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文清是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党员,是中共溆浦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
1896年文清出生在溆浦县卢峰镇东风街伞铺弄子的一个贫民家庭。父亲严仲品靠在城隍庙门外摆课桌“算命”勉强维持全家四口生计。由于家境贫困,父母省吃俭用,文清10岁时,才送入学校念书。他聪明伶俐,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又尊敬老师和团结同学,深得老师与父母、叔父的喜爱。
1913年,文清在县城高等小学毕业。当时,正处清末民初,溆浦没有办起中学,其父又无力送他出外地深造,文清只好辍学在家。但是,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没有灰心,为了不荒废学业,他一方面帮助母亲做点家务事;一方面夜以继日的孜孜不倦地看书学习。他的上进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叔父和父母亲,在叔父严仲吾(剃头匠)的支持和资助下,终于于1916年赴省城考入长沙省立第一中学就读。
严文清入长沙读书之时,正值新文化、新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之际。长沙是中国传播新文化、新思想运动的主要策源地之一。他在学校读书期间,努力学习新文化,接受新知识,逐步洗刷了自己头脑中旧的封建礼教等思想。在学生中,文清思想进步很快。在省城,他目睹着军阀、官吏和资本家压迫剥削人民,想到溆浦土豪劣绅、资本家敲骨吸髓地剥削压迫农民和工人,深感天下乌鸦一般黑,便激起了他对旧社会的强烈不满。
1919年,北京学生首先发动了中国人民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反对巴黎和会上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坚决要求取消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卖国条约,反对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的卖国行径,主张同帝国主义和卖国贼斗争到底。是月,北京学联代表邓中夏来长沙,同毛泽东等人发起组织了湖南学生联合会。学联组织迅速扩展到各个学校。严文清主动积极地报名参加了学生联合会。为了声援和支持北京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在学联的领导下,文清一马当先,和广大师生一道,冲破了湖南军阀张敬尧的各种压迫,在省城长沙掀起了群众性的反抗浪潮,上街游行示威,文清昂首挺胸,站在学生游行队伍的最前列,带头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卖国的二十一条”等口号;宣传抵制日货,并在街上清查、焚毁日货;进行罢课斗争,掀起了驱逐北洋军阀张敬尧的运动。
一九二一年七月一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湖南代表毛泽东参加党的“一大”会议之后,回到长沙,把中共湖南支部改为中共湘区委员会,并秘密扩大了组织、发展党员。严文清思想进步,革命斗争意志坚强,于一九二二年春在长沙一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党在创立时期的三名溆浦籍中共党员之一。
一九二二年七月,严文清在长沙一中高中部毕业以后,党组织派他回溆浦开展革命活动。是年八月,严文清偕同中共中央候补执行委员、中央妇女部部长向警予,共产党员向五九等先后回到家乡溆浦。他们在县城各校师生员工和各界人士中开展广泛的革命活动,宣传马列主义,讲解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反动统治和腐败无能,提高溆浦广大人民的思想认识和阶级觉悟。严文清还在县城内宣传演讲,揭露恶贯满盈的反动省长赵恒惕杀害湖南纱厂劳工领袖黄爱、庞人铨在罪行,广大群众屏气敛息,无不义愤填膺。随后,严文清留在溆浦,经人介绍于一九二三年在马田坪大坡塘小学任教,以教师的合法身份秘密从事党的工作。
一九二四年秋,中共湖南区委派向五九回溆浦筹建党的组织。向回县后在模范小学任教,严文清与向五九一道开展党的工作,发展了大坡塘小学教员张文轩等人入党,于一九二五年初,建立了第一个溆浦党小组。同年冬,严文清受党的指示,考入黄埔军校学习,结业后,留在广州市做党的地下工作。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失败后,严文清继续留在广州坚持地下斗争。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一日,他参加了张太雷、叶挺、叶剑英、聂荣臻等领导的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取得了重大胜利。人民的胜利,必然受到国内外反动派的仇视和反对。蒋介石亲自致电广东各派军阀,要他们联合起来“捐嫌协平共乱”。英、美、日、法帝国主义派出炮舰帮助“围剿”起义军和工人赤卫队。而当时在广州的共产国际代表纽曼,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坚持“进攻进攻再进攻”的“左”倾路线,使广州起义在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的联合进攻下惨遭失败。严文清和很多工人赤卫队员没有撤出广州而被捕入狱。在一年多的牢房生活中,文清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在敌人多次酷刑审讯逼供面前,他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严守党的秘密,充分表现了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在监狱里,他坚持继续为党工作,和同志们讲革命道理,鼓励同志们坚持斗争。一九二九年春的一天,国民党反动派狠下毒手,用机枪对准牢房扫射,严文清和同志们一起高呼口号,英勇就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三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