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竹坪镇2022年度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2-12-27 17:23 信息来源:溆浦县葛竹坪镇

今年以来,我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系列全会及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勠力同心,秉持“起步即冲刺、开局就决战、奋力闯创干”的精神,主动担当作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现就我镇2022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勠力同心

(一)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坚持把学深悟透贯穿工作始终

坚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突出的主线,久久为功,不断加强党政班子成员理论修养,全年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系列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政协工作等系列讲话精神、开展11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01人次,结合学习内容和分管领域发言24人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知识测试2次,19人次;坚持“以老带青”学习制度,每周由1名党政领导主持举办“中青年干部读书班”,为进一步培养骨干力量注入强劲动能;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落脚点,以坚持问题导向为根本原则,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7起,解决17起。

(二)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始终把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政治责任,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系统规划和全面推进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和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定期分析我镇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制定意识形态工作督查计划,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73名领导干部圆满完成年度学法考法和干部教育网络培训学习任务及在线测试;“学习强国”总积分超50000分27人,年度积分超7000分50人;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民主生活会如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42人次,收集意见建议6条;全力推进“三整顿两提升”干部作风建设专项活动,查摆问题259个,提醒谈话14人,通报批评4人;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微宣讲”系列活动170余次,参与群众3000余人次;精心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成立镇级宣讲队,按照党委、支部、村民小组、微网格四级阵地完成宣讲;舆情引导有力,配合县网信办顺利完成4.9龙庄湾刘家坪水库意外落水溺亡事件舆情管控;线上宣传成效显著,学习强国上稿1篇,湖南日报客户端、怀化新闻网、溆浦红网等省、市、县媒体上稿90篇。

(三)科学统筹,整体谋划,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坚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把“两个确立”贯穿党建工作始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葛竹坪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强组织建设。新建1个非公有制经济第二联合党支部;完成2022年度村集体经济消薄村4个,山背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后续帮扶,巩固拓展易地搬迁脱贫成果,不断提升抓党建促基层治理水平。“党建+微网格”服务推进“五个到户”工作。完成13个村(居)党建+微网格制度牌制作,发放便民卡8471张,走访43501次,召开民情例会500次解决问题257个,调解矛盾纠纷90起;着力突出“一网九微”基层治理试点。按照“一年出成效、两年成示范”步骤,优先在山背村、岚水江村构建“党建引领、一网九微”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充分激发村民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实现“三降三提三突破”治理目标。突出党性培养。完成2021年度基层党支部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述职评议会;累计举办党员干部培训57期,2427人次;发挥乡镇党校培训作用,开展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2期,177人次;夯实人才储备。新发展党员11人,预备党员转正14人;大力推进“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10名村干部学历得到提升(2人考上事业编、1人考上公务员);4名村党组织负责人参加长沙雨花区对口培训学习;储备8名90后年轻后备干部;加强组织关怀。完成85名新增离任村干部的摸底、档案查找及申报工作;分批次组织健康体检,152名镇村干部感受组织温暖;走访慰问困难党员、退役军人70余人次,召开老干部座谈会2次、退役军人座谈会1次,共发放慰问金8万余元。

(四)紧盯重点,正风肃纪,推动党风廉政建设高质量发展

一以贯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毫不动摇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自觉落实主体责任,坚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督促党政班子成员以上率下、真抓真管,在实际工作中一体化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主动构建制度“防火墙”。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风廉政相关内容11次,102人次;坚持全员学《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央八项规定》等文件,累计组织集中学习6次;大力推进“清廉”建设,“清廉超市”试点成功,“清廉驿站”建设普及各村;不断加强阵地建设与宣传教育,全镇累计设立宣传栏12个、开展廉洁文化宣传活动36次、印发宣传教育资料600余份、设立廉洁文化宣传墙14处;培优配齐配强纪检监察力量,4名纪检监察干部在岗履职;成立葛竹坪镇清廉乡村工作专班,持续推进清廉乡村建设,36名村级廉情监督员赴岗上任,开展监督90余次,召开屋场会80次、解决问题50个、上报廉情信息50条;定期掌握干部思想动态,累计廉政谈话150余次,签订违规借贷谋利及收受红包礼金承诺书140份;严格监督执纪,2022年度立案1起,党内严重警告1人次,约谈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不力5人,批评教育6人。

