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邓黎明) 4月10日下午2点30分,阵雨过后的溆浦一中校园显得格外洁净,四月的桃梅、紫荆花争奇斗艳。教学楼前的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着“向各位慈善爱心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祝好人一生平安,永远安康!”的标语。春天来了,加拿大文化更生国际基金会的李国扬先生也如期来了!
李国扬先生为人善良谦和,低调务实, 2010年11月在溆浦一中成立“文更班”, 为他们亲上开班第一课。二年来,李先生除了每年为每位学生资助1200元生活费外,还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了每一位学生,平时再忙,也抽出时间回复孩子们的qq留言或来信,与53名家贫学优、自强不息的贫困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多次表达有机会一定会来学校看望他们。今天,当远涉重洋的李国扬先生从加拿大专程赶到该校看望自己资助的“老朋友”时, 53名穿着整齐校服的受助学生既惊讶又感动,情不自禁地全体起立,用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自己这位曾经素不相识、而今却不能分离的恩人的由衷敬意。
座谈会上,同学们纷纷表达了对李先生无私资助的感激之情,两代人一起共话理想、人生。交谈中,李先生语重心长地说自己国语不好,希望同学们能用英语与自己交谈。同学们虽然有些紧张,但在李先生的鼓励下,还是很开心地用熟练或不熟练的英语同这位年长自己几十岁的资助者沟通交流。当听到有同学说自己学英语很吃力时,李先生风趣地说,自己刚从中国到加拿大时,只会用英语说自己的名字。他建议同学们,在学英语时,一旦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一定要主动对老师说对不起,希望老师再说一遍,日子长了,自然会学好。当听到有同学说到现在的自己虽然看起来像只小蚂蚁,但相信只要经过努力,今后一定会成一头大象的话语时,这位年近六十、信奉基督教的华侨情不自禁地带头鼓起掌来。对于众多同学发言说到的自己来自偏远山村的话题,李先生说,出身不由自己选择,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快乐、买不来幸福,希望同学们要像四川残疾灾民那样善于从苦难中领悟人生的真谛,笑对苦难、珍惜美好的幸福时光,乐观、坚强地生活下去
看到不知不觉到了吃晚饭的时间,李国扬先生意犹未尽,在为每位同学送上早已准备好的1200元资助金后,还自掏腰包体验贫困生生活,邀请53名同学一起到学生食堂共进晚餐,边吃边与身边的同学交流,看自己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看到李先生从加拿大不远万里飞抵学校资助自己、勉励自己、像亲人般对自己问寒问暖,同学们纷纷表示待自己长大成人后,一定也会像先生一样有钱出钱,无钱出力,传承爱心。离别时,几位女同学还将自己的校徽送给他以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