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4-12-25 15:09 信息来源:溆浦县财政局

──2024年12月 21日在溆浦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溆浦县财政局局长  谢正德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溆浦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全县预算执行情况 

2024年,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为主线,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落实“五新四城”战略,强力推进“四强四新”举措,以“大抓落实”的实干实效,坚决守牢“三保”底线,统筹发展与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全县经济稳中有进,财政平稳运行。

(一)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方面:全县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134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424万元,增长7%;加上上级补助收入433952万元,一般债券收入16300万元,调入资金30000万元,上年结余260万元,预计完成收入总计593946万元。

支出方面:全年预计完成支出总计59394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4344万元,上解支出9602万元。

转移支付方面:2024年,上级下达我县转移支付433952 万元,较上年度减低2.16%。主要用于“三保”重点支出、其他刚性支出、重大项目支出等方面。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计完成154375万元,其中,县本级收入2441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500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93700万元,上年结转30759万元。全年支出预计完成132143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02143万元,调出资金30000万元,结转下年22232万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全年预计完成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0万元,支出96万元,结转下年4万元。

(四)社保基金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计收入93058万元,其中:保险费预计收入 35929万元,财政补贴预计收入56468万元,利息、转移收入等其他预计收入661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计支出84315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预计支出84210万元,转移支出等其他支出预计105万元;收支结余8743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县地方政府债务余额828300万元(一般债券379400万元,专项债券448900万元),限制在省厅核定的限额841800万元范围内(一般债券限额382100万元,专项债券限额459700万元)。

本年度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处置资产资源筹集资金和专项债资金偿还到期隐性债务本息预计104658万元(本金93416万元,利息11242万元)。

2024年,争取新增债券110000亿元(一般债券16300万元,专项债券93700万元),地方政府再融资债券资金50220万元,有力支持了本县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二、主要财政政策落实情况

2024年,按照上级决策部署,认真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落实上级政策要求和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有关决议,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加强预算管理,资金使用有效

一是根据《溆浦县财政预算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文件,从源头上规范财政预算管理行为,严格预算分配,按照“人员支出按政策、公用支出按标准、项目支出按财力”的总体原则,以预算一体化系统为载体,促进预算“精准化”执行。二是巩固“绩效提升年”阶段性成果,对财政性资金安排的 14个项目进行重点评价,严格按照项目进度和绩效监测情况拨付资金。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完善政策、调整预算安排有机衔接,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全面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兜牢“三保”底线,财政保障有力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党政机关严格落实习惯过紧日子的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习惯过“紧日子”、“苦日子”,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关注重点群体,保障乡村振兴、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大幅削减非刚性支出,严控一般性支出,切实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切实兜住民生底线。预计2024年底,“三保”支出达347302万元,其中保工资支出177574万元、保运转支出9967万元,保基本民生支出159761万元,“三保”重点支出保障到位。

 (三)狠抓财源建设,收入稳中有进

全力实施财源建设“八大攻坚”, 扎实开展税源提升“十大行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最大限度支持企业发展。加强财税综合治理,挖掘存量税源,激活潜力税源,努力盘活“三资”,确保财税收入质量和总量“双提升”。2024年度,全县预计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13434万元,其中税收收入57163万元,非税收入56271万元,为“三保”和化债等重点支出增加财力保障。

 (四)守住发展底线,化解风险有序

一是争取专项债券成效显著。全年争取到位专项债券资金93700万元,较上年增加6000万元,主要用于完善我县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债务管控有力。在省财政厅批准的限额内举借政府债务,全年未发生一起债务违约失信事件、未新增一件违规举债案例,债务各项风险指标均在合理范围内。三是债务风险化解有力。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处置资产资源、专项债资金偿还隐性债务本息偿还预计104658万元(本金93416万元,利息11242万元)。

三、202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25年财政预算工作思路:结合全县财政经济状况,按照“保重点、压一般、促统筹、提绩效”的要求,遵循以收定支、零基预算、突出重点、厉行节约、绩效导向等基本原则,编制2025年公共财政收支预算。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预算。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18198万元,增长4.2%,其中地方税收收入59564万元,增长4.2%;非税收入58634万元,增长4.2%。加上级补助收入437360万元,政府性基金调入10200万元,收入安排合计565758万元。

2.支出预算。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安排565758万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2324万元;

②公共安全支出14323万元;

③教育支出141287万元;

④科学技术支出1505万元;

⑤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3387万元;

 ⑥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8849万元;

⑦卫生健康支出85748万元;

⑧节能环保支出1838万元;

⑨城乡社区支出17050万元;

⑩农林水支出55510万元;

⑪交通运输支出11252万元;

⑫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8862万元;

⑬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458万元;

⑭金融支出197万元;

⑮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7881万元;

⑯住房保障支出2687万元;

⑰粮油物资储备支出455万元;

⑱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503万元;

⑲预备费6000万元;

⑳其他支出9340万元;

㉑转移性支出9602万元;