(五)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下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一盘棋”

一是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努力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降到最低,镇村干部全面铺开疫情防控“集中排查、集中督查、集中攻坚”行动,严格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要求,常态化开展疫苗接种、核酸检测应急演练、风险人员管控、闭环转运等工作;流动宣传车和“村村响”广播响彻辖区、微信便民服务群转发政策要求共130余条;“五包一”制度全覆盖,居家监测及居家隔离对象全部按要求管控到位;抽调共计70余名工作人员设立14个临时采样点,落实核酸检测和抗原体检测应检尽检;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经营场所申领场所码全覆盖,安排专人负责“场所码”扫码登记查验工作;相关部门联合开展疫情防控检查,对未落实防疫要求的企业、门店、摊贩严肃处理;投入2万余元购置防风帐篷、木炭、矿泉水等后勤物资,确保健康服务点、核酸检测临时采样点和街道巡查人员等一线工作人员安全和健康。二是坚持以文旅融合为抓手,打造特色品牌。实施“梯田旅游、花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产业融合文化和旅游业,建设花瑶梯田旅游景区,采取“支部+旅游公司+村干部+农户”模式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做到产业相连、利益相接,实现村集体、公司、村民三方共赢;充分整合优势资源,依托横路油茶加工厂等效益良好企业带动周边各村进行“抱团式”发展,惠及群众1300余人;借助电商平台规模效应,与BWI思来客达成全年“花瑶原产地品牌扶贫”项目合作协议,依托“花瑶年货节”,进一步发挥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的优势,2022年累计销售额300余万元;通过民俗节日拉动收入增长,成功举办山背花瑶梯田丰收节,2022年山背旅游接待游客4.1万余人,解决就业35人,实现旅游消费1600余万元。三是以企业需求为切入点,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协调解决企业在交通、用工、水电方面等存在问题,全镇50家重点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广泛收集企业招聘需求,做好务工就业定向宣传,“春风行动”持续开展,组织“专列班车”免费接送务工人员,转移劳动力就业14人。

(六)传好接力棒,开启新征程,全力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始终站在践行初心使命,坚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性、紧迫性。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设立“一组两班”工作机构(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和山背村、镇区乡村振兴工作专班),拨付专款保障工作开展,安排专人攻坚复杂问题。严守返贫底线,巩固脱贫成果。对已脱贫户及监测户落实帮扶全覆盖,开展有效衔接问题大排查整改行动。已排查4652户12410人,其中重点人群2033户5073人,共排查出117个问题,现场解决89个,会商解决28个问题,并对所有监测户、脱贫户进行收入核算,并逐户制定增收措施。强化监测帮扶,确保不漏一人。统筹镇村干部、帮扶工作队、后盾单位151人,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结对帮扶,实现全镇1207户脱贫户、监测户户户有人联系、人人有人帮扶良好局面,对符合纳入监测户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系统给予帮扶,共纳入监测对象28户81人。紧盯群众需要,优化后续帮扶。成立葛竹坪镇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办公室,持续跟踪易地搬迁群众需求,通过组织外出务工、开发公益性岗位(共76个公益岗位,其中73人脱贫人口,3人监测帮扶对象)和产业帮扶,实现全镇易地搬迁户至少有1人就业,基本做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加大项目建设,激发消薄村内生动力。兴办天实猕猴桃、金银花产业园等产业基地7个、中药材产业园9处1650亩、新栽山银花3000亩、粮食种植示范基地3000亩、加工厂3座;大力发展规模种养殖业12个,创办市级党员示范基地2个,投资300万用于新建稻米加工厂和土地承包,投资850万葛天公路改造项目正在优化设计方案,新建山银花、红薯粉深加工厂1座,入股雪峰山旅游项目34.8万元,截至2022年,葛竹坪镇圆满完成12个村消薄任务,山背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

