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溆浦要闻

打赢健康“保卫战”

发布时间: 2016-07-16 14:08信息来源:

 


安排部署灾后疾病预防工作



为受灾群众检测身体



救援受灾患病群众



灾后给居民发放消毒物资



消毒防疫进村入户

    “7·04”特大洪灾仍历历在目。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灾情发生后,县卫计系统各单位迅速行动,用辛劳和汗水,为受灾群众筑起了一道道健康防线。

    县卫计局党委书记、局长左伯坤介绍,自7月4日启动二级卫生应急响应起,全县已派出医疗防疫队35批、169人次,转移和救治重灾区病人及受伤病人共188人,预防服药与接种人数229人,发放卫生健康宣传单3.5万份,发放药品12万元,消毒面积17万平方米。
“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

    其实,早在洪灾来临之前,县卫计系统各单位就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未雨绸缪,做了充分准备。

     县委县政府成立卫生防疫和疾病控制工作组,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卫计局长任副组长,卫计局班子成员、县直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小组,即医疗救治小组、传染病防控指导小组、卫生监督小组、自然灾害救助小组、后勤保障小组。筹集经费70万元、救灾药品器械等物资7吨。

 


对城区受灾道路进行消毒

     “我们不打无准备之仗。”左伯坤介绍,卫计部门严格按照抗洪救灾防病预案要求,从人员、设备、物资等方面做好充分准备,确保一旦发生突发灾情,能及时果断采取措施。

     7月4日上午9时,接到停靠在思蒙站的列车上一孕妇急救电话后,立即启动抗洪救灾期间高危孕产妇救治预案。6名医务人员冒着山体滑坡、道路阻塞、狂风暴雨的困难和危险,携带药品器械,徒步20公里、历经 3小时赶到事发地,及时救治了一名大出血的贵州籍孕妇。

 


对农村集中供水设施进行消毒

     为切实做好洪汛期间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把抗洪救灾防病工作落到实处,县疾控中心于汛期前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全面安排部署救灾防病的前期准备工作,调整了领导小组及5个业务组成员,强化了抗洪救灾卫生防病应急队伍。并修订了《溆浦县疾控中心抗洪救灾应急预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的畅通。同时,要求全体疾控人牢固树立抗灾救灾保民生的思想,做好抗大灾、抗长灾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打好抗灾防病攻坚战。
 
“灾情一天不解除,监测消毒一天不放松”

     “只要灾情一天不解除,监测消毒一天不放松。”抗大灾,防大疫,这是县卫计系统对汛期卫生防疫工作的一条硬性要求。

     灾情发生后,县卫计系统各单位突出抓好环境消、杀、灭工作,出动机动队4次、40人次,重点做好洪水淹没污染区域、临时垃圾点、厕所等区域的清理和消毒工作,焚烧存放的医疗废弃物;突出疫情监测与分析,密切关注就诊病人动向,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落实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突出重点场所和单位,把被洪水淹没的公共场所、主街道、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幼机构、集中式供水单位等作为重点防控对象,做好清洗、消毒、疫苗接种等工作。

 


对受灾店铺进行消毒

     截至7月11日,共出动卫生监督人员80人次,车辆20台次,发放宣传资料6000份;监督指导学校、医疗机构、公共场所、供水单位400余家;投放漂白精片等消杀药品800瓶、84消毒液24000瓶。

     针对洪灾造成水源污染严重问题,县疾控中心全力做好洪灾期间受灾群众的生活饮用水消毒及各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蔓延传播,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了让灾区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和健康水,县卫计系统加大对集中供水单位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的监测力度,共采集和监测城乡饮用水样品218份,及时下发各乡镇消毒药品共1300多件,对受淹的街道、学校、集中式垃圾存放点进行喷洒消毒21.3万平方米。
“与大家战斗在一起”

    洪灾无情人有情。在这次洪灾中,卫生监督、疫情监测、疾病防控、救治扶伤等工作有条不紊,全县卫计人舍小家、为大家,勇于担当、义无反顾,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

     县中医医院护士黄亚娇,在自家房子被毁、父亲被埋、生死不明的情况下,坚守护理岗位。怀化济民医院接到西湖流金地下商场被淹告急时,组织义务抢险队连续奋战7小时,成功保住了地下商场。

 


宣传灾后疾病预防知识

    县疾控中心多名机动队员顶烈日、冒酷暑,克服交通不便的现状,深入重点区域喷洒消毒。流病科主任谌汉业身材瘦小,每天身背着几十斤重喷雾器消毒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消毒结束后,还要清理消毒器械,经常忙碌到凌晨,但他没有一声怨言。工作人员邓卫华、李祥锴,他们家都在重灾区,房屋都被洪水浸泡,自启动应急预案起,他们自始至终战斗在灾区消毒工作第一线,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米贤德身患糖尿病,不顾正常的起居饮食被打乱,随身携带降糖药物和预防低血糖食品,积极投入救灾防病工作。他说,“灾后防疫容不得半点疏忽,群众生命健康高于一切,作为一名卫生工作者,我们应该和大家战斗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