万平方米,目前,15个悼念厅、办公楼等主体建设工作已完成,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二是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县、乡(镇)、村(社区)、小区(院落)、家庭”五级养老服务体系。对两家失能失智集中照护中心进行提质升级,新建2个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新建13个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出台《溆浦县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对16家公办养老机构进行提质改造,为3280名困难老人购买基本养老服务。提供集中照护服务,补助12名低保全失能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常态化开展养老机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今年来未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未发生非法集资、欺老虐老等恶性事件。三是创优专项社会服务。切实抓好政协委员提案、人大代表建议办理,2024年我局负责承办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案10件协办1件,承办人大建议2件协办1件,办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积极创建 “清廉大厅”,提升婚姻登记服务质量,在全县25个乡镇开展巡回办理登记,今年来共办理结婚登记3525对。推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服务规范化,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06人次。聚焦慈善社工和福彩事业,提升救助实效,开展“情系老小·善行溆浦”99公益活动、“点亮微心愿”困境儿童帮扶活动、“善济病困”等慈善助医公益项目,帮扶困难群众903人,发放慈善救助资金83万元。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建立小组长制度,加强社工人员培训,开展各类服务125户次,活动13场。大力宣传福彩公益慈善文化,销售福利彩票1613万元,为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2025年工作打算
(一)持续提升社会救助水平。以开展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县为契机,深化社会救助改革,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模式转变。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低保边缘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认定工作,及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
(二)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县、乡(镇)、村(社区)、小区(院落)、家庭”五级养老服务体系。继续为3000名65周岁及以上部分失能或完全失能的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对象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康复护理、走访慰问等居家上门服务。对16所公办养老机构进行整体提质改造,争创“十有”养老机构。在全县范围内建设50个养老驿站(其中福彩点设36个,村(社区)设14个)。培育怀仁康养、鸿润百年、百顺宁等三家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推动养老服务市场化发展。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开展医养、康养服务,实现民办养老机构零的突破。
(三)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力度。落实孤儿保障政策,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持续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加快推进慈善事业发展,广泛募集慈善资金,做好助学等慈善救助工作。加强福彩公益服务,发挥“爱心驿站”效果。开展“让爱回家”寻亲服务活动,利用科技赋能、互联网+、公益组织加强寻亲服务,扩展寻亲服务途径。
(四)全面规范社会事务管理。认真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加大对残疾人的救助力度。继续开展“五大爱残助残”关爱活动,为特困供养对象、低保对象、脱贫户中的肢残对象安装假肢。继续开展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的移风易俗整治工作。积极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巩固殡葬改革工作成果,从源头治理乱埋乱葬行为。配合县城投公司开展县殡仪馆搬迁和公墓区一期建设项目。继续开展婚姻登记巡回服务,做好婚姻登记信息化、规范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