(七)统筹兼顾,压实责任,以实绩实效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人大工作水平提升。按照“七有”的标准和要求,完善人大工作联络点建设;制定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室工作制度》等11项制度,全面接受选民的评议和监督;定期将群众的反馈意见进行归纳汇总,将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优先反映上来,优先进行解决。

二是民族宗教团结稳定。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落实上级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村(居)宗教工作“两员”共26人参加宗教培训班,常态化做好宗教场所安全消防检查、疫情防控排查,全年共检查宗教场所10次,发现隐患4起,整改4起。

三是武装工作提质增效。开展政治教育集中授课8次,160余人次;预建镇应急排党支部,由政治教导员担任支部书记;严格按照要求组织镇应急排集中点验,流程正规、人数达标;压实责任,兵役登记100%完成;拥军优属氛围浓厚,累计走访慰问31人,发放慰问金及物资共计1.9万元;发挥民兵队伍参建参治作用,实战化防汛演练1次、森林防灭火演练2次,积极开展抢险救灾,出动民兵队伍20余次、160余人次,抢修疏通道路6条,紧急转移群众200余人;加强经费保障,投入3.5万元用于购买物资、保障后勤、征兵宣传等。

四是安全发展不断强化。以创建省级安全发展示范乡镇为抓手,始终绷紧安全发展这根弦。一是坚持领导带队检查制度,倒逼各行业部门压实监管责任,全年开展安全生产检查304次,发现各类问题隐患223处,已整改216处,整改中7处,行政处罚10次,罚款7000元。二是落实“敲门行动”,发放道路交通安全、森林防灭火、预防一氧化碳、应急避险知识、防溺水等宣传资料22000余份,张贴红纸标语1200余幅,制作安全生产、消防、道路交通宣传展板26块。三是开展农村道路排查整治行动,发现风险路段14处,整改14处。四是提升应急能力建设,制定道路交通、防汛、森林防火、低温雨雪等应急预案,投入2万余元配备水袋、手电、服装等应急设备。五是开展各类实战化演练,防汛演练1次,消防(含森林防灭火)演练24次。六是扎实推进“两个责任”保障食品安全,统筹安排干部对辖区内47家有餐饮服务的经营店铺进行1对1包保。七是全力做好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原则,对全镇17个地质灾害点和3个山塘水库实行包保责任制,采取加强山塘水库限水位运行、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等方式筑牢汛期安全防线,紧急转移安置90人,发放御寒衣物156件。八是制定《葛竹坪镇森林防火工作方案》,同各村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通过护林员每日巡山、镇派出所牵头开展联合巡查、公布举报电话等方式从源头上加强管控,发动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组长、党员志愿者等进村入户宣传全覆盖。九是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摸排镇区范围内抽水设备,积极整合抗旱资源,为群众送去生活用水53车次。

五是依法行政执法规范。全面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把法治建设工作列入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同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奖惩,并纳入年终绩效考核,用绩效考核“指挥棒”推进法治建设进程,依托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作用,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00人次,代写文书5份;严格执法,整治未戴头盔、超员、未系安全带等交通违法违规行为523次、累计销毁摩托车非法改装遮阳伞165把;打击无证驾驶10起、违规载人1起、货车未遮环保布5起,共罚款4850元;打击非法采砂2起,罚款4000元;惩处违规野外用火行为12起,教育12人次、处罚6人次,5100元。

六是宣传内容丰富多样。紧扣“宪法宣传周”“消防宣传周”“6.26国际禁毒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齐全的宣传活动。安全生产集中宣传11次,张贴红纸标语50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40000余份;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讲活动117次,竖立道路交通警示牌12个;出动森林防火宣传车70余台次,签订承诺书4200余张;开展法治进校园、禁毒进校园等系列讲座4次,积极开展健康溆浦活动,持续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工间操,1300人次,加大控烟宣传教育力度,持续推进无烟机关、无烟医院建设。

