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 张斌
溆浦是一个农业大县,工业成为我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短腿”,为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013年,我县将坚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相结合,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品牌发展和绿色发展,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走出一条溆浦特色的新型工业发展新路子,力争全县规模工业实现产值78亿元,新增规模工业企业6家。
以提高思想认识为第一要务,统一发展理念。溆浦经济发展的差距在工业,着力点也在工业,发展工业必须跳出粗放型和不可持续型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县情实际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外向化的有效载体,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全县上下要树立“大抓工业就是大抓发展”的理念。
以工业园区为第一载体,强化发展支撑。一是抓规划引领。按照“工业兴城、城市新区”的定位,坚持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协同推进,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江口省级工业集中区、桐木溪工业园,完善硅砂、石材加工区及红阳工业区,按照不同特色、不同产业功能定位,统筹协调园区发展,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优势、相互配套的主体园区;二是抓项目集聚。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结;三是配套跟进。坚持“适度超前、梯度推进、滚动发展”的原则,加快江口工业集中区约6平方公里、桐木溪工业园约4平方公里、三个石材加工区及一个物流区约3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红阳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
以招商引资为第一引擎,壮大项目支撑。一是充实完善工业招商项目库。依托矿产资源、家禽家畜、农产品及农副产品、药材、水果、传统的老品牌等,包装一批传统和优势产业项目;依托境内的大型企业产业链长及带动力强的特点,包装一批配套及成长型项目;依托现有加工企业废弃的废渣、废气等废弃物及境内新能源,包装一批新材料、新能源、综合利用、环境治理项目。二是坚持“招大、引强、选新”原则。结合溆浦优势资源及规划园区的产业定位,有针对性选择一批央企、著名企业进行对接,力争项目早日落户。三是成立专门工业招商队伍,加强工业招商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使“工业强县”的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以转型升级为第一动力,提高发展质量。一是调优产业结构。坚持“新上一批、提高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大力引进和发展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项目,提升一批限制类项目,淘汰一批国家淘汰类项目。二是增强创新能力。支持企业筹建国家、省、市级技术中心,推进产学研结合,支持企业知识产权申报及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并实现成果转化,支持企业争创国家、省、市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三是抓实“数字溆浦”规划。组织精干力量启动“数字溆浦”规划工作,加大《湖南省信息化条例》宣传力度,全面提高溆浦信息化水平。
以优化环境为第一保障,营造发展氛围。一是进一步优化服务平台,建设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二是整理、兑现优惠政策。将原来出台的推进新型工业化、招商引资、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文件进行归总整理,确保各项优惠政策文件落实到位;三是落实重点项目帮扶和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督查制度。实行重点项目帮扶制度,落实企业困难、问题与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挂钩,采用“登记、处理、销号”工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强化查究问责,开展“发展环境优化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