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谢华 通讯员 周本高)春耕在即,4月16日,溆浦县观音阁镇栎林村农民向初富丝毫没有往年的种田负担,“今年我们和农机合作社签了‘订单服务合同’,过去的农活全部由合作社‘一条龙’服务。”
栎林村是当地的“老粮仓”,有水田1180亩,近几年青年人大多外出打工,由于缺乏劳动力,种粮效益越来越差。今年初,通过县农机部门牵线搭桥,该村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实行全村栽插统一水稻品种,并将传统的育秧、机插、机耕、机收等作业环节全部“外包”,由溆浦县万友农业机械合作社实行“一条龙”订单作业服务。新的经营模式推广后,种粮户纷纷与合作社签下合同,种粮积极性大大提高。
近年来,随着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农机合作社的“订单服务”在溆浦越来越“吃香”。该县水东镇联合村七旬老人贺达良过去种田都是“手工式”,这几年,看到邻村一些农户与合作社签了“订单合同”后效益明显,今年他也把自家4亩田的农活全部外包给了合作社。联合村村支书刘建华算了一笔账:过去雇工一天就要160元钱,现在与合作社签合同,400元走完种田全部“流程”,村民还能外出打工。
“这种订单服务把分散的农业机械进行‘捆绑’,把单家独户的农活全部‘打包’,解决了过去农机合作社和农户之间的需求不协调问题。”溆浦县伍联农机合作社是溆浦县最大的农机作业“订单户”,该社理事长李佑国介绍,该社现有各类农机具41台套,建立了5000亩机插秧育秧基地,与农户签订了代耕代插代收面积10280亩。有了作业订单,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可以有计划地添置农机具,带动了大中型、先进适用的农机具快速发展。据悉,全县因订单农业而新购置中拖18台、高速插秧机15台,签订了35台联合收机割购机意向协议。
合作社“订单服务”不但提升了农机服务质量,还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截止到目前,全县已有12家农机专业合作社,128户农机大户与农户签订农机作业服务合同1567份,涉及13个乡镇56个村8561户,签订订单作业农田面积达5.36万亩。预计直接创作业收入达700万元,为农民节约生产成本近400万元,增产粮食50多万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