七是救助慰问落实到位。组织工会、妇联、共青团、退役军人事务站协同民政部门开展慰问活动,共慰问290余户,发放慰问金及物资共8.64万元;新增残疾人12人、低保户12人、孤儿2人、特困5人,均已享受政策;发放低保、特困生活费、残疾补贴等共216万元,临时救助30万元,救灾资金7.56万元。

八是平安创建更加深入。发放平安建设宣传资料2000余份,灵活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结合综治民调走访工作,对辖区内存在的矛盾纠纷建立化解台账,实施销号管理,开展矛盾纠纷排查120次,发现纠纷120起,成功化解120起,化解信访案件6起,签订6份不再上访承诺书;一体化推进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以综治网格化信息系统为抓手,主动作为,把群众诉求解决在成诉、成访、成警情之前。专职人民调解员办理以奖代补案件120件;制定《葛竹坪镇护航党的二十大维稳安保信访工作方案》和《葛竹坪镇党的二十大特护期信访维稳应急预案》,严格按照“五包一”措施管控6名重点人员及2名重复信访对象,相关责任人每天确定管控对象位置2次,并积极发动周边群众提供重点对象思想动态及去向,确保重点对象不失控、不脱管。

九是人居环境整治有力。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与综合绩效、评先评优、干部补助挂钩;镇长挂帅,在辖区内开展杂屋集中拆除行动,共拆除破旧房屋80余栋,私搭乱建35处、彩条篱笆70处;制定《2022年葛竹坪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组建镇村两级志愿者队伍共200余人,每周五常态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动正向激励,每月组织一次“打擂台”,分别评选出3个先进村和3个后进村,安排专项资金保障奖励到位,做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完善竞争机制,推行周检查、月评比、季考核工作机制,奖勤罚懒,得分情况每月进行公示通报,并对存在问题整改进行后续跟踪管理;牢牢把握群众路线,加大宣传力度,发放“八整洁”宣传资料8000余份;镇村两级河长完成巡河600余次,结合新文明实践行动,党员群众自发组织环卫清理120余起,2400余人次,逐步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为创建省级爱国卫生乡镇打下坚实基础。

十是粮食生产稳步推进。全年完成水稻种植2.3万亩,优质杂交稻1.6万亩,旱粮面积0.7万亩,发放种粮补贴43.42万元,发放耕地补贴196.03万元;摸排耕地抛荒面积19.7亩,均已整改到位;恢复耕地173.53亩,完成比例101%,整改违法用地3起,整改率100%;土地巡查160余次,发放建房许可证67户,无非法占用耕地建房现象;

二、主要成效及亮点

    一是二次创业持续发力。以打造溆浦南部特色小镇为目标,坚持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精准定位发展方向,借助生态优势基础转化为创新发展动力,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凝心聚力创建雪峰山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区,持续夯实乡村振兴战略基础,山背花瑶景区品牌越擦越亮。

    二是镇区建设稳步推进。总计投入约42万元用于镇政府至镇加油站沿线的人行道240米、下水道140米、绿化带50平方、挡土墙80立方项目建设以及种植桂花树160株,连接前期镇区主街道民生实事项目,从整体上推进全镇城镇化建设进度。

三是产业发展层次提升。成立以镇长张春涛为组长的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良好局面,新增中药材面积3075亩,其中中药材产业示范园9处1650亩,山银花低园改造面积1000亩,新建山银花加工厂及1000平米仓储库,新增3处共3000亩粮食种植示范基地。