㉒债务还本付息支出13700万元。 

3.收支平衡情况。收支相抵,全年财政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根据2024年政府性基金收支完成情况,结合2025年预期目标,2025年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安排48734万元、支出预算安排38734万元、调出资金安排10000万元,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5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为200万元,支出不做安排,全部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为99824万元,其中社会保险费收入37670万元,财政补贴收入61940万元,利息和转移收入210万元,其他收入4万元。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预计为91985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91956万元,转移支出28万元,其他支出1万元。当年预计收支结余7839万元,累计滚存结余92623万元。

(五)政府债务管理计划

2025年,计划争取新增一般债券额度和专项债券额度100000万元。严格实施“六个一批”措施缓释到期债务风险。同时,严格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节减财政资金,加大资产清理和处置力度,盘活用活“三资”,赋能社会经济发展。按期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确保政府信用和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六)情况说明

1.2024年执行数说明。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各项数据为预估计数,具体数据待决算后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2.“三保”和化债资金安排情况说明。2025年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65758万元,其中保工资安排189630万元,保运转安排10094万元,保基本民生安排217743万元,化债安排45610万元(另外,专项债还本付息支出15100万元列政府性基金支出),“三保”和化债资金共安排478177万元,占比达84.52%。

3.支出安排标准说明。根据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县四大家、副处级单位基本运行经费一律压减10%;人员工资和运转经费测算都以11月份实际发放数据为依据,若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人员变动的,待预算调整时再统筹考虑;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均按不高于上年的标准安排。

4.支出压减情况说明。因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除省定基本民生项目、化债类项目、人员类项目、有合同协议等约束性规定项目、硬性考核项目等不予整合或压减外,其他项目原则上一律归并整合成大专项,并采取有保有压的方式进行安排;非税收入征收成本核定较2024年统一下调5%。

5.部门预算及绩效目标编制情况说明。2025年我县共144个单位(含25个乡镇人民政府)纳入部门预算编制。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同步报送部门整体支出和专项支出绩效目标,实现绩效目标的全覆盖,提高部门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及准确性。因绩效目标表资料较多,建议授权由县财政局予以批复。

6.其他情况说明。一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将严格按照《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溆浦县财政预算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预算法定原则,做到先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支出。各单位临时申请的资金需求,平时一律不予审核。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急需的新增支出事项可以通过预算调剂、动支预备费、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等方式解决,再通过法定程序调整预算解决。二是对已纳入2025年预算的项目资金,应当及时下达各预算单位,属日常性工作的,应当按工作进度和序时进度进行申报。截至12月底未实施或未申请使用的资金,当年预算不结转安排。

四、完成预算的主要措施

做好2025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全面加强财政绩效管理,做到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效。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作用,确保财政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为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财力保障,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力培植财源、有效保障财政收入。一是抓好收入组织工作。深化财政数据和经济数据的逻辑性分析,加强与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上下联动、全力以赴、依法依规做好财政收入组织工作,做大财政“蛋糕”,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二是统筹盘活财政资源。坚持早谋划、早启动,把盘活“三资”作为习惯“过紧日子”的强力支撑和稳增长、防风险、促转型的重要手段。坚持“用、售、租、融”多管齐下,加快盘活闲置“三资”价值,提升国有资产效益,千方百计增厚财力基础。三是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继续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持续跟踪政策实施情况。用好财政补助、财政贴息、专项债、保险等工具,提升政策牵引性、撬动性和实效性,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

(二)规范预算管理,切实提升执行效能。一是完善预算追加审核机制。对当年确需新增支出的,必须先报县委财经委审批。凡审批未通过的一律不准提交会议研究,一律不安排资金。经研究通过需要纳入县财政预算调整的,必须报县人大财经委员会备案。二是强化专项资金统筹整合。逐步打破部门利益格局,推进上级和本级专项资金实质性整合,实现行业内整合和行业间统筹,防止条块分割、“撒胡椒面”,不断增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三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一体化。根据“三保”支出要求,将本级预算资金全部纳入绩效目标管理,项目资金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控,全面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和本级项目资金绩效自评,充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做到认真评、严肃用,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三)优化支出管控,确保财政平稳运行。一是强化习惯“过紧日子”监督。持续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压减行政经费,精准保障大事要事支出和刚性支出。做好项目支出、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的统筹取舍,杜绝重复投资,造成铺张浪费。二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切实改变“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模式,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性,推动专项资金的整合优化。结合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实现信息贯通,加强信息共享,为预算执行提供有力支撑。三是从紧有序安排支出。在支付资金时,按照先“三保”、化债后项目款,先刚性后非刚性的原则,优先保障基本民生、工资、运转等“三保”重点支出。

(四)修“内功”借“外力”,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一是加强债务源头管控。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化债,持续压降隐性债务规模,加强经营性债务管控,严防融资平台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二是转变化债工作思路。从过去的应急处置转化为现在的主动化解,从点状式排雷向整体性除险转变,从隐性债法定债双轨管理向全部债务规范透明管理转变,从侧重防风险向防风险促发展并重转变。三是落实“六个一批”措施缓释政府债务风险。继续推动平台公司与金融机构建立协调机制、加强沟通、搞好配合、共同发力,不断优化存量债务结构,降低存量债务风险。

愈是艰难愈向前。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指导,虚心听取政协委员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开拓奋进,为溆浦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