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全县上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落实“振兴工业、提升农业、统筹城乡、创新驱动”工作思路,溆浦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一、综合
初步测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52.16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7.4%。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34.34亿元,增长 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46.85亿元,增长8.3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70.97亿元,增长8.2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 20060元(现价)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构成由上年的23.7 %、32.5 %和 43.8%调整为22.6%、30.8%和46.6%。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 8.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0.5%。
二、农林牧渔业
2017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1.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 %。其中:农业产值 32.85亿元,同比增长5.9%;林业产值47.22亿元,同比增长5.9%;畜牧业产值22.66亿元,同比增长2.5%;渔业产值1.78亿元,同比增长5%;农业服务业产值0.03亿元,同比增长8%。
全县粮食播种面积57.93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85千公顷,同比下降1.4%,产量33.68万吨,比上年增加1367吨,同比增长0.4%;全县油料播种面积17.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67千公顷,同比增长3.9%,产量276万吨,比上年增加1309吨,同比增长5%;全县果园总面积11万亩,与去年基本持平,水果总产量23.58万吨,同比下降7.9%。
全年生猪出栏85.6万头,同比增长1.9%;家禽出笼640.9万羽,同比下降2.26%。全年水产品产量11399吨,同比增长5%。
年末各类农用机械拥有3979台,机械总动力达715824千瓦,拥有各类拖拉机1113台。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84家,全年完成总产值与增加值84.63亿元和 23.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分别增长13.6 %和 7.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73.7亿元,同比增长 0.8%;实现利润 -7333万元,同比下降75.9 %;上缴税金 13411万元,同比下降 17.7%。
年末县内有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7家,实现总产值16.36亿元,同比增长24.02%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减%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43635.9 |
-3.56 |
聚乙烯醇 |
万吨 |
0.9 |
-74.3 |
电解锰 |
万吨 |
3.9 |
-9.3 |
水泥 |
万吨 |
73.8 |
-19.0 |
工业硅 |
万吨 |
2.3 |
15.0 |
罐头 |
万吨 |
8.1 |
37.3 |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38亿元,同比增长18.48%。其中:5000万以上项目投资61.26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5.08亿元,同比增长33.56%。
五、国内贸易和招商引资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8亿元,同比增长11.1%。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2.1亿元,增长8.4%;零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1.8亿元,增长12.2%;住宿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4.7亿元,增长7.0%;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9.2亿元,增长11.8%。
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完成10.99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7.19亿元,亿元以下消费品市场实现零售总额3.80亿元。
2017年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商贸企业10家,同比下降9.1%。
六、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17年全县财政总收入 7.66亿元,同比增长 11.53 %。其中:上划中央收入 2.67亿元,同比增长37.66 %;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 4.32亿元,同比增长 0.26%。全年各项税收收入 6.43亿元,同比增长 18.33 %;财政总支出 52.05亿元,同比下降2.87 %,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7.01亿元,同比增长 7.25%。一般预算支出中教育、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四大民生支出分别为 8.98亿元、8.0 亿元、6.27亿元和8.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1.13%、9.22 %、12.9 %和 10.74%。
2017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222.6亿元,比年初增加 29.1亿元,增长15.01 %。其中:居民储蓄余额 180.4亿元,比年初增加19.5 亿元,增长 12.13 %。年末各项贷款余额 96.2 亿元,比年初增加 14 亿元,同比增长 16.97 %。其中:中长期贷款 84.6亿元,比年初增加14.3亿元,增长2.3 %。
全县保险业务总收入17914万元;保险业务总支出6329万元。
七、交通、邮电和安全生产
全县公路总里程为 3400.2公里。截至2017年年底县内注册拥有各类机动车 72852辆,其中:汽车 17775辆,摩托车 54109辆,低速货车968辆。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7.56亿吨公里,增长 13.1 %;公路客运周转量8.77亿人公里,下降18.3 %。
邮电通讯业快速发展。年末固定电话用户 1.65万户,同比下降68.4 %;移动电话用户55.1 万户,同比增长10.9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 7.5万户,同比增长9.0 %。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 12656万元,同比增长 8.2%。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7起,死亡 7人。其中:工矿商贸死亡 2人,道路交通事故死亡 2人;铁路路外事故死亡 2人,农机事故死亡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减少8起,死亡人数减少9人,分别下降53.3 %、56.3%;直接经济损失 254.6万元,比去年上升 157 %。全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数为 0.046起 ,全县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0.046人。
八、教育
教育工作稳步推进。2017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91所,小学教学点 338处,在校生 110422人,其中:小学 30所、教学点 338处,在校生 68906人,小学入学率达100 %;初中 50所、在校生 26600人;高中 8所、在校生 10457人;职业中专2所,在校生 4158人;特殊教育学校 1所,在校生301人;全县专任教师6461人,其中:小学教师 2840人,中学教师3392人,职中教师207人,特殊教育学校教师22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稳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全县有图书馆 1个,纪念馆1个,文化馆2个,演剧院17个,电视转播、发射台1个,电视覆盖率达99%。
2017年年未全县共有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总数为49个,其中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所1个、妇幼保健所1个、皮肤病防治所1个,乡镇卫生院43个。实有床位5187张,其中:县人民医院1000张、中医医院700张、妇幼保健所70张,乡镇卫生院1815张,各类私营医院1602 张。共有卫生技术人员4186名,其中:主任及副主任医师112名、主治医师456名。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公安人口统计年报显示,2017年末我县总户数 28.89万户,户籍人口为 94.18万人(常住人口 76.2万人),其中:男性人口 49.61万人, 女性人口44.57万人, 分别占总人口的 52.7%和 47.3 %。2017年度全县出生人口11587人, 出生率为 12.3‰;死亡人口 16273人,死亡率为 17.3‰;全年净增人口 -4686人,按户籍登记计算的自然增长率为 -0.5‰。按人口年龄段分:18岁以下 22.6万人、18—60岁 54.18万人、60岁以上 17.4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 24%、57.5 %和 18.5%。
据国调住户抽样调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631元,同比增加1713元,增长 8.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0202元,同比增加902元,增长 9.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1234元。年末城乡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59.4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47.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65.3平方米
全县新增城镇就业 3742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2201人,困难人员再就业 84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7303人。年末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57万人,征缴基金 33092万元;工伤保险参保人员4.24万人,征缴基金 2618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征缴基金 59534.97万元;生育保险征缴基金 475万元。
城乡社会救助水平不断提升,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差提高到300.6元,全年为3862名对象发放低保资金1554万元;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标准提高到165.3元,全年为21146名对象发放低保资金4600万元;认定兜底保障对象 5793人,按规定时间发放生活金1763万元,人平达到 275元/月;特困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4800元 /年/人,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600元/月/人,全年累计发放特困供养资金4305万元。全年为23170名城乡困难对象发放临时生活救助资金1716万元,为49000人次医疗救助对象发放救助资金1376万元。全县共有养老机构190所,床位5289张。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据。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数。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指标范围为销售产值2000万以上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指标范围为500万以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