四是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一是通过定期不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消防、交通等各类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专项行动,打击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辖区内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二是不断深化“溆浦经验”,高标准完成冬奥会、两会、二十大期间信访安保维稳工作,圆满完成涉及“恒大”、“湘中源”“盛大惊喜投资”等化解稳控工作,做到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同县直部门协同发力,对重要信访事项进行包案化解,化解信访案件6起,签订6份不再上访承诺书。三是重点人员盯防到位,47名吸毒史人员及9名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走访帮教、评估审定、管控康复等全覆盖,落实涉毒人员“出所必接”,前往贵州铜仁接强戒期满1人,严格按照“五包一”措施管控6名重点人员及2名重复信访对象,相关责任人每天确定管控对象位置2次,并积极发动周边群众提供重点对象思想动态及去向,确保重点对象不失控、不脱管。

五是环境治理成果喜人。通过常态性开展环卫清扫、落实河道保洁员制度、健全垃圾转运、补齐污水处理等行之有效的手段,爱卫氛围更加浓厚,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在推动创建美丽乡村过程中,树立大批先进典型,形成镇村联动、人人参与的合力工作局面,在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打擂台”中取得优异成绩,成功创建省级卫生村2个、市级卫生村2个。

三、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是政治意识仍要加强。少数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在执行上级决定时讲条件、打折扣。

    二是缺乏专业执法力量。目前我镇执法大队虽然配备人数较多,但有执法资格人员较少,难以承担行政执法任务。

    三是环境治理还需深入。虽然大多数群众愈加接受环保理念,但仍存在环境治理反复治、治反复现象。

    四是品牌效应不够明显。多以群众个体自发种养为主,规模化、品牌化、公司化运营少。

四、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诡谲多变、国内疫情反复影响,经济发展局势复杂,受较多不确定因素影响,一、二、三产业均受影响,全县经济发展呈现放缓态势,增长动力有所下滑。2023年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

一、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市场活力开始增加,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信心更足;

二、随着对人员流动限制的减少,我县旅游业必将迎来高速发展,从而带动市场整体回暖;

三、各类在建项目的进度将开始提速,从而发挥项目支撑作用,拉动经济增长。

四、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既能引进外来投资企业,又能帮助本地新生企业茁壮成长,提高税收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也有困难的一面:

一、思蒙、山背和穿岩山、北斗溪四大主要景区的品牌还需进一步增强;

二、农业产业化进程还存在诸多难点难以打通,尤其是偏远乡镇、偏远村,受土地空间规划制约和自然因素影响,对土地的利用率不高,第一产业带来的受益仅能维持生活;

三、财政压力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将被放缓,无法为本地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四、一站式审批制度还需加强,部分特种行业无法开工或间断开工,招商引资任务难以完成。

五、2023年工作打算

2023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我镇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保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目标要求,坚定发展信心,稳定发展预期,咬定目标不放松,真抓实干求突破,确保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抓党建、增活力。以基层党支部为阵地,不断壮大和优化镇村两级干部和人才队伍,切实建好、管好、用好后备人才干部队伍,完善激励与制约措施,让“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常态。

    二是抓安全、稳秩序。抓实抓细安全发展各项工作,持之以恒做好疫情防控、森林防灭火、信访维稳、防汛抗旱等群众密切关注工作,坚决守牢安全底线,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三是抓衔接、防返贫。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分层分类落实帮扶措施,做到实时掌控、及时启动、精准施策、有效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四是抓民生、赢口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加大民生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做好各项民生实事项目。

五是抓服务、促招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加大服务企业力度,确保企业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注重以商引商,不断激发村级招商活力。

六是抓环境、美乡村。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同重点工作结合,做到互推互进,高质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七是抓文旅、强人气。继续抢抓文化旅游发展机遇,持续擦亮山背花瑶梯田景区品牌文化底色,进一步补齐文旅基础配套设施短板,持续开展景区景点“微改造”“精提升”,让游客吃得安心、住得放心、玩得开心。

    八是抓监督、促成效。组建联合监督工作小组,由镇纪委牵头,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把发现、处置和解决问题贯穿一线监督工作始终,着力在一线监督中摸清实情、解决问题、增强实效。

初审: 复审: 